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首個全國大城市率先解決「吃魚難」 新鮮活魚如何「攪動」廣州?

編輯︰王子傑

  粵菜一大特色是食物講求新鮮,這樣吃魚才能「魚有魚味」。

  說起新鮮活魚,原來在改革開放之初的廣州,牠們竟然會成功「攪動」市場經濟這一池「活水」,令廣州從水產品流通體制改革出發,邁開農副產品價格鬆綁的第一步,成為全國第一個解決「吃魚難」的大城市。

改革開放|吃魚必需有「魚票」 沿海廣州曾經「望魚興嘆」

廣州
沿海的廣州可說是魚米之鄉,要吃上一尾新鮮活魚是非常平常的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改革開放之前的計劃經濟時期,哪怕是生活在沿海地區、魚米之鄉的廣州人,也只能「望魚興嘆」。當時想要吃上一條新鮮活魚是很難的事,最主要原因是買魚要用「魚票」。每人每個月有2張魚票,一個月差不多只能買到1斤魚,數量極少。

  而且由於供應緊張,有時候有魚票都不一定能買到,因此很多市民要凌晨就去市場排隊,等待魚檔開門。

魚票
改革開放前,想要吃到新鮮活魚並不容易,「魚票」是必需品。(網上圖片)

  改革開放初期,廣州嘗試開放部分水產市場,並設置試點,讓新鮮活魚不再是政府指定的價格,允許市場議價出售。

  隨後,廣州更在全國水產行業中,率先成立全國同行中第一間國營的河鮮貿易貨棧,對河鮮雜魚實行產銷見面、隨行就市、按質論價、議價成交。

  接着當局又成立鹹魚海味服務部,開放鹹魚海味市場。1979年3月,塘魚、冰鮮魚市場亦陸續開放。

改革開放|市場開放後供應大增 廣州終解決「吃魚難」

河鮮貿易貨棧
水產市場開放後,特別設立的河鮮貿易貨棧經常人潮湧湧。(網上圖片)

  價格開放後產生的效果極佳,漁民的生產積極性大大釋放,水產品的數量大增。在開放首年供應增加1萬多噸,第二年又再增加3萬多噸,品種也變得更豐富。

  那時候,被戲稱為「天光墟」的河鮮貿易貨棧,即使天色已晚都仍舊燈火通明、人潮湧湧,路邊停滿放在竹筐的單車,交易買賣一直會持續到凌晨五六才點才結束。

  到了1985年,廣州水產市場獲得全面放開,「魚票」正式成為歷史。全國各地的魚爭先恐後地「游」來廣州,市場供應大增,廣州就成為了全國第一個解決「吃魚難」的大城市,並逐漸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水產品集散地之一。

  水產市場是一個起點,它更帶動了廣州其他農副產品市場逐步放開,為後來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的農副產品購銷制度改革,起到重要示範作用。

魚檔
時至今天,要吃上一尾新鮮活魚,已經完全不是難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首個中外合作項目 中山溫泉賓館打開投資內地大門

  延伸閱讀:王家衛《繁花》:改革開放初期上海繁華縮影

清遠經驗

改革開放|清遠聞名不只有「走地雞」 「清遠經驗」開創先河

2024-02-10
元寶村

改革開放|從「光腚村」變「億元村」 黑龍江元寶村如何翻身?

2024-04-13
大連開發區

改革開放|神州第一開發區 大連開發區如何從小漁村變現代化新城區?

2024-03-30
中山溫泉賓館

改革開放|首個中外合作項目 中山溫泉賓館打開投資內地大門

2024-03-02
春運

改革開放|春運從1億到90億人次 鐵路公路建設成就「地球上最大規模人口遷徙」

2024-02-24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深圳市花簕杜鵑

深圳特區45年|市花簕杜鵑 為何「很像深圳人」?

2025-04-19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2024-11-18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改革開放

深圳市花簕杜鵑

深圳特區45年|市花簕杜鵑 為何「很像深圳人」?

2025-04-19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2024-11-18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編輯推薦
大阪世博中國館

大阪世博|四川率先辦活動周 重點展陳三星堆及大熊貓|走進中國館

2025-04-23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2022-08-19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民間大對帳 加速中國文化復興

2025-04-23
中國經濟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看中國經濟問題根源

2025-04-19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談李光耀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談李光耀:與人互動 先思考彼此權力關係

2025-04-18
「甩底」原來與吃有關?

  做人做事,最重要就是有交代、守信用。答應別人卻臨時失約,這種「甩底」的行為的確要不得。

  「甩底」,在廣東話當中有失約、失信於人的意思,原來這個說法與廣東的飲食文化有關。

  在古時,廣東人喜以瓦煲作煮食工具,特別是煮粥煮湯時便會用到。然而,瓦煲時間用得長了,煲底因長期受爐灶之火所燒,變得脆弱;重複使用後最終可能底部脫落,那麼原本在瓦煲中煮好的食物也因而傾倒出來,令原本餚煮的美食遭泡湯...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