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節與「三八」有甚麼關係?

  今天是3月8日婦女節,讓我們說一下「婦女節」的趣味點滴。國際婦女節設在3月8日,我們暗罵婦女會用「那女人真三八!」,兩者有關係嗎?

  其實二者的由來「一中一西」,根本毫無關係,只是一個有些尷尬的「巧合」。

  國際婦女節是為了紀念女權運動,這段故事要追溯至二十世紀初。

  二十世紀時期,西方各國正處在快速工業化和經濟擴張階段,惡劣的工作條件和低廉的工資使得各種抗議和罷工活動此起彼伏,其中紡織業的女工工資低工時極長,於是在1857年3月8日首次上街抗議,隨後每年都會在這日子舉辦遊行爭取權益。

  直至1911年3月,紐約發生了著名的三角工廠火災,吞噬了140多名製衣女工的生命,惡劣的工作環境再度引起關注。

  其後,國際婦女運動的先驅人物「克拉拉柴特金」(Clara Zetkin)提倡應為全國婦女設立節日,將每年3月8日定為國際婦女節。

  至於「三八」是甚麼時候用來形容女人呢?

  據說這個詞可追溯至清末。

  當時滿清政府只開放外國人每月8號、18號、28號進城。而在這3個8號日子裏,華人看到了外國女子較為開放的穿著,因而把那些舉止較為輕浮或開放的女生與外國女子類比,說成3個8號,後來逐漸罵她們為「三八」。

  延伸閱讀:大江南北的女孩看過來  

輕僄僄

  這個廣東方言應該不難估到吧!對的,「輕僄僄」就是廣東人日常都說到的「輕飄飄」,意思就是形容某人或某一件物件比想像中輕柔。「僄」發音亦作「飄」。

  詹憲慈《廣州語本字》:「僄僄者,形容物之輕也,俗讀僄,若飄。」「僄」字在古時已經有,在《說文解字》作「輕也」。

  荀子形容楚人《荀子·議兵》形容楚人矯捷,就曾說:「輕利僄遫,卒如飄風。」就有身輕如燕、靈巧矯健的意思。今天我們說的「輕飄飄」,其實就是「輕僄僄」啦。

  延伸閱讀:龍九子之一:贔屭  ...

空寥寥

  當看到空間甚麼都沒有,或陳設少得很時,你可能會說:「這間房空撩撩的,甚麼都沒有。」廣東人形容空間沒甚麼擺設,會說「空撩撩」。   這個字其實正確的寫法是「空寥寥」。

  詹憲慈《廣州語本字》:「寥寥者,空也。俗讀寥,若醋餾魚之餾。」這個字在古代已經出現,徐鉉(916-991)及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本中,「寥」是「廫」的篆形及別字,解作空渺、空虛、空曠,如西漢神仙人物傳記《列仙傳·安期先生》載琊阜千歲老人的故事,作者就用「寥寥安期,虛質高清」來形容無所事事或空虛...

大夿夿

  有沒有聽過有人說:「大拿拿十萬蚊」呢?很多人以為是「拿拿」,原來正確應該寫成「夿夿」。

  在詹憲慈《廣州語本字》:「夿夿者,形容物之大也。俗讀夿,若拿……常語有曰『一個銀錢大夿夿』。」

  「夿」形容大,「一個銀錢大夿夿」,就形容金錢數量之大了。「大夿夿十萬蚊」,就是說十萬元是一筆大數目了。

  不過,大夿夿嚴格來講並不應讀成「大拿拿」,而是「大巴巴(bā)」,不過,如果遵循這個發音,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

  這二句詩來自唐朝大詩人李白,寓意每個人有自己的才能,必有自己的用處,在失意時不必氣餒,即使千金耗盡,也可重來,是在人生低潮時激勵向上的話。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源於李白所作的《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而這兩句的意思是說:上天給了我才能,必然有用到的地方;即使千金散去,也還會重新得到。

  李白作這首詩,大約是在天寶十一年,當...

重陽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來自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詩句,提及了古代中國重陽節一個重要習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植物,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陽節時,會將茱萸插在家門前及戴在頭上,根據晉代周處《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重陽這一天,民間流行茱萸插頭上,以禦初寒消災避難、預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風俗志《歲華紀麗卷第三》也記載了重陽節時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齡、萸繫臂」的風俗。

  為何重陽...

食貓麵 識貌面

  形容打工仔被老闆無故責罵,會說「食貓麵」,它的由來是?

  「食貓麵」這句廣東話俗語意思是被罵、捱批評,是由「識貌面」演變過來的。「貌面」即是臉色嘴臉,而讓人「識貌面」本是指板起臉孔給人看,展露不悅的臉色讓對方知道自己有所不滿。由於有見罵人者的面色一般都不太好看,因此後來就有人就以「識貌面」去形容被狠狠批評的情境,久而久之人們就以「識貌面」的諧音「食貓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