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02-23
“世界高铁看中国,中国高铁看京沪。”纵贯7省市的京沪高铁,连接“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自2011年6月30日开通营运至今已经超过10年。
作为中国客流量最大、最繁忙的高铁线路,京沪高铁发车间隔最短有4分钟。根据官方数据,10年间,京沪高铁累计运送旅客13.5亿人次,行程超过15.8亿公里,相当于绕赤道跑了近4万圈。
京沪高铁构想30年前提出 开建3年后完工
京沪铁路不是中国第一条高铁,但它是新中国成立后一次建成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其历史可追溯至 30年前,1990年12月,原铁道部完成“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并开始对京沪高铁进行前期论证和设计,期间进行包括预可行性研究、评估、涉及国际咨询、国务院立项等多个环节。
及至2008年4月,京沪高铁获准开建,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工典礼。2010年12月,在京沪高铁先导段的测试中,国产动车组“和谐号”CRH380A跑出486.1公里/小时的最高速度,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速度记录。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举行首发仪式,正式通车。

千里京沪一日还 京沪高铁带动沿线经济腾飞
京沪高铁纵贯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7省市,全长1,318公里,运行时速350公里,发车间隔最短只有4分钟。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共设有24个车站,坐完全程最快只需要4小时18分钟。
在这样的“京沪速度”下,经常往返京沪两地的民众将高铁列为出行首选。沿线城市也出现“1小时生活圈”,特别是在长三角地区,沪苏浙皖城市间的“距离感”被打破,跨省、跨市通勤成为可能,“双城生活”更加方便。

旅客出行更加便利的同时,京沪高铁更为沿途各省市带来了高铁经济走廊的辐射效应,共享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有序流动。与此同时,一批“高铁新城”、“高铁新区”应运而生,重构了京沪沿线的“城市版图”。
因此专家指出,京沪高铁重塑了京沪交通经济带、提高了沿线地区经济活动效率、改善了沿线地区投资环境、促进了沿线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完善综合交通体系有重要贡献。

延伸阅读:赣深高铁开通 广东省21市全部通高铁
常年客座率8成 京沪高铁有“最赚钱高铁”称号
京沪高铁的吸金能力也备受外界关注。由于客源充沛,常年客座率在8成左右,京沪高铁有“中国最赚钱高铁”的称号。
参与过京沪高铁验收工作的孙章教授表示,京沪高铁验收时,据测算大约需要年运送旅客8,000万人次以上可实现盈利。在2018年,京沪高铁全线发送旅客1.92亿人次,用1%的全国铁路里程运送了全国5.69%的铁路旅客。

值得一提的是,京沪高铁不仅连接了北京和上海两大都市,还是国内南北交通干线,比如从东北去往南方的列车很多都会经过京沪线,增加了很多收入。
京沪高铁公司透露,京沪高铁开通运营的第四年即2014年以来连续实现盈利。2014年至2019年净利润年均增幅高达39.4%,2019年净利润达119.37亿元人民币。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交通运输行业造成严重冲击下,京沪高铁仍保持盈利45.86亿元人民币。

延伸阅读:3.8万公里|全球最大的高铁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