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撰文︰華思齊

  恒基兆業創辦人李兆基日前(3月17日)在家人陪同下與世長辭,享年97歲。上世紀中李兆基隻身來到香港,靠着父親給他的1,000元以及精明靈活的營商手腕,在香港建立出市值逾2,000億元的龐大商業王國,涵蓋地產、能源、交通及酒店等範疇,成為亞洲首富。

  李兆基不但生財有道,而且樂善好施,畢生捐贈數十億予香港及內地教育及社福機構,作育英才,積極扶貧,縮減貧富差距,獲特區政府頒受「大紫荊勳章」。

父開金舖銀號 李兆基20歲隻身來港

  李兆基1928年生於廣東順德大良,父親李介甫是金舖和銀號老闆,家族經營黃金、匯兌和外幣買賣,家境富裕。李兆基自幼跟父親學做生意,營商經驗由此累積。因在家中排行第四,又名「四叔」。

  1948年,20歲的李兆基拿着1,000元隻身來到香港,早年從事製造業和進出口生意,賺得第一桶金。不過令他晉身亞洲首富的,是30歲才開展的地產生意。

  戰後香港移民急增,房屋需求殷切,李兆基高瞻遠矚,1963年與郭得勝、馮景禧創立新鴻基企業,被商界稱為「三劍俠」,開始在地產界大展拳腳。

左起為年輕時的馮景禧、郭德勝及李兆基,1963年三人共同創辦新鴻基,被商界視為「三俠客」。(網上圖片)

李兆基致富之道:「先賺第一桶金,以錢賺錢」

  李兆基曾在演講分享,致富之道離不開「刻苦耐勞,勤奮努力」,同時建議年輕人「先賺第一桶金,以錢賺錢」,強調累積本金是致富的關鍵。

  房地產生意,無礙是李兆基「以錢賺錢」的最佳體現。

  昔日樓宇買賣都是一整幢出售。上世紀中,香港市面才出現「分層分契」及「樓花賣買」等置業模式,買樓門檻大大降低。普羅市民付出首期,就能分期供款購入物業;發展商則能加快資金流轉,以錢賺錢,一舉兩得。

  延伸閱讀香港買賣樓花第一人 霍英東靠地產躋身富商行列

李兆基在2019年正式退休,交棒予兩名兒子。長子李家傑(左)主管內地生意,香港業務則交由幼子李家誠(右)負責,二人同時出任恒地聯席主席及總經理。(圖片來源:恒基)

李兆基無懼社會動盪 伺低價吸地皮

  儘管60年代香港社會經濟前景不明朗,多間銀行倒閉,又發生了六七暴動,李兆基依然對地產前景投下信心一票,並趁地價下跌大手吸納,興建中小型住宅物業應市,為新鴻基帶來豐厚利潤。

  隨着新鴻基生意漸上軌道,1973年在香港上市,李兆基決定自立門戶,1976年創辦恒基兆業地產,並於1981年成為香港上市公司。

  恒基的代表作之一,包括在70年代牽頭,與新鴻基、長實及新世界等合作發展沙田最大地產項目沙田第一城。時至今日,香港多幢地標建築,包括中環國際金融中心,以至新近落成的the Henderson,恒基都有負責發展興建。

  延伸閱讀香港新市鎮|填海發展沙田 面積達42個維園

李兆基(右下)在1996年登上美國《福布斯》雜誌全球富豪榜第四名,僅次於微軟的比爾.蓋茲(左上)、「股神」巴菲特(右上)及瑞士藥業巨亨保羅.扎赫爾(左下)。當時李兆基的身家約127億美元(約990億港元),是亞洲首富。而據《福布斯》公布的2025年度香港50大富豪榜,李兆基以約2,277億港元身家排名第二,僅次李嘉誠的2,909億港元。 (圖片來源:李兆基個人官網)
縱橫商界多時,李兆基將其成功之道歸納為6字箴言:「止、定、靜、安、慮、得」。這幾個字出自《禮記‧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意思是能夠知其所止,止於至善,意志才有定力,心靜自然不會妄動,能隨遇而安,思慮周詳,得到至善境界。(圖片來源:恒基)

李兆基強調「搵錢要成功,使錢要成功」 積極行善

  長袖善舞的李兆基亦是香港中華煤氣、香港小輪、美麗華酒店等公司的老闆,業務涵蓋物業發展、百貨商場、酒店、能源、渡輪等。回歸前已坐擁近千億元的身家,1996年登上美國《福布斯》雜誌全球富豪榜第四名,身家高達127億美元(約990億港元),成為「亞洲首富」。

  李兆基不但生財有道,亦是城中有名的大慈善家,經常強調「搵錢要成功,使錢要成功」,視公益事業為最佳散財之道。

  延伸閱讀2024胡潤富豪榜|哪國上榜企業家最多?中國富豪Top 3是誰?

李兆基為善不甘後人,多年已捐出數以10億元的金額予教育和社福機構。他曾經說過做善事和做生意都要「四兩撥千斤」,以小博大,透過槓桿原理,一傳十,十傳百。(圖片來源:香港中文大學)

李兆基注重教育 數以十億予大學作育英才

  芸芸慈善項目中,李兆基特別注重教育,因為他相信作育英才,除了學生本人受惠,更可相傳下一代,回饋社會及國家,是以他多年來先後向香港9間和內地3間大學捐款數以十億港元計,多所校園都有以他命名的建築物,又成立多個獎學金,成就無數社會精英。

  李兆基亦要求自己做慈事要出錢、出力、出計劃,經常主動向政府獻策,包括2014年向博愛醫院捐出屯門一幅10萬平方呎的土地,用以興建一個亞洲最大、提供1,433個宿位的安老院舍;2015年再捐出元朗一幅約6.6萬平方呎的土地給保良局興建青年宿舍,減輕年青人的上樓壓力。

  延伸閱讀世界船王|包玉剛發迹史 如何靠銀行家背景稱霸海上?

李兆基是員工眼中的好老闆,為人慷慨,樂於分享,每每出場都吸引大批傳媒追訪。談及理財哲學,李兆基曾呼籲年輕人「經濟未定,不宜早婚」,以免因家庭經濟負擔自設枷鎖,又鼓勵年輕人目光放長遠,「不必被一個物業困住夢想」。(圖片來源:Getty )

  此外,李兆基的慈善足跡亦遍及內地。2008年汶川地震後,李兆基當仁不讓捐出1億元賑災。多年來捐款數以億元培訓逾百萬名的貧農,協助就業,積極培訓鄉村醫生,興建衞生所,改善偏遠農村的醫療及衞生條件。

  2007年特區政府更向他頒授「大紫荊勳章」,表揚李兆基對社會的貢獻。儘管他已與世長辭,其善心種下的善果,依舊溫暖人間。

  延伸閱讀華資第一人|李嘉誠買和黃入主英資洋行 誰是背後最大推手?

2007年,時任特首曾蔭權向李兆基(右)頒授「大紫荊勳章」,表揚他對社會的貢獻。除了熱心公益,李兆基亦是良心商人和好老闆。1998年金融風暴襲港,煤氣公司宣布「不加價、不裁員、不減薪」,與市民共渡時艱。(圖片來源:恒基)

「三千孤兒入內蒙」 28個孩子的草原母親都貴瑪

劉家琨獲建築界最高榮譽 他的代表作是「爛尾樓」?

敦煌保育80年|「敦煌守護神」常書鴻 千年莫高一生守候

神舟十九號太空人宋令東 從收廢品 到飛向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