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标签︰中国文化

标签︰中国文化

植树造林 莫过清明

  你知道吗?自古以来,中国有清明节植树的习惯,所以也有人把清明节称为植树节。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是一个农谚,因为清明节前后,气候条件很适合树木生长,树木种植以后,成活率高,生长快。

  这句农谚没有文献出处,但《岁时百问》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即是此时种植树木成活率高,适宜植树。

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

  有什么是借春雨而寄情的凄美诗句呢?这里便有名句:“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它出自谁人之作,又指什么呢?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春雨》,全诗如下: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李商隐在这首诗中,借助春雨的迷濛,烘托出别离的寥落与思念的真挚。当中“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

好雨知时 万金欲买初无价

  古人描写春雨,会媲美为“万金”,或是“无价”品,字句还有优美。这两句出处何在呢?

  这两句出自《点绛唇 · 春夜喜雨》,是元代文学家王恽创作的一首词,全词如下:

  好雨知时,万金欲买初无价。

  种花才罢,似为芳枝下。

  花重宫城,好个风人雅。

  从飘洒。探花走马。明日春如画。

  这首词以“春夜喜雨”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词中“好雨知时,万金欲买...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春天来临,大地回春。在古诗中有很多生动的描写,例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具体怎样理解呢?

  这两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全诗是: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人描绘了早春时节西湖的美景。诗人从孤山寺北出发,沿途看到早莺、新燕、野花、浅草,从中感受到春天...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要怎样才知道大地回暖?古人往往把眼前的情景刻画在画或诗中,让一幅幅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跃然于纸上。

  北宋有一位名僧惠崇,他精通画画,常能把眼前美景用画笔呈现出来。有一天他看到眼前的桃花绽放了两三枝,又看到江水上的鸭子悠然畅泳,于是就用画笔把这瞬间描绘下来。

  后来,诗人苏轼又在此画上题诗《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中一首便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如今...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踏入初春,大地生机再现,这句古诗“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便把这样的大自然情景,表露无遗。具体又如何理解呢?

  这句诗出自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以“天街小雨润如酥”形容春雨的轻柔与滋润,仿佛大地被一层薄薄的酥油覆盖,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草色遥看近却无”描绘了草色初现时的朦胧感,远看似乎已经绿意盎然,但走近却又难以捕捉。

  这种若隐若现的景象正是早春的特点,展现了大自然的微妙变化,令人对未来充...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红杏出墙”大家想到什么?这句话原来有“春色满园”的正面意思,又如何理解呢?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这句诗字面意思是: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盛开的红杏已经伸出墙外来了。然而,它背后蕴含更深刻的意义和丰富的象征。

  诗人本想游园赏春,但园门紧闭,无法进入,然而,墙外的一枝红杏却让他感受到满园的春色。“春色”指的是春天的美景,...

律回岁晚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春回大地,有什么古诗来形容此时此刻的情景呢?

  有一句话:“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出自宋代张栾的《立春偶成》。这句诗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景象,表达了春天到来的微妙变化。

  “律回”指的是阳气回升,暗示春天的归来。 “岁晚”是指一年将尽之时,此时冰霜逐渐减少,大地开始回温。“春到人间”顾名思义,就是指处处弥漫着春天的气息;“草木知”则赋...

正月十八:十八落灯 人家啖面

  农历正月十八,《仪徽岁时记》有这样的记录:“十八落灯,人家啖面”。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一天被称为“落灯日”,意味着灯会结束了,繁华热闹的元宵节过去了,过年也正式结束了。按照习俗,人们会将各式悬挂的灯笼取下来,收好以备来年再用,这个过程就叫“落灯”。

  又有俗语说:“上灯圆子落灯面,再吃圆子等明年。”意思是说,上灯(元宵节)时要吃汤圆,而到了落灯这一天,人们会选择吃面条,寓意新的...

正月十六游百病 游了百病不生病

  农历正月十六日,民谚道:“正月十六游百病,游了百病不生病”,是什么意思呢?

  正月十六游百病之说,在唐代民谣中便有:“正月十五看花灯,正月十六游百病,游了百病不生病”,是元宵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游百病”又叫“走百病”。“走病”的参与者主要为成年女性,她们在正月十六夜间相约出游,结伴而行,或过桥,或游走外地,走过后便能远离疾病,消灾解难。

  清代萧智汉所辑《月日纪古》...

正月十四:喝亮眼汤

  农历正月十四,被称为“试灯日”,有“喝亮眼汤”的特色习俗,为什么呢?

  这一天,人们把花灯挂出来,各人亦纷纷走出家门,欣赏街上各式各样的花灯,为元宵节作好准备,因此称为“试灯日”。民间童谣中,便有一句“十四灯正明”。

  此外,在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及嵊州县,这一天还有一个别具特色的习俗,称为“喝亮眼汤”。

  “亮眼汤”其实是青菜麻糍汤。在新昌、嵊州,人们将麻糍切成一条条...

正月十三:灯头日

  农历正月十三,被称为“灯头日”,有“点灶灯”的民间习俗,为什么呢?

  “十一叽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是中国民间的一首童谣。

  在正月十三这一天,民间有“开灯”的习俗。因为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日子临近了,各家在这天开始试一试点燃自己造好的灯,因此这一天也被称为“灯头日”。

  这一天人们还会在厨灶下点灯,即是“点灶灯”。从正月...

山西应县木塔守塔猫

今日风景|上班期间“胖揍”同事?山西守塔猫“萌态百出”

2025-02-08

正月十二:搭灯棚

  农历正月十二,中国民间传统有“十二搭灯棚”之说,为什么呢?

  民间的一首童谣,记录了这个习俗:十一叽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当中,正月十二是人们开始搭灯棚准备元宵节灯会的日子。

  此外,这一天据说是老鼠的诞辰日,又被称为“老鼠日”。这一天不能打老鼠,但是人们会有针对老鼠的一些习俗,例如藏剪刀,收旧鞋,捏老鼠嘴等...

正月十一:子婿日

  农历正月十一,中国传统称为“子婿日”,有“行头桥”的习俗,为什么呢?

  相传这一天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人们在初九庆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到了初十还吃不完,到了正月十一便用来招待女婿及女儿。

  古诗中也有提到这一习俗,如平慧《正月十一日》:“归宁之日走娘家,子君相携敬意嘉,好客亲翁开心笑,残羹剩饭礼香茶。”

  在潮汕揭阳和普宁,正月十一晚有“行彩桥”的民俗文化活动...

初十地日:石头节

  农历正月初十,称为“地日”,又称为“石头节”,为什么呢?

  民间流传歌谣:“年初十,地生日,有天还有地,比是爷娘不多异,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麦百谷都生地,菜蔬风味拿来祭,祭他生日他欢喜。人生忠孝与节义,地维赖以立,作事须求脚踏实地。”人们透过“地日”的庆祝,来表达对土地的尊敬,以求新的一年脚踏实地,五谷丰登,平安富足。

  这天,又称为石头节,中国民间传统会...

初九拜天公

  农历正月初九,又称为“拜天公”,为什么呢?

  这一天,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尤其是闽南地区,有一个特别盛行且隆重的民间习俗,就是“拜天公”。

  传说正月初九是主宰三界、统领诸神以及人间万灵最高的神——玉皇大帝的诞辰,人们把这一天称为“天公生”。天公就是指玉皇大帝,道教亦称之为元始天尊。

  古人认为九是最大的阳数,古人以天为阳,以地为阴,所以用...

编辑推荐

深圳春季赏花全攻略 15大花海公园2大花展 地铁通达|建议收藏

2025-03-07
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两会|即看政府工作报告懒人包 今年GDP增长目标是多少?

2025-03-05

高铁话你知之五|坐高铁不想被噪音骚扰?有静音车厢

2024-03-11

高铁话你知之六|高铁为何很少“通宵车”?

2025-01-24

高铁话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铁为何不载客?

2025-02-05

高铁话你知之一|列车座位为什么没有E?

2023-12-04

高铁话你知之二|买了无座票=全程站?“三色灯密码”帮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铁话你知之三|高铁月台“彩色地标”要怎样看?

2024-01-03

高铁话你知之四|高铁为何没有安全带?

2024-01-22

高铁话你知之五|坐高铁不想被噪音骚扰?有静音车厢

2024-03-11

高铁话你知之六|高铁为何很少“通宵车”?

2025-01-24

高铁话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铁为何不载客?

2025-02-05

高铁话你知之一|列车座位为什么没有E?

2023-12-04

高铁话你知之二|买了无座票=全程站?“三色灯密码”帮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铁话你知之三|高铁月台“彩色地标”要怎样看?

2024-01-03
2:39
《破·地狱》剧照

《破·地狱》|破地狱为超渡亡者还是慰借生者?“跳油锅”为何已很少见?

2024-11-22
1:37
原来在山西省运城市有一个被誉为“中国死海”的盐湖,运城盐湖的湖水会随着气温等及矿物变化,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幻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山西旅游|“中国死海”运城盐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2024-10-19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航天“从无到强” 跻身世界前列

2024-10-03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2025-02-26
1:49
佛山挥春街

春节|佛山最“红”一条街 手写挥春满载广东年味

2025-01-14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下)

2024-12-25
2:59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上)

2024-12-18
2:39
《破·地狱》剧照

《破·地狱》|破地狱为超渡亡者还是慰借生者?“跳油锅”为何已很少见?

2024-11-22
1:37
原来在山西省运城市有一个被誉为“中国死海”的盐湖,运城盐湖的湖水会随着气温等及矿物变化,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幻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山西旅游|“中国死海”运城盐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2024-10-19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航天“从无到强” 跻身世界前列

2024-10-03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2025-02-26
1:49
佛山挥春街

春节|佛山最“红”一条街 手写挥春满载广东年味

2025-01-14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下)

2024-12-25
中国经济
罗思义
罗思义

罗思义看中国经济问题根源

2025-04-19
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谈李光耀
杨荣文
杨荣文

杨荣文谈李光耀:与人互动 先思考彼此权力关系

2025-04-18
小红书中美对帐
张维为

张维为谈中美对帐 最令美国人震惊7件事是?

2025-04-16
2017年5月5日
当代中国-当年今日-C919首飞

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

一锅粥  

    “一锅粥”是广东方言,比喻一团糟、一个烂摊子。这个词由来是怎样的呢?

  “一锅粥”源自歇后语“煲燶粥——大煲夹渴”。

  粥的特性是粘稠,有如浆糊。粥煲燶(糊)了,便更为黏稠,又不能吃。粥的这个形态,反映做事并未完成,半途而废,一塌糊涂。

  如果有人把“一锅粥”来个胡搞,把粥搞成“泡沫”,就等同“搞到一锅泡”,事态便更严重了。

 

9种潮型

    浙江钱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誉,古人所谓「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钱塘江潮不仅气势磅礴,而且形态多变,共9种花款,大家都见过吗?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