正月十五闹元宵 一闹吃 二闹灯 三闹谜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就是春节之后的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在这节日,人们一般会吃汤圆、赏花灯及猜灯谜,所以有“一闹吃、二闹灯、三闹谜”之说。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东汉初年,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把持朝政。周勃等大臣在吕后死后,铲除吕氏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据说,平息诸吕的日子适逢是正月十五日,因此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民间将元宵...
每日一词 一锅粥 “一锅粥”是广东方言,比喻一团糟、一个烂摊子。这个词由来是怎样的呢? “一锅粥”源自歇后语“煲燶粥——大煲夹渴”。 粥的特性是粘稠,有如浆糊。粥煲燶(糊)了,便更为黏稠,又不能吃。粥的这个形态,反映做事并未完成,半途而废,一塌糊涂。 如果有人把“一锅粥”来个胡搞,把粥搞成“泡沫”,就等同“搞到一锅泡”,事态便更严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