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峰看中华民族独有智慧 凡事包含对立面 苦尽必甘来 处高峰仍要警觉

编辑︰黄皓颐

  中国哲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譬如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若你问老子“为什么反者道之动”?老子说:“我看到的就是‘反者道之动’”。

  它不是任何推论的结果,它就是对这个世界直观的判断,然后你再推(论),结果我们推出很多东西。

王德峰点出道家两大通则 强大从弱小开始累积 能够包容对立面才生存得更久

  首先我们明白“反者道之动”,是指世上所有事物,都必然走向它自己的反面。

  由于这一点,让中华民族有一种智慧,是其他民族无法相比的。

  什么智慧?就是在最黑暗、最艰难困苦的时候,中华民族对未来仍保持着信心。

  为什么?因为黑暗即将过去,它一定走向自己的反面。光明一定在前面。同时,它又让我们这个民族在最辉煌、最得意的时候,保持着必要的警觉。

  为什么?因为事情正在走向反面。

王德峰指,中国人拥有一种独有智慧,即使在最黑暗、最艰苦的时候,仍对未来充满信心,深信黑暗总会过去,光明一定在前面。同时,尽管身处人生高峰,亦会保持一份警觉性。(图片来源:Getty)

  由此,你推(论)出为人处世的道家两条通则。

  第一条通则是,如果你要得到一个事物,就要从它的反面开始。

  你要强大,就必须从弱开始;你要高,必须从低开始。所以,如果中国人懂得道家的思想境界,他一出场的时候,应该低调,极其低调到让人觉得我不存在。

  第二条通则是,你要比较长久保持一个事物,必须让这事物包含它的对立面。这个事物如果没有一种能力包容对立面,它很快就要结束。例如资本主义必须包含对立面,叫社会主义。一个不能包含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它很快会垮台。

  延伸阅读:王德峰解说《大学》“三纲领” 人人亲民关爱是做人目标

王德峰看善待失业者 否则容易造成社会动荡

  又例如失业的人,也就是离开生产过程的人,而经济学家不再看到他们的存在。当经济学家讨论资本运动,那些在资本运动之外的人,不再是讨论的对象,但这些人是存在的,只不过在经济学家眼中不存在。

  这些人在社会还要生活,他们不再用货币来获得自己的生活,因为他们没有货币,他们失业了。

  这个社会若以市场原则来看,他们活不下去。但他们还是要活着,于是会去抢劫银行、暴动。如此,资本主义需要的和平社会环境,就没有了。

  你不要以为必须永远坚持市场原则、资本逻辑。资本逻辑要生效的前提是和平的社会。和平社会就一定要承认,在生产过程之外那些人,他们还必须活着。这就是我刚才讲的,资本主义想长久一点,必须包含它的对立面,就是社会主义。

王德峰看困难是恩人 敌人是老师 使我们愈变愈强

王德峰表示,对求学时期的学生来说,若想学业成功,必须包含对立面,就是面对困难。困难能激起我们的斗心,将事情做到更好。(图片来源:Getty)

   学生要学业成功,必须包含对立面,就是困难。一切顺利都要包含它的对立面,就是困难,你才能做好,做成大事。

  “困难是我们的恩人,敌人是我们的老师”做事情要有对立面,要有反对你的人,你才会把你的事情做得更好。

  刚才讲到中西哲学的比较,追问的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这差异的根源是来自这个民族对世界的不同理解。而这种不同理解的形成,我做了几个说明:

王德峰看中华民族视五伦和睦为完美 西方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完美

  第一、地理环境导致社会秩序的不同构造原则。中国的原则是在血缘关系之上形成的亲情,然后在亲情基础上形成社会秩序的原则。这原则最后归为“五伦”,就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它的最高价值叫“君臣有义”。孟子说君臣之间的关系,它的价值在“义”上面。义,就是义气,是“江湖义气”那个“义”字。

  为什么?因为君臣之间没有血亲关系,所以他们之间的价值是“君仁臣忠”。君要仁、仁慈、爱民,然后臣对他忠心。

  现在没有君主这个君,但中华民族在。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成员,我们可以把整个民族看成君,我们是它的臣。

  “父子有亲”,这个“亲”也是交互性的关系,不是单向的。单向的变成“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哪有这种道理?要讲的应该是“父慈子孝”,那叫亲情。

  人生就是有亲情友情,不叫爱情,叫恩爱,有几份情同时具备,在中国人看来叫完美的。在儒家学说看来,就是完美的。

王德峰指,中华民族以亲情基础形成社会秩序的原则,也就是“五伦”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而人生中有了亲情、友情等几份情,在中国人眼中就为之完美了。(图片来源:Getty)

  那么西方人生价值的完美是什么?马斯洛心理学说需要层次,最高叫自我价值的实现。

  叫一个独立的个人自我价值实现,这是什么意思?

  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在人生的舞台上赢得一些成功、一点成绩,我们这些幸福感来自哪里?上告慰父母,下带来孩子光明的未来,身边丈夫或妻子因此得到欢乐和欣慰,这就是我们的人生价值落实的地方。

  马斯洛则说,不,是自我价值实现。

  延伸阅读:王德峰看西方文化源头 由希腊神话世界至柏拉图的理念世界

  我们现在很强调自我价值,在自我价值实现以后,你如果离开中国人讲的“五伦”,你有没有幸福感?西方人可能会有,因为他们早就摆脱了家族,个人独立,个人从家族中走出来。

  这件事情在一千多年来,中国人都没有过,所以不要相信自己是individual(个人)。不会的,而且你最终不会希望这样。

  你会希望属于周遭最重要的那些人,你需要这种关系的存在,你需要这种关系达到它理想的状态,这理想的状态就是“五伦”的五种价值,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生命追求。(九之八)

  (转载自明师在你心中@YouTube,标题及内容经编辑整理,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当代中国》平台的立场)

王德峰看东西方人生态度大不同 西方哲学不能变成中国思想

王德峰解说《大学》“三纲领” 人人亲民关爱是做人目标

王德峰看西方文化源头 由希腊神话世界至柏拉图的理念世界

王德峰看西方追求世界改造论 中国《金刚经》观世界“缘起性空”

相关标签

王德峰看汉语凝聚中国文化精神 无法翻译为外语去理解

重阳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来自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提及了古代中国重阳节一个重要习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种植物,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阳节时,会将茱萸插在家门前及戴在头上,根据晋代周处《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重阳这一天,民间流行茱萸插头上,以御初寒消灾避难、预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风俗志《岁华纪丽卷第三》也记载了重阳节时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龄、萸系臂”的风俗。

  为何重阳...

中国引进西方知识和生活模式 王德峰:不会变成西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