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標籤︰歇後語

標籤︰歇後語

「剃頭挑子」下一句是甚麼?

  「剃頭挑子」是從前街頭理髮匠所攜帶的「工具箱」,從清朝時出現。「剃頭挑子」有一句歇後語,大家知道嗎?

  清朝男人的髮型是剃掉前面的頭髮,將後面的頭髮梳成一條辮子,這種髮型需要專人來打理,於是「剃頭匠」就出現了。

  剃頭匠走街串巷,吆喝「剃頭嘞」,顧客便在路邊坐下理髮。

  「剃頭挑子」,就是剃頭匠的扁擔挑子,用以攜帶理髮用的工具。

  通常,挑子的一頭放着剃頭梳辮的工具,如剃刀、梳子,篦子等;另一頭則...

「廣東人唱京劇」下一句是甚麼?

  有聽過京劇的朋友,都會感受到京劇的唱腔、發音與粵劇很不同。那麼,「廣東人唱京劇」會是怎樣的體驗?

  京劇以「中州韻」和「湖廣音」為標準,融合北方官話的咬字發音(如翹舌音、兒化音),與廣東方言(粵語)的語音系統(如九聲六調、無捲舌音)差異極大。

  廣東人若未經過訓練唱京劇,容易將方言習慣帶入,形成不倫不類的唱腔了。

  於是,就有了「廣東人唱京劇—南腔北調」的歇後語。

「孔夫子搬家」下一句是甚麼?

  「孔夫子搬家」這句話,歇後語是甚麼呢?提示:從幽默角度去想。

  孔子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辦人,他開創了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的「儒家學說」。他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前後達十三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因此,他家中的藏書很多。

  想像一下,當他搬家時,搬的最多就是書。

  因為書的諧音是「輸」,後...

「梁山泊的軍師」下一句是甚麼?

  「梁山泊的軍師」你會想到哪一位呢?這裏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元末明初施耐庵所著古典小說《水滸傳》中,梁山起義軍有一位軍師,叫「吳用」,綽號 「智多星」。他掌管軍事謀略,足智多謀,擅長用計,「三打捉家莊」就與他有關。

  儘管吳用才華出眾,但梁山起義最終以「招安失敗、兄弟慘死」 告終,他的計謀未能改變結局。

  因為他的名字吳用,諧音「無用」。後來民間便用調侃...

「倒吃甘蔗」下一句是甚麼?

  我們吃甘蔗,會從根部開始吃,因為這裏糖分最集中,是最甜的。若果從另一頭(末梢)開始吃,即「倒吃甘蔗」,會怎樣的呢?

  「倒吃甘蔗」與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約348–409年)的故事有關。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篇》:「顧長康啖甘蔗,先食尾。問所以,云:『漸至佳境。』」此處的顧長康就是顧愷之。

  顧愷之性格幽默豁達,擅長以妙喻表達生活哲理。他吃甘蔗時偏好從末梢(較不甜的部份)開始啃食,逐漸吃到根部(最甜的...

「老太太上電車」下一句是甚麼?

  「老太太上電車」這一句是老北京的歇後語,流行民國時期的北京,現在已很少人這樣說,你知道下一句是甚麼嗎?

  在民國時期(大約上世紀20至40年代),北京流行一款有軌電車(俗稱鐺鐺車),是當時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

  電車沒有自動門,上下車全靠售票員「銅哨子」來指揮:哨子響一聲,表示乘客上了車,司儀可以開車,而哨聲兩響,則是提醒乘客注意下車或緊急停車。

  因為司機靠聽哨子聲開車或停車,乘客如果動作慢一點的...

「啞子」有多少歇後語?

  啞子,就是啞巴,即不能說話的人。若不能說話,所有感覺都說不出來,只有自己承受,當中的酸甜苦辣的確不好受。

  現在就來介紹兩個有關「啞子」的歇後語:

  首先,大家最熟悉的,當然是「啞子吃黃蓮——有苦自己知」,意思就是吃了超苦的黃蓮,想大喊出來卻做不到,當中的苦味只有自己才知道。

  至於「啞子學發音」又會得出甚麼結果呢?啞子不能說話,發音只能依依呀呀,那就有「啞子學發音——噏得出就噏」,表示那些口不擇言的...

「三月的桃花」下一句是甚麼?

  三月是花兒盛放的季節,與之相關的歇後語也有不少,有一句「三月的桃花」,知道下一句是甚麼嗎?

  桃花通常在三月盛開,花期短暫,通常只有幾天到一周左右。這種自然現像被用來比喻事物的盛期短暫,美好時光難以持久。

  桃花在中國文化中常象徵著美麗而短暫的事物。例如,崔護的《題都城南莊》中有「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表達了對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這種象徵意義也體現在歇後語中,成為對生命或社會...

「任劍輝」猜一歇後語

   如果有人跟你說:「你是任劍輝嗎?」是甚麼意思呢?

  任劍輝是粵劇界無人不識的名伶,很多人都好想像她一樣大紅大紫。

  但如果有人對你說:「你是任劍輝嗎?」卻有負面含義,這是為甚麼呢?

  原來「輝」字諧音「揮」,任劍輝諧音「任·劍·揮」,就是「拿起劍來任意揮動」的意思。

  於是就衍生出一條歇後語:「任·劍·揮——亂咁亮劍」,便是用來形容人太衝動、胡亂...

「三月裏扇扇子」下一句是甚麼?

  說到春天,有一句有趣的歇後語「三月裏扇扇子」?你知道下一句是甚麼呢?

  農曆三月,大地回春,清風送爽,人們搖起扇子,感受陣陣清風吹來的快意。於是,便有「三月裏扇扇子—滿面春風」這句歇後語,描繪出人們在春日裏心情愉悅、滿臉笑容的狀態。

  「滿面春風」這詞語最早見於宋代程節齋的《沁園春》詞:「滿面春風,一團和氣,發露胸中書與詩。」後來,元代王實甫在《麗春堂》第一折中也有...

「三月天孩子臉」下一句是甚麼?

  有沒有聽過中國一句有趣的歇後語「三月天孩子臉」?下一句是甚麼呢?

  這句話是一句民間諺語,在農村地方經常聽到,不過不是陽曆的3月,而是農曆3月份,大約就是陽曆的4月。

  意思是:到了農曆3月之後,可能會遇到頻繁的陰雨天氣,原本上午是晴空萬里,結果下午就開始暴雨連綿。而農曆3月正是播種的時候,雨水較多的話,農作物就會受到影響,所以農民最害怕農曆3月的天氣。

  農曆...

歇後語:外甥打燈籠

  「外甥打燈籠」這歇後語的謎底有兩個,其中「照舊」較廣為人知,另一個你又知是甚麼嗎?

  據說元代末年,朱元璋在回老家的街上與一名賣藝者比武,不小心打傷了對方,後來發現那人原來是自己素未謀面的姐夫。不幸地,朱元璋因為下手太重,姐夫性命垂危。姐夫在臨死前,叫兒子挑燈籠照看「舅父」朱元璋,一看竟是帝王之相,於是央求朱元璋登基後封他的兒子為官。後來,朱元璋真的當了皇帝,就讓外甥挑起燈籠,宣...

「一夜急白髮」原來是好事?

  「伍子胥過昭關,一夜急白髮」除了是歇後語,比喻情勢兇惡;它亦被引入籤文,解為困難重重,但終究有驚無險,絕地逢生。一夜變白髮原是令人生怕的,但從它的出處看原來是一件好事。為甚麼?

   伍子胥是春秋時期一名出色的軍事家,其家族原在楚國薄有名聲,但後來遭奸臣陷害,父兄被殺,楚王更大規模通緝他。他一路逃到楚國邊境昭關,一心過了昭關便可直通到吳國,無奈戒備森嚴,只好躲進山林,恰好遇上東皋公,東皋公同情並收留了他,答應助他逃出昭關。

   然而,過了七天東皋公對逃走一事隻字不提,伍子胥...

蜑家雞見水  

  香港有一句歇後語「蜑家雞見水」,原來與嶺南民俗有關?是甚麼意思呢?

  蜑家,是生活在廣東沿海一帶的古老族群。

  在古代,蜑家是被歧視的一群人,更曾為賤戶之一。他們只能在海上生活,以船為家,不能隨便上岸,而且不可以擁有田地。因此,蜑家人在船上養的蜑家雞不能放養四出走動,只能關在籠裏,雞口渴時,看着海水卻無法喝到,就像蜑家人口渴時就只得看着四周的海水一樣。因為海水喝不...

烏龜爬門檻

  談及烏龜,大家必然聯想到「慢」字,又或者聯想到「毅力」,因為龜兔賽跑故事中烏龜憑毅力勝出的形象太深入人心。

  不過,關於烏龜的諺語又何止這些,最傳神的要算「烏龜爬門檻」了!

  傳統的中式建築,門檻有高有低,但對天生腿短的烏龜而言,要爬過任何一個門檻都相當困難。假如失敗,烏龜就只能四腳朝天,難以再翻過身來,那就有「難以翻身」——沒指望的意思了。

  可見烏龜過門檻是一個非常冒險的行為,所以後人就創作出一個歇...

蠶蟲師爺

  形容某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時,大家或許會用到「自作自受」一詞,但同樣的意思還有很多表達方式,「蠶蟲師爺」就是一例。

  在古代的州、縣衙門,「師爺」專門為官員出謀獻策,地位舉足輕重。那麼,「蠶蟲師爺」又是怎麼一回事?

  要知道「蠶蟲」的特性就是會吐絲結繭,將自己包裹其中,在外人看來這正是自作自受、弄巧反拙。而把「蠶蟲」與「師爺」結合在一起,正是形象化地描述出謀獻策的人最終作繭自縛、令到自己無法脫身的慘況了!而歇後...

三元宮土地

  在廣州越秀山麓,有一座充滿道教特色的廟宇名為三元宮,但這座道教廟宇聞名之處並不單止在於其有多靈驗,而是與廟宇當中的神像有關,還有與它有關的歇後語!

  三元宮主奉三官大帝,因就近觀音山,吸引善信,香火日趨鼎盛,與其他廟宇的土地神不一樣,此處的土地神並不是用泥捏、亦都不是石刻、銅鑄,而是以「錫」灌鑄出來。

  所以,三元宮土地神既不是金身、也不是石身、泥身,而是錫身,取其音近「惜」,亦即是「惜身」。正因為三元宮土地神像以錫鑄成,所以不少善信前往參拜...

猜歇後語:貂蟬唱歌

  貂蟬是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人物,相傳生於河南洛陽,與西施、楊玉環、王昭君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有一個關於她的歇後語,上句是「貂蟬唱歌」,下句你又知道是甚麼嗎?

  在《三國演義》中,貂蟬是司徒王允的侍女,後來成為其義女,長得美貌動人,唱歌亦聲色俱全,是一代美人,深得董卓和呂布的眷戀。

  宋·汪藻《浮溪集·翠微堂記》中曾寫到「其意以謂世之有聲有色者;未有不爭而得;亦未有不終磨滅者。」此處的「有聲有色」,原本指人擁有美好的名聲和顯赫的地位;後來用來形容事物精彩...

猜歇後語:張飛戴口罩

  每逢流感高峰期,許多人都會戴上口罩,保護別人保護自己。那么張飛戴口罩是甚麼意思呢?

  在《三國志》的張飛本傳中,便形容張飛雙眼十分大,瞪眼怒目能夠嚇退曹兵。當中有一句:「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

  料想他載上口罩的話,便只見一雙大眼了。後人便流傳幽默一句:「張飛戴口罩—顯大眼」。

  延伸閱讀:猜歇後語:張飛穿針    

猜歇後語:張飛穿針

   張飛,三國時期蜀漢將領,是劉備的義弟,也是蜀漢五虎將之一(其他為關羽、趙雲、馬超、黃忠)。張飛以身材魁梧見稱,可有想過當他拿起絲線穿針的時候,會是怎麼樣子呢?

  《三國演義》描寫張飛的外貌是「豹頭環眼」,顧名思義,就是眼睛很大。

  穿針走線需要細緻和耐心,讓「莽張飛」將幼細的絲線穿過小小的針眼,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於是,後世就流傳一句歇後語:「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意思就是事情太困難,只能發呆,毫無其他辦法。

  不過,《三國志》也有記載張飛:「小...

猜歇後語:諸葛亮娶醜妻

   諸葛亮不單是千古名臣,還是「身高八尺」的美男子,但他卻娶了一位大眾公認的醜女子。為甚麼?

  諸葛亮輔佐劉備為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一位千古名臣,原來他還是一位帥哥。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身高八尺,猶如松柏」,可見他是高大威猛之人。這樣一位帥哥,卻娶了一位大眾公認的「醜女」。

  《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記載:「黃承彥者,高爽開列,為沔南名士。謂孔明曰:聞君...

編輯推薦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2022-08-19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旅遊|雒城遺址 細看東漢戰亂與繁榮

2025-04-13
中國經濟-中國湖南長沙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中國經濟增長跑輸國際?這些數據拆穿了荒謬

2025-04-12
外國人遊覽故宮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談特朗普的4個核心立場

2025-04-11
2014年4月15日
總體國家安全觀

「總體國家安全觀」首次提出

「大刀闊斧」與「大馬金刀」

  一個人辦事果斷而有魄力,可以用大刀闊斧來形容。意思就是操刀時一刀落下,絕不拖泥帶水。   另一個類似的成語,則有「大馬金刀」,形容一個人豪爽、氣派。

  清朝八旗子弟文康所作的小說《兒女英雄傳》第八回:「那姑娘大馬金刀的坐在上面,反眉一皺,說:『你怎麼這麼俗啊?起來!』」這裏的姑娘就予人豪爽、氣派的感覺。

  不過,「大馬金刀」也可形容一個人說話直率鋒利,不留情面。

  在清代《崖山哀·漢奸》當中便有用上這個俗語:「你再別說甚麼野蠻文明,安國提起這兩...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