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良局|因打擊「賣豬仔」而成立?想娶老婆都到幫手?

撰文︰華思齊

  保良局的大名,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香港有不少學校、安老院及社區中心,都由保良局成立和管理;還有每年一度的電視籌款節目《星光熠熠耀保良》,群星拱照替保良局籌款,滿載市民的歡欣回憶。但有多少人知道,這個以「保赤安良」為理念的慈善組織,是因為19世紀一段猖獗的人口販賣歷史而成立?

人口販賣猖獗 華人創保良局自救

  19世紀中,中國被列強入侵強佔領土,社會動盪。很多人流離失所,貧窮、棄養及娼妓問題嚴重,令人口販子有機可乘,誘拐及綁架貧民到海外,有的被「賣豬仔」東南亞及美洲做苦力,有的淪為奴僕或妓娼,客死異鄉者眾,引起社會關注。

  當時香港作為華南地區連接海外的樞紐,成為不法份子販賣人口的基地和中轉站;而人口販賣情況,更在19世紀末日益嚴重。有見港英政府對華人缺乏照顧,一些華商發起自救運動,保障同胞利益、安全及尊嚴。

1930年港英政府撥出銅鑼灣禮頓山道一幅地讓保良局興建局址,其中座大樓在1932年落成,一直用作留局兒童的住宿設施至今。該建築並在2009年獲評定為二級歷史建築,2023年更升格為一級歷史建築。(圖片來源:保良局官網)
1930年港英政府撥出銅鑼灣禮頓山道一幅地讓保良局興建局址,其中座大樓在1932年落成,一直用作留局兒童的住宿設施至今。該建築並在2009年獲評定為二級歷史建築,2023年更升格為一級歷史建築。(圖片來源:保良局官網)

保良局5年間錄2,750宗人口販賣

  1878年11月8日,以東莞駐港華商盧禮屏、馮明珊、施笙階及謝達盛為首的華人組織,聯同多達62間商號,稟呈港督軒尼詩,希望成立專責部門打擊人口販賣,由華商出資懸紅緝拿拐匪;而這一日,亦成為「保良局」的創局紀念日。

  到了1882年,《保良局條例》正式刊憲,保良局開始著力替政府處理本地拐賣案件。當年的人口販賣問題有多嚴重?看以下數字便一清二楚。由1887年至1891年的5年間,保良局一共處理了逾2,750宗人口販賣案件,即每年平均多達550宗,數目驚人。

  延伸閱讀回顧亞視家國鄉土情作品──《大地恩情》與《尋找他鄉的故事》

有興趣深入了解保良局的發展和歷史,可到局方位於銅鑼灣禮頓道的保良局歷史博物館參觀。(圖片來源:Getty)
有興趣深入了解保良局的發展和歷史,可到銅鑼灣禮頓道的「保良局歷史博物館」參觀,開放時間為星期一至六早上9:30至下午5:30,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館。(圖片來源:Getty)

保良局打擊拐賣成效彰 東南亞各地仿效

  除了協助受害同胞返回家鄉與家人團聚,保良局並會為無家可歸的人,提供溫飽及安排生計。眼見香港保良局打擊拐賣成效顯著,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泰國等地,亦有華人組織仿傚保良局,成立同類組織救助同胞。

  由早期打擊「賣豬仔」而創立,至今成立超過145年,香港保良局在不同時代背景下,亦扮演不同角色。

  延伸閱讀直播籌款 重溫《歡樂滿東華》最驚心動魄的表演

1960年代保良局的收容工作大增,為了籌募更多經費開辦學校及住宿設施,開始透過名人效應喚起大眾關注,包括舉行電影義演及電視籌款節目,其中《星光熠熠耀保良》在1981年首播,初期節目名稱為《星光熠熠勁爭輝》及《白金巨星耀保良》。(圖片來源:保良局歷史博物館藏品)
1960年代保良局的收容工作大增,為了籌募更多經費開辦學校及住宿設施,開始透過名人效應喚起大眾關注,包括舉行電影義演及電視籌款節目,其中《星光熠熠耀保良》在1981年首播,初期節目名稱為《星光熠熠勁爭輝》及《白金巨星耀保良》。(圖片來源:保良局歷史博物館藏品)

廢除蓄婢 保良局由提供溫飽到教養兼施

  華人社會自古有蓄婢習俗,被賣到富戶家中當奴婢的貧窮女孩,失去人身自由,經常成為主子任意打罵、甚至玩弄作樂的對象。根據保良局估計,1920年代香港婢女的數目多達兩萬人,而1921年香港人口普查的總人口為約62.5萬,以此計算,婢女佔當時人口約3%。

  隨着20世紀婦女地位提升,人權抬頭,香港在1920至30年代,先後促成多項有關廢婢的議案,「妹仔」一詞亦逐漸寫入歷史。

  早期入住保良局的主要是涉及人口販賣、等待回鄉的短期逗留人士,因應社會轉變,保良局亦開始收容遭受虐待、家暴、父母犯案入獄無人照顧的婦孺,或被棄養的婢女;而收容政策亦由單純提供溫飽,發展為教養兼施的收容機構。

  延伸閱讀回顧香港家庭生育計劃 兩個夠晒數?生定唔生?400萬養個B?

保良局在成立初期已有領養服務,早期透過抽籤形式配對領養人及兒童,隨着時代轉變,領養資格亦愈趨嚴謹,領養人需向保良局詳列個人資料及家庭背景,獲店舖或業主擔保始能領養。戰後保良局亦開展了海外領養,透過中介為兒童配對來自英美等地的家庭。(圖片來源:Getty)
保良局在成立初期已有領養服務,早期透過抽籤形式配對領養人及兒童,隨着時代轉變,領養資格亦愈趨嚴謹,領養人需向保良局詳列個人資料及家庭背景,獲店舖或業主擔保始能領養。戰後保良局亦開展了海外領養,透過中介為兒童配對來自英美等地的家庭。(圖片來源:Getty)

保良局任「月老」 為適婚男女牽紅線

  有說,保良局除了收容孤苦無依的婦孺,亦可以為適婚的男子作婚姻介紹。到底是否真有其事?

  是真的。畢竟居於保良局,理論上只屬暫時性,故此保良局會透過領養或領婚等方法,為局內婦孺尋覓長遠容身之所,在適婚婦女同意下為她們物色終身伴侶。

  延伸閱讀《大清律例》保障齊人之福?香港何時結束一夫多妻制?

有意迎娶保良局婦女的男子,在申請領婚時,須列明領婚原、家庭背景、職業、收入及房產資料。圖為1963年黎姓男子寫信予保良局申請領婚的歷史文件。(圖片來源:保良局歷史博物館藏品)
有意迎娶保良局婦女的男子,在申請領婚時,須列明領婚原、家庭背景、職業、收入及房產資料。圖為1963年黎姓男子寫信予保良局申請領婚的歷史文件。(圖片來源:保良局歷史博物館藏品)
保良局由19世紀創局初期,就已經有拜關帝的傳統。所有在保良局領養孩童的人,都須在關帝像前用黃紙簽寫誓詞,確保善待孩童。每逢留局婦女出嫁,皆於關帝神位或畫像前進行,以示莊嚴。(圖片來源:保良局官網)
保良局由19世紀創局初期,就已經有拜關帝的傳統。所有在保良局領養孩童的人,都須在關帝像前用黃紙簽寫誓詞,確保善待孩童。每逢留局婦女出嫁,皆於關帝神位或畫像前進行,以示莊嚴。(圖片來源:保良局官網)

男子向保良局申請領婚 必須保證娶為正室

  昔日保良局容許單身或希望續弦的男子,向局方申請「領婚」,然後按局內成年女子的意願安排婚姻介紹。男子申請領婚時,必須列明家庭背景、職業、收入及房產資料,並請業主或有名望的社會人士作擔保人;更重要的是,保良局規定男子必須迎娶的女子擔任正室,不能當妾待。

  不過自從1971年保良局舉行過最後一場婚禮,便沒再提供領婚服務,主要因應教育水平和職業技能提升,局內婦女都能自食其力,獨自尋找幸福。 

  延伸閱讀每日一詞|何謂結髮夫妻?

昔日保良局嫁女,保良局總理更會為女子贊助嫁妝,而局內居住的小朋友亦會受惠,可獲「加餸」。不過自從1971年舉辦最後一場婚禮,保良局便結束了長達80年的領婚服務。(圖片來源:保良局歷史博物館藏品)
昔日保良局嫁女,保良局總理更會為女子贊助嫁妝,而局內居住的小朋友亦會受惠,可獲「加餸」。不過自從1971年舉辦最後一場婚禮,保良局便結束了長達80年的領婚服務。(圖片來源:保良局歷史博物館藏品)

保良局配合教育普及 興辦學校

  1965年,因應港英政府發表《教育政策白皮書》,實行教育普及,保良局亦配合政策,開始在不同地區興辦學校。時至今日,保良局轄下的中小學或特殊教育服務已遍布全港。

  在社會安寧的今天,人口販賣不再普遍,但保良局使命依舊。目前全香港一共有超過300間保良局的服務單位,涵蓋教育、安老、醫療及社會福利等多元化服務,每年服務超過70萬人次。「保良局」三字,如同空氣般理所當然存在於香港社區之中,繼續保赤安良,善心建業。

  延伸閱讀香港教育歷史|天台學校為何消失?

洪聖誕、滘西洲洪聖古廟

農曆二月傳統節慶 「非遺」洪聖誕有難得一見的慶祝活動?

垃圾徵費|由排污費到膠袋徵費 污染者自付 落實源頭減廢

荃灣悠然堂、揮春

由悠然堂結業到手寫揮春 勾起那些年小學寫書法的回憶

2:15

坑渠竟是打卡位?集郵香港特色渠蓋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香港歷史博物館增3展覽「香港多面體」 看油尖旺發展 讀華僑葡人故事

《破·地獄》劇照

《破·地獄》|破地獄為超渡亡者還是慰藉生者?「跳油鑊」為何已很少見?

「建築女王」扎哈‧哈迪德香港情緣 設計山頂俱樂部 奪生涯首個國際獎

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

香港海防博物館原是鯉魚門炮台 改名「抗戰及海防博物館」是回歸初心?

2:36

香港回憶鬼節篇|調景嶺因誰自殺變「吊頸嶺」?陰澳改名多得迪士尼?

3:06

香港回憶鬼節篇|赤柱美利樓是猛鬼辦公室?政府公帑驅鬼 法師超渡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