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門是斬首刑場? 在古裝劇中,常常聽到皇帝的一句說話:「推出午門斬首」。難道紫禁城的午門是古代專門斬首犯人的地方? 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位於紫禁城南北軸線。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皇帝頒發詔書、曆書等重大活動的地方。 午門並不是只有一道門,其實共有五個門洞。正中有三個門,內裏兩側各有一座掖門,共有五個門,俗稱「明三暗五」。五個門洞各有用途:中門為皇帝專用,皇帝大婚時,皇后乘坐喜轎從中門進宮、通過...
「正大光明」匾額背後隱藏的秘密? 在北京紫禁城的乾清宮內,掛着一塊「正大光明」匾額,這塊匾額可說是紫禁城最重要的文物之一,據說,這塊匾背後隱藏着清代皇帝立儲的秘密。 公元1644年滿族入關,開啟了滿清帝國二百多年的統治,第一位入關的皇帝順治帝,選擇了乾清宮作為正宮,而他御筆親題的「正大光明」匾額,高掛在龍椅上方,成為順治帝的治國宣言。然而,讓「正大光明」匾額聞名於世的,卻是雍正帝。在康熙帝的晚年,出現了「九王奪嫡」的骨肉相殘之局,後來由四阿哥胤禛當上皇帝,也...
每日一詞 打牙祭 「打牙祭」乃四川方言,原本是四川人祭祀財神(或稱土地神)的習俗,後來泛指吃肉或豐盛的菜餚。「打牙祭」有甚麼故事呢? 《犍為縣誌·風俗》記載:「工商業家月以初二、十六兩日肉食二次,名為打牙祭,已成為各家普遍之習慣。」四川商人傳統每逢月初及月中都以雞、豬、魚等肉類祭拜土地神,祈求保佑自己生意興隆,客似雲來。拜祭過後,上上下下自然要大吃一頓,「祭」自己的牙齒,於是便有了生動貼切的「打牙祭」之說。 以前肉價十分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