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聲征服世界 馬友友:中國文化是我生命一部分

編輯︰許可

  國際樂壇最有影響力的華人,莫過6歲就公開表演、成名半世紀的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他雖然生於西方、長於西方,卻從沒忘記身體裏流淌着華人的血液,也從來沒有離開中國文化。馬友友說,中國文化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中國文化熏陶下成長 6歲登台表演

    馬友友祖籍浙江寧波。他的父親馬孝駿是留學法國的音樂教育學博士,亦有深厚中國文化底子,曾為南京的中央大學教授,國共內戰期間移居法國;母親盧雅文出生在香港,畢業於中央大學藝術系,兩人在法國結婚,並在當地定居,所以馬友友就出生在這個藝術國度,這一年是1955年。

  在一個有中國文化背景的音樂之家,馬友友自然是從小接觸音樂。4歲時的一天,他在巴黎音樂院看到體積最大的低音大提琴,很是好奇,便主動向父親要求學習那個還叫不出名字的樂器。不過低音大提琴太大,當時個子還小的馬友友只好學習小一號的大提琴,這個「退而求其次」的樂器終改變人生。

馬友友年幼時經常和姊姊馬友乘一起表演。馬友乘比馬友友大4歲,醫科畢業後亦走上音樂路,並繼承了父親馬孝駿創立的「紐約青少年交響樂團」。(圖片來源:Getty)

  馬友友很快掌握彈奏大提琴的技巧,並展現無比的天份,6歲即在觀眾前表演。此後馬家移居美國,7歲的馬友友便與紐約愛樂樂團同台在白宮演出,一鳴驚人,包括時任總統甘迺迪作為台下觀眾,都毫無保留地把掌聲送給這位音樂神童。不久後,馬友友又和姊姊馬友乘一起在美國電視上亮相,聲名大噪。

  馬友友後來說,他的音樂成就與小時候父親教育方法很有關係。父親知道小孩子能專心的時間很短,所以特別把握小孩子專心的10到15分鐘,每天也只要求他練琴15分鐘,但必須要集中精神。馬友友坦言,這種訓練方式讓他受用不盡,至今仍認為練琴時間在精不在多,而且逼孩子練琴絕不可能練好。 

讀哈佛人類學 看中國文化小說 

  當然,父母對馬友友的教育和影響絕不止於音樂,更有中國文化。父親規定子女在家裏一定要說中文,寫信也要寫中文,還要練書法、接受孔子之道的教誨等等。所以馬友友雖然沒在中國土地上生活過,中文卻說得很不錯,甚至不需要很多中英夾雜。亦因如此,馬友友一直強調中國傳統文化和價值是他生命的一部分,而中國文化也使得他獨有一份東方儒雅。

  馬友友到美國後,在引薦下隨著名大提琴家雷奧納多·羅斯(Leonard Rose)繼續深造,並進入赫赫有名的紐約茱利亞音樂學院(The Juilliard School)學習。這時候,少年成名的他,卻在17歲時作了一個令人意外的決定:離開音樂學院,到哈佛大學人類學系讀書。

茱利亞音樂學院成立於1905年,被稱為音樂界的哈佛,它的預科班招收了不少天才橫溢的少年。(網上圖片)

  馬友友後來說,到哈佛讀書是因為「怕被音樂學院開除,以後沒飯吃,所以唸諗大學,以後還有機會做別的」。這當然是開玩笑,事實上,馬友友一直對歷史有濃厚興趣,對生活充滿好奇,而作為華裔,他也希望透過這學科,多認識自己的祖國。同時,他也認為音樂和歷史、哲學、文學、人類學一樣,從不同的角度看就有不同的解釋,而學習這些知識,會使他的音樂更有內涵。

 籌劃「絲路計劃」 宏揚中國文化 

  在哈佛期間,馬友友又閱讀了許多中國古典小說。有一次馬友友被問到最喜歡《紅樓夢》哪個人物,他笑稱是賈寶玉:「因為有很多女朋友」。

  畢業後馬友友回到音樂道路,並憑着無比的天賦和努力,迅速成為世界最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之一。他以細膩、感情豐沛的音符,征服了世界古典樂迷;他還比其他古典音樂家更兼容並蓄,想像力更豐富。有樂評家說,馬友友能釋放出一種氣質與秉賦投射出的魅力,有傳媒則形容,馬友友是「最性感的古典音樂家」。

「絲路計劃」始於1998年,匯集了全球不同領域的音樂家,希望把橫跨歐亞的古絲路上的文化、藝術等重新介紹給世人。(圖片來源:AP)

  成名數十年,馬友友幾乎每年都要舉行上百場世界巡迴演奏會,「粉絲」無數,又曾先後為8位美國總統演出;他為電影《臥虎藏龍》演奏主題曲,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音樂獎;他出版了逾百張唱片專輯,還獲得18座格林美音樂獎。不過馬友友一次都沒上台領獎,因為他認為音樂沒有可比性,所以只會演出,但不會比賽。

  1998年,馬友友籌劃「絲路計劃」,結合來自歷史上絲綢之路各國的音樂家表演,希望促進對絲路文化、藝術和智慧傳統的研究,同時也用音樂突破國界疆線、消弭文化差距。馬友友對這個計劃有着很高的期許。

紐約市為表彰馬友友的音樂成就,曾將曼哈頓東46街與第五大道交叉口的路牌,暫時性地換成「馬友友路」。(圖片來源:AP)

12歲隻身從河南農村來港 崔琦踏上諾貝爾獎之路

打敗愛滋病的何大一:戰爭還沒有結束

港產數學家丘成桐 如何從傳統中國文化家庭走向世界

潘文石廣西救葉猴 解決溫飽再談保育

重陽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來自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詩句,提及了古代中國重陽節一個重要習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植物,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陽節時,會將茱萸插在家門前及戴在頭上,根據晉代周處《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重陽這一天,民間流行茱萸插頭上,以禦初寒消災避難、預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風俗志《歲華紀麗卷第三》也記載了重陽節時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齡、萸繫臂」的風俗。

  為何重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