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讀中國文化|頭髮為何叫青絲?

編輯︰華思齊

  說到「青」色,大家通常會聯想到綠色,其實根據《漢語大字典》,在中國文化中「青」也有黑色和藍色的意思。 

「青」字體現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舉例來講,古人會稱呼穿黑服的差役(無償的勞動者)為「青衣人」。當我們形容一個人備受賞識,獲得「垂青」或「青睞」,這裏「青」其實是指黑眼睛。

  詩仙李白在《將進酒》寫的「朝如青絲暮成雪」,青絲就是黑頭髮,整句意思是頭髮早上還是黑色,晚上變成白色。 

  此外,「青」亦可解作藍色。荀子在《勸學》中提到「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當中的「青」其實是指「靛青」,這種染料由藍草提煉,但顏色比藍草更深,後來演變為「青出於藍勝於藍」這句流傳千古的名句,形容學生勝過老師。 

  一個「青」字,可以有如此多的含義和解讀,可見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延伸閱讀:【趣談中國文化】紫禁城為何不是紫色?

趣讀中國文化|馬桶與馬有無關係?

趣讀中國文化|白眼為何代表「看不起」?

趣讀中國文化|婚外情為何叫戴綠帽?

趣讀中國文化|做生意的人為何叫商人?

相關標籤

植樹造林 莫過清明

  你知道嗎?自古以來,中國有清明節植樹的習慣,所以也有人把清明節稱為植樹節。

  「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是一個農諺,因為清明節前後,氣候條件很適合樹木生長,樹木種植以後,成活率高,生長快。

  這句農諺沒有文獻出處,但《歲時百問》記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即是此時種植樹木成活率高,適宜植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