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通識|甚麼是五年規劃?

撰文︰黃皓頤

  中國式現代化、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近年來,這些詞相信大家都聽得很多,但它們到底是甚麼意思?究竟有何內涵和意義?

  「國策通識」專題系列文章從10個方面,拆解中國近年重要的國家政策和理念。

  本文為「國策通識」專題第3篇文章,介紹甚麼是五年規劃。

 

五年規劃|新中國向前蘇聯取經 1953年展開「一五」

  近年經常聽到「十四五規劃」這名稱,它是2021年時,中國為未來五年(2021-2025年)描繪的發展藍圖。「十四五規劃」即是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的簡稱。但,這個每五年的規劃,究竟從何而來?

  新中國1949年成立時,人民生活貧困,工業生產落後。為了打好經濟建設基礎,中國領導人向「老大哥」蘇聯學習做五年計劃,即每五年規劃一次,每次規劃五年期,以此來制定中國自己的長期發展藍圖,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經濟發展等訂立目標和願景。

  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後改稱為「五年規劃」),簡稱「一五」,是從1953年至1957年。

圖為中國國家計劃委員會1955年3月印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五年國民經濟計劃草案圖表》。(網上截圖)

  「一五」的文件由1951年起着手編制,全稱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綱要》,數易其稿,直至1955年7月才由全國人大審議通過。

  不單止「一五」,2021年全國人大審議的「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亦早在2019年就開始展開調研。

  為何編制一個五年計劃往往需時約3年?原因是當中要經過很多步驟:首先要對上一個五年計劃作中期評估,還要進行前期調查,聽取各地區、部門、專家學者、基層黨代表等意見和建議等。

  延伸閱讀:一圖看懂 「十四五」規劃如何誕生

五年規劃|「一五」重點建造鋼鐵 建起第一座長江大橋

  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重點是建設工業,尤其集中於蘇聯幫助建設的156個大型建設項目。

  當中包括1956年成功出廠的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第一批12輛「解放」牌汽車,這開創了國產汽車的歷史。

1956年7月13日,中國第一輛國產汽車「CA10」型解放牌汽車,在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成功出廠。C代表中國,也是長春的首個字母,而A是第一的意思。(網上圖片)

  新中國又重點建造鋼鐵,鞍山鋼鐵便是最早期的鋼鐵生產基地。1957年「一五」計劃完成時,鞍山鋼鐵的生鐵產量達336.1萬噸,鋼291.07萬噸,鋼材192.39萬噸,遂成為中國第一大型鋼鐵基地。

1953年,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鞍山鋼鐵是新中國第一個恢復建設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也是最早的鋼鐵生產基地。圖為1956年遼寧省鞍山鋼鐵廠。(網上圖片)

  交通方面,「一五」期間建成4,000公里鐵路、10,000公里幹線公路。當中包括第一座長江大橋──武漢長江大橋,是中國第一座鐵路及公路兩用的大橋,成為中國建橋史上的一項創舉。

武漢長江大橋是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重點工程項目之一,1955年9月動工,1957年10月建成通車。(網上圖片)

五年規劃|「計劃」變「規劃」背後意義大

  「一五」計劃相當成功,帶動國內經濟成長和效益,奠定中國工業化的基礎。此後,五年計劃持續如期推行。

  值得留意的是,由「一五」到「十五」,一直都稱為「計劃」,直到2006年「十一五」,「計劃」才正式改為「規劃」;這個改動,象徵中國從以往的計劃經濟,邁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變。

  事實上,自1978年開始改革開放,即「六五」計劃起,從國內生產總值的變化,就可以看到中國實施五年規劃的美好收成。

  藉着「六五」、「七五」計劃的努力,到了1990年,中國基本解決了民眾溫飽問題的目標。

  由「八五」到「十三五」後,2020年中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功全面脫貧,消除絕對貧困。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透過「六五」計劃至「十三五」規劃,不單GDP持續增加,也代表了經濟、科技、國防、文化及國際影響力等多方面都大幅提升,人民生活的質量都普遍提高。(當代中國製圖)

  往後的五年規劃,將會循着定立的堅實目標不斷前進,獲取更豐碩成果。

  延伸閱讀:國策通識|甚麼是「中國式現化代」?

  延伸閱讀:國策通識|高質量發展──從「有沒有」到「好不好」

國策通識|甚麼是「共同富裕」?

國策通識|甚麼是「新質生產力」?

國策通識|高質量發展──從「有沒有」到「好不好」

國策通識|甚麼是「中國式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