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跳蘆苼舞賀新年 少數民族的中國文化

編輯︰豆子

  提到中國文化少數民族的苗寨,大家都會想起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貴州西江千戶苗寨,不過,貴州作為全國苗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又豈只西江千戶苗寨一條村呢?其中位於榕江縣的岑最苗寨,雖然居住人口只有大約700多人,但當地苗族人盛大慶祝中國文化農曆新年的傳統活動,卻經常為人津津樂道。 

列非物質中國文化遺產

  岑最苗寨坐落於群山環抱的山谷之中,以水稻種植、種桑養蠶和養豬廠等為主要產業,每逢中國文化農曆新年,岑最苗寨都會非常熱鬧,一個個戴上華麗頭飾、穿着大紅色傳統民俗服裝的苗族少女,跳着被評定為國家非物質中國文化遺產的「苗族蘆笙舞」,與民眾一起歡渡新春佳節。 

蘆苼舞中國文化的由來

  蘆笙是一種由竹、木、葫蘆等天然材料造成的古老簧管樂器。中國文化中,相傳苗族的祖先神明,告且和告當造出日月後,從天公處盜取穀物種土,但收成未如理想,於是砍下6根竹子製成蘆笙吹奏,一方面作解憂之用,另一方面則用以祈求豐收。結果,稻穀在蘆苼的吹奏聲之中茁壯成長,稻穀大豐收。自此,中國文化苗族人家每逢喜慶日子,便會吹奏蘆笙、跳蘆苼舞,慶祝一番。

當代中國-中國旅遊-中國文化-貴州-新年-春節-苗寨-1
在苗族的慶祝活動中,通常由男子負責吹奏蘆笙。(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城市少有的中國文化傳統

  蘆苼舞又稱為踩蘆笙或踩歌堂,苗族人從小開始學吹蘆笙和跳蘆笙舞,而女子會以男子吹蘆笙和跳蘆笙舞的技巧,判斷對方是否適合作為結婚對象。每年農曆新年的大年初一開始,岑最苗寨的苗族人都會盛情款待附近村寨的村民到寨上作客。苗族人會大跳中國文化傳統舞蹈蘆笙舞,苗族男子會吹奏蘆苼,苗族女子則會穿上乎合新春喜慶的亮眼民族服裝,跳着古樸的中國文化舞蹈,是城市人難得一見的新年慶祝活動。

「十三點」與「十二點六十分」

  「十三點」這上海方言,詞義大抵是怪裏怪氣、傻頭傻腦的,大多用作取笑或不傷感情的罵人話。

  由於使用頻率極高,由「十三點」這方言衍生出不少與「十三點」完全同義的隱詞或暗喻,看得令人會心微笑。

  例如「B拆開」便是「十三點」的同義詞,只不過這詞語已化身成一道謎題,要人動動腦筋猜一猜:把英文字母「B」字拆開,就成一豎一彎的阿拉伯數字「13」。

  另一個表示「十三點」的隱詞是「十二點六十分」...

春節|農曆新年蘊含的中國文化 要放爆竹煙火才像過年?

2021-02-10

春節為甚麼要舞龍?認識中國文化的傳統圖騰

2021-02-09

春節中國文化如何影響世界?看福建土樓展現的家族情懷

2021-02-04
1:25

雲南香格里拉 由英國人命名的中國文化理想國?

2021-02-02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山西應縣木塔守塔貓

今日風景|上班期間「胖揍」同事?山西守塔貓「萌態百出」

2025-02-08
甘肅古城

今日風景|龜形?八角形? 這些神秘的「東方古堡」你見過嗎?

2024-04-30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