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让人工智能更好拥抱教育

编辑︰郭晓阳

  近年来,人工智能教育发展得如火如荼。日前,《2022年人工智能教育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该《蓝皮书》指出,教师授课能力缺乏是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人们谈到人工智能教育时,常常会将其与“人工智能助教育”画上等号。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广泛应用,确实是人工智能教育极其重要的“一面”。

中国教育|善用人工智能 让教程相长

  人工智能也在重构教育生态中展现出巨大能量。如,让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人工智能可以跟踪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疑难点等量身定制学习计画,做到因材施教。再如,让教育均衡发展照进现实。当人工智能与线上教育深度融合,优质教育资源能够“原汁原味”地到达教育水准相对落后的地方,不仅对学生有益,也有助老师成长。

  延伸阅读: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机器人餐厅 中国科技新潮点

当代中国-新华网评-中国教育|让人工智能更好拥抱教育_中国人工智能教育的硬件仍有待普及
人工智能教育在过去两年快速发展,客观因素是新冠疫情让网上教程需求提升,但教程不应流于表面化,尤其在硬件配套上,除了基本配置之外,还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用得到、用得好,才是最平等的教育机会。(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而人工智能教育还有“另一面”——人工智能的教育,即通过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培养各层次的相关人才。未来,“人工智能助教育”能走多远、能否为教育带来更多可能性,也取决于“人工智能的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国对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已下移至中小学阶段。《蓝皮书》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超半数的受访学校已经开设或正在筹备人工智能教育教程活动。但《蓝皮书》同时也显示,受访学校中,参与人工智能课程教程活动的教师数量较少,大多数受访教师认为自己对于人工智能专业知识和相关工具的掌握程度一般,已开设的人工智能课程也尚处于让学生了解与体验人工智能的阶段。

  如果没有合适的师资,所有关于人工智能的美好愿景,可能都难以实现。那么,如何强化师资呢?首先,要打基础。不少一线教师都认为,在高等教育阶段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将为未来的教师教育奠定基础。

  延伸阅读:不务正业?中国科技巨头热衷AI养猪

中国教育|提升教程质素 不断完善师资

  人工智能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应用性强的特点,学校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为各层次的人工智能人才度身打造学习方案。

当代中国-新华网评-中国教育|让人工智能更好拥抱教育_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国的增长迅速
中国人工智能线上教育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549亿元增长至2020年3,683亿元,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在这个数字背后,教程的质量提升是未来发展的关键,如果单是基础设施的投入增长,缺乏软件或者教程内容配合,人工智能教育只会沦为空谈。(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其次,要促流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即使是中小学的人工智能老师也不可能“一次学习,终身受用”,因此,必须为教师搭建终身学习平台,鼓励他们走进大学或相关企业提升自己。

  最后,还要提素养。人工智能深度嵌入教育已是大势所趋,因此,不只是专业的人工智能老师,其他学科的老师也需提高自己的“人工智能素养”。唯有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终身学习的人才培养体系,人工智能方能更好地拥抱教育。

(原文转载自08/04/2022新华网)

全国两会AI和机械人

全国两会|机械人人工智能成“热词” AI记者机械犬巡逻引关注

2025-03-11
深圳高交会2023

深圳高交会|史上规模最大!会飞的汽车 会走的充电宝有多厉害?

2023-11-17
当代中国-新华网评-共同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共同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2022-04-28
当代中国-新华网评-生态保育|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生态保育|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2022-04-16
当代中国-新华网评-中国农业|让百姓餐桌更丰富吃得更健康

中国农业|让百姓餐桌更丰富吃得更健康

2022-04-02
当代中国-新华网评-中国经济|农村电商激发乡村振兴潜能

中国经济|农村电商激发乡村振兴潜能

2022-03-29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中国经济-中国上海
罗思义
罗思义

罗思义:只有把中国变成西方 才能阻止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2025-04-06
外国人游览故宫
杨荣文
杨荣文

杨荣文鼓励西方年轻人到中国 认识中文 建立未来资产

2025-04-04
中国科研
张维为

张维为:比较64项前沿技术 中国53项排名第一 美国仅11项

2025-04-04
5.16中俄联合声明
温铁军

温铁军拆解中俄农业合作的喜与忧

2025-03-06
罗伦斯将军 潮游三国

三国旅游|成都北上三星堆遗址 打边炉遇马岱墓碑!

2025-02-09
狒狒照镜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导航 狒狒照镜的启示

2025-02-05
紫禁城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对“天下”的想像:国际秩序总依靠力量和利益

2025-01-12
中国与美国
编辑之选

高志凯:不管谁当总统 中美关系都会经历惊涛骇浪

2024-11-04
天安门广场、白宫
马凯硕

马凯硕:是时候与非西方开展对话了

2024-09-19
香港达德学院是共产党在港建立的一间大专院校。校舍原是泷江别墅,芳园是别墅的别称。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顾达德学院 汇聚共产党专才的香港大专院校

2024-08-01
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週,机器人表演
金灿荣

金灿荣看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国地位举足轻重

2024-07-03
当代中国 时评

人均寿命不断延长 中国人的“长寿密码”有哪些?

2024-04-02
共同富裕
Qiyuan Lu
卢麒元

卢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国扩大经济共同体成关键

2024-02-15
中国在智慧科技养老上仍有很大发挥空间
新华网 时评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术赋能养老服务

2023-06-13
人民币暂时难以取代美元地位
雷鼎鸣

雷鼎鸣看中国经济|人民币取代美元的障碍

2023-06-07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看东西方人生态度大不同 西方哲学不能变成中国思想

2023-06-01
中青时评

“铁路+旅游”激发旅游市场新动能

2023-05-30
中美关系尚未到解冻阶段
环球时报 社评集

中美关系|欢迎中美关系“解冻” 但美国必须来真的

2023-05-27
呼伦贝尔草原
陈万雄

陈万雄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战皆在呼伦贝尔草原

2023-01-06
中国愿意和世界各国落实多边主义
央视快评

中国经济|携手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

2022-09-17
霞飞宸

霞飞宸解说马远《水图》:取材及手法绝无仅有

2022-08-25
 美元人民币
翟东升

翟东升从日德汇率政策 预示不干预人民币升值利多于弊

2022-08-16
当代中国-林奋强-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香港第一次
林奋强

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 香港第一次

2021-12-20
当代中国-名家-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2021-12-16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樊锦诗

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2021-12-07
当代中国-名家-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张信刚

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2021-11-12
当代中国-名家-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莫言

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2021-08-02
当代中国-名家-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 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2021-06-17
当代中国-吴家玮-吴家玮穷小子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吴家玮

吴家玮穷小子 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2021-03-08
当代中国-李光耀-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李光耀

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2020-12-28
当代中国-单霁翔-今年故宫600岁
单霁翔

修缮保育 北京故宫迎来600岁生日

2020-12-09
WeChat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