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籠入水

  祝福人家「豬籠入水」,意思是財源廣進,賺到盆滿缽滿!古人喜歡把生活的尋常之物,加以發揮應用於情感表達上,往往生動有力。

  古時的中國,農民以竹編成網狀的豬籠,每一個豬籠放一頭豬,然後把豬抬到市場。由於豬籠四邊呈網狀﹐而網的形狀頗大,豬被網卡住﹐在籠中動彈不得,農夫抬豬時也稍為輕鬆。

  「豬籠入水」體現民間豐富的想像力,把豬籠扔入水中,水便從四方八面湧入籠,水為「財」,就像財富從四方八面湧進來,喻意賺到盆滿缽滿,財源滾滾,難怪生意人每當聽到「豬籠入水」這個祝福語,定必笑口顏開。

  此外,中秋節的「豬籠餅」喻意豬籠入水。話說,七八十年代的香港,資源並不充裕。到了中秋節,一般家庭只會購買少量的月餅,餅家亦以糖和麵粉等做成簡單、不同動物形狀的餅食,再以竹製成小巧的豬籠,一個豬籠放一件餅食。豬形狀的餅食意頭最好,最受餅家和客人歡迎,餅家還會留一些給自己呢!

和尚擔遮 無法無天

  疫情之下,全球疫苗供應緊張,但有些國家的高官竟然串通衛生部門的官員,偷取用公帑買來的疫苗私下注射,簡直是和尚擔遮,無法無天!和尚與世無爭,為甚麼會與無法無天拉上關係?

  《水滸傳》中,由市井流氓當上太尉的高俅﹐濫權貪財兼殘害忠良,也是和尚擔遮﹐無法無天的例子。目無法紀、知法犯法、專橫霸道等令人髮指的行為,也可用廣東話俗語「和尚擔遮」來形容。

   這句俗語很有猜燈詸的味道。首先,佛家的僧侶(即和尚)會把頭髮剃光,稱為剃度。取和尚沒有頭髮(即光頭)的形象,配合「髮」...

食碗面 反碗底

  中國人對於「碗」有很多象徵意義,例如飽腹、生活、財富等等;同時對於碗的處理也有不同的象徵意義;中外文化不同,往往也會引申出截然不同的有趣含意。

  日式料理蛋包飯的做法,是先把炒好的炒飯放進碗內,再把碗口連同炒飯向碟一反﹐飯便會整齊地放到碟上,然後再在飯面淋上蛋。不過,把碗口向下,碗的底部向上這個動作,在中國人的餐桌禮儀中,是無禮的舉動。因為只有拜祭先人時,人們才會把拜祭先人的飯盛進碗中,再倒轉碗把飯倒出來。

  廣東話俗語「食碗面,反碗底」...

摸門釘

  中國古時的城門、廟宇和大宅極具氣派,門前會嵌上整齊排列、凸起的門釘。「門釘」背後有不同的歷史趣味故事。

  在春秋時期,《墨子·備城門》記載:「門扇薄植,皆鑿半尺,一寸一涿弋,弋長二寸,見一寸,相去七寸,厚塗之以備火」。涿弋(即門釘)是古城門上嵌裝的尖圓形木橛,大小、排列有序,並塗上一層厚泥土防火。門釘由最初防衛之用,其後古代北方的婦女摸城門或廟宇的門釘,祈求好運、求子(因「釘」與表示子嗣的「丁」同音...

刀仔鋸大樹

  「刀仔鋸大樹」這句話在70年代後期的香港,唱至街知巷聞。那時候電視台播出一齣青春偶像戲,型男美女再結合都市歷險的緊張元素,風靡一時。 

  劇集主題曲其中一段:「成就要靠際遇,世界滿佈妙事,應該闖闖世面 ,莫遲疑。望下花花世面, 好多新鮮怪事,一把刀仔可以鋸大樹。」

  看似沒有可能發生的事情,正如一張小刀怎可以鋸斷大樹粗大的樹幹?但在滿佈妙事的世界,新鮮怪事亦會出現。「刀仔鋸大樹」反映了香港當年充滿機遇的美好環境。

  「刀仔鋸大樹」...

相關標籤

「劏白鶴」同飲酒有關?

  當有人喝醉酒嘔吐時,廣東話會稱為「劏白鶴」,為甚麼嘔吐跟「白鶴」有關?

  喝酒過量以致腸胃不適,嘔吐是自然不過的反應,但廣東人則以「劏白鶴」來形容,原來這是來自普通話「湯白喝」的諧音。

  北方有些地方稱酒為湯。天氣寒冷時,飲酒要用熱水溫住盛酒器皿以保持溫度。如《水滸傳》中林沖在風雪中夜宿山神廟一段:「那跟來的人討了湯桶,自行燙酒」;另外,在《紅樓夢·變生不測鳳姐潑醋》...

「大步檻過」與天神有關?  

  在傳統中國民間社會當中,有很多習俗及俗語會帶有迷信的色彩。   在廣東話俗語當中,有一句俗語叫作大步檻過,當中便有迷信元素在其中。

  「大步檻過」意思就是遇是不幸事情或困難時,幸運地躲過災難或順利渡過難關,與逢凶化吉意思相似。

  「檻」,即門檻的意思,是古代中國建築門框下的橫木條或石條,在實際功能上有防風、防水、防火、穩固結構基礎等,而在民間信仰上則有避邪擋災作用。

  古人相信門檻是由天神掌管,踐踏門檻就是對神明不敬,若踏上了...

「一鑊熟」與 「一鍋端」  

  「一鑊熟」是廣東俗語,從字面看,就是將所有食材放在一個鍋中烹調,直至煮熟為止,實際卻有「同歸於盡」的意思。

  在電影情節裏,賊人被警察重重包圍時,為求自保,賊人將手槍指向附近的火水桶,大喊「唔好行埋嚟,否則同你哋一鑊熟。」賊人若是開槍射向火水桶,定必引發大爆炸,周遭的人可能也會葬身火海,同歸於盡。

  類似的詞語還有「一鍋端」,不過兩者意思有少許不同。

  「一鍋端」比喻一下子全拿出來,沒有剩餘,或一下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