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萬人次|600歲故宮獲新生 參觀人次冠絕全球

撰文︰紀小婷

  香港故宮博物館明年才會落成,而北京故宮建成至今超過600見證明清兩代的更迭,也見證中國結束帝制,走向共和近年故宮更搖身一變成了潮流的代名詞,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遊玩。

  根據統計,2019年參觀故宮的觀眾超過1,900萬人次同年,法國羅浮宮的參觀人次接近1,000萬,而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則是650萬左右故宮因此成為全球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更值得一提的是,當中4成觀眾都是30歲以下,80、90甚至00後成為主力 

故宮03
近年來故宮已經成為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每逢節假日就會有大批遊客前來遊覽,即便設定了每日遊覽上限,每年累積的遊覽人次仍然接近2,000萬,居全球首位。(圖片來源:Getty)

  600歲古老宮殿煥發生機,得到年輕人青睞與她近幾年的「保育計劃」分不開。 

  2012年開始,故宮幾乎每年都有新館開放,讓觀眾近距離接觸精美的皇家建築和藝術珍品。到2018年,開放區域從3成提高到8成。2019年更是破天荒在夜晚開放、舉辦元宵燈會,這在故宮博物院成立90多年來還是首次。

故宮參觀人數01
近10年來,故宮幾乎每年都有新館開放,展品的展出率亦逐年升高,吸引愈來愈多的遊客前來參觀。(圖片來源:Getty)

  在年輕人中影響更加廣泛的是,故宮在淘寶上開設專門店售賣各種周邊產品。唇膏、日曆旅行牌、折扇……貼地實用,充滿創意,同時富有文化含義 

  生活在故宮內各式各樣的貓,亦成為故宮代言人社交媒體上的可愛形象、貓咪盲盒、小擺件都吸引不少貓奴,成功拉近了與年輕人的距離。 

  《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等電視節目中,故宮也頻頻現身《上新了·故宮》更是專門為故宮打造,請來一眾明星藝人, 帶領觀眾探索故宮。  

  延伸閱讀:180萬件丨文物最多的中國博物館

故宮02
600年歷史的故宮煥發生機,憑各種創意宣傳和文化產品吸引年輕人,掀起一股復古風潮。圖為年輕人身穿漢服遊覽故宮。(圖片來源:Getty)

  歷史和文化是一個國家的瑰寶當代中國人用自己的無限創意,將原本古老的故宮重新煥發活力,將自己的文化和歷史傳統與時並進地傳承下去。 

  延伸閱讀:「雲遊」博物館 安坐家中享受文化盛宴

相關標籤

九龍壁與「九五之尊」

  九五之尊象征帝位,這個詞出自《易·幹》:「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而紫禁城內就有不少象徵九五之尊的地標,其中一個就是九龍壁。

  位於紫禁城寧壽宮區的皇極門外,有一座長29.4米、高3.5米、厚0.45米的九龍壁,是一座背倚宮牆而建的單面琉璃影壁。該九龍壁建於乾隆三十七年(772年),壁上有九條大龍,正中央是黃龍,兩側各四條行龍。 

  古人把數字分為「陽」和「陰」,陽數之中,九是極數,五則居中,「九五」之制是為天子之尊的重...

工夫茶 vs 功夫茶  

  潮州人吃飯喝茶,都用「食」字,「食飯」叫「蓆伴」,喝茶叫「食茶」(音:蓆嗲),當中又最愛喝「工夫茶」。

  「工夫茶」的「工夫」,跟「打功夫」的「功夫」並不一樣。「工夫茶」一詞最早出現在清康熙年間,據說是福建武夷山上最上品的茶種,慢慢演變成一種品茶的程式,即泡茶的動作及過程。 

  「工夫茶」(音:近扶爹)的「工夫」,在潮州話的意思是仔細、講究的意思,而不是耍功夫的「功夫」。

  泡工夫茶需要用一個細小的...

珍妃井

  說起北京紫禁城內的人氣景點,位於寧壽宮北端貞順門內的珍妃井必定入選。光緒皇帝與珍妃的愛情故事可算是家傳戶曉,珍妃的葬身之處也就添上神祕色彩。

  珍妃生前是光緒帝的嬪妃,1889年入宮被封為珍嬪,深得光緒帝寵愛。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記載,在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太后與光緒帝倉卒逃難。臨行前,慈禧命太監崔玉貴等人將珍妃推入貞順門內井中溺死,珍妃就此斃命,而這口井就是現時故宮內的「珍妃井」了。1901年光緒帝回京,追封珍妃為貴妃,而珍妃...

3200座|中國圖書館數量 70年增57倍

2021-07-14

185項|中國新增「非遺」名單 螺螄粉臭豆腐都上榜!

2021-06-23

銷售$124億|復古變潮流 擴張迅速的中國漢服市場

2021-06-09
1:40

10萬座|中國水壩數量世界最多 防洪發電惠民生

2021-05-28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中國魚子醬

全球60%魚子醬產自中國?熊貓故鄉雅安產量全球第二|中國新特產

2025-03-31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