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讀中國文化|不倒翁有段可憐身世?

編輯︰華思齊

  相信大家都見過「不倒翁」這種玩具,無論它怎樣被推倒,最後都能站起來。其實不倒翁能練就出百折不撓的精神,背後有段可憐身世。

  在春秋時期,楚國人卞和在山中覓得一塊玉石,於是將它獻給楚歷王。怎料歷王的玉匠卻說那只是塊普通的石頭,歷王大怒,覺得卞和欺君,命人將卞和的左腳砍去。之後楚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獻上,怎料又被鑑定為石頭,結果連右腳都失去。 

  再後來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在楚山下哭了三日三夜,文王知道了,問他為甚麼哭得那麼傷心。卞和答:「我不是因為失去雙腳而哭,我傷心是因為那塊美玉被說成石頭,真誠的人被認為是騙子。」文王聽到卞和的話,就命玉匠拿那塊玉去加工,真的得到一塊寶玉,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和氏璧」。卞和不惜受刑、堅持真理的精神感動了文王,更為他贏得「不倒翁」的讚譽。 

 

中國歷史上 打鞦韆是軍訓?

趣讀中國文化|信口雌黃的「雌黃」是塗改液?

中國文化中的一炷香到底多久?

趣談中國文化|饅頭起源如此恐怖?

相關標籤

重陽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來自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詩句,提及了古代中國重陽節一個重要習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植物,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陽節時,會將茱萸插在家門前及戴在頭上,根據晉代周處《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重陽這一天,民間流行茱萸插頭上,以禦初寒消災避難、預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風俗志《歲華紀麗卷第三》也記載了重陽節時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齡、萸繫臂」的風俗。

  為何重陽...

男不拜月 女不祭灶  

  踏入農曆八月,又是華人最具節日氣氛的中秋節。提起這個節日,我們除了會想起食月餅、玩燈籠外,大家又知不知道在老一輩之間流行一些中秋傳統節日的習俗或禁忌?其中一項就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想必大家都會有個疑問,就是為何一個講究團圓的節日,偏偏男性和女性各自都有不能參與的活動?先說「男不拜月」,原來在古代民間,月亮多數用來形容女子,屬於陰柔的代表,是故象徵陽剛以及正氣的男子自然就不適合祭拜月亮了。

  與之相應的「女不祭灶」亦是同樣道理,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是小年,每家每戶都會祭拜灶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