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那些年將深圳一分為二的「二線關」

編輯︰許可

  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經過40年建設,這南方小城已變成千萬人口的國家經濟重鎮,更是世界級的科技產業基地。看着深圳的高速發展,大家或者已經淡忘,甚至從沒聽說過,這個代表着改革開放的城市,曾有一條80多公里長的「二線」橫穿而過,3米高鐵絲網把它分隔成「關內」和「關外」兩個世界。

「管理線」保特區穩定 為改革開放護航

  中國確立改革開放的國策後,於1980年在廣東深圳、珠海、汕頭,以及福建廈門,設立4個經濟特區,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而深圳比鄰經濟已起飛的香港,地位無疑最為重要,也是最能吸引各方面資金和人才,而資金和人才正是它成功的關鍵。

中國的經濟特區中,只有和香港接壤的深圳,以及與澳門相連的珠海設有「二線」。(網上圖片)

  不過改革開放初期的深圳經濟特區,其範圍並不等於深圳市全境,而是只有目前的羅湖、福田、南山和鹽田4個核心區,面積300多平方公里。到了1982年,隨着特區建設腳步加快,當局為確保特區的穩定和發展,以及方便在特區範圍實施某些特殊經濟政策和稅務優惠,並防止其他地方民眾無序湧入特區,對香港和深圳邊境造成壓力,決定在特區與非特間的邊界設置「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並於大約3年後峻工。港深邊界是「一線」,「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也就被俗稱為「二線」。

    延伸閱讀瓦頂下的美式快餐 麥當勞走入中國 深圳開第一間分店

 改革開放初期入特區手續繁複 

  「二線」東起深圳鹽田區梅沙背仔角,西至寶安區南頭安樂,全長84.6公里,沿線有近3米高的鐵絲網分隔,由武警駐守,初期設有布吉、南頭、沙灣等6個檢查站,亦即所謂的「二線關」,後來檢查站增至16個。當局規定,深圳特區戶籍居民要憑身份證、非深圳特區戶籍居民則要憑戶籍地所簽發的邊防證,才可通過檢查「入關」,而香港澳台居民和外國人從內地其他地方進入特區,則要出示回鄉證等證件。

排長龍曾經是二線關的常態,這也進入深圳的交通時間變長。(網上圖片)

  以往北上的港人,或多或少都有過「二線關」的經驗:有武警上車核對乘客證件,又或乘客要下車到旁的驗證大廳排隊過關。更早北上者,還會有這樣的印象:當特區已經熱鬧繁榮的時候,「二線」外還只有工廠,一些地方更是偏僻荒涼,關內關外是兩個世界。

  另外,在「二線」設立之初,當局對「入關」管制是相當嚴格的,內地民眾要申請到深圳特區的邊防證絕不容易,既要到單位「政審」和開介紹信,又要經派出所查核,再到公安局辦理,手續非常複雜,甚至要靠「關係」才能辦成。有經過這一段的內地人說,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要去一趟深圳特區,比現在要去歐美旅行還「大件事」。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深圳地標蓮花山公園 鄧小平銅像見證歷史

偷渡入關 SOHO中國老闆成改革開放傳奇 

  也因如此,當年不少一腔熱血到深圳特區闖天下的年輕人,曾因沒有邊防證被擋於「二線」之外,幾乎要望關興歎,創辦「SOHO中國」的潘石屹也是其中之一。

潘石屹原在國家石油部工作,後進軍地產業,現已是百億富豪。(圖片來源:中新社)

  潘石屹接受內地傳媒專訪時透露,1987年他變賣了所有家當,辭職南下深圳,但到達南頭關時,卻因沒有邊防證進不了特區。那時他只有80元(人民幣,下同),但一咬牙花了50元找蛇頭求助,終於在對方帶領下,從鐵絲網下面的一個洞鑽進了「二線」。他在深圳搬過磚、推銷過電話,再轉到剛建省的海南發展,並涉足地產業,但這已是以後的事。

  至於曾為特區保駕護航的「二線」,也隨着深圳高速發展,關內和關外的差距被撫平而失去作用,甚至成為進一步發展的障礙。2005年,深圳取消邊防證制度,內地居民憑身份證即可進入特區;2010年,經濟特區在擴大至深圳全市,二線已名存實亡,隨後設施更被拆除;直至2018年,早已沒有存在感的二線正式被官方撤銷,走入歷史。

   無論如何,「二線」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產物,它的消亡正也是改革開放深化和深圳成功的例證。

二線2018年正式撤銷,但16個二線關的車道和建築,因為交通改善工程,早於2015年已全部拆除。事實上,二線關曾是進入深圳核心區的交通樽頸,經常導致大塞車。(網上圖片)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深圳巨變40年

小漁村變大都市 深圳改革開放40年巨變

2:50
二線關

改革開放|那些年將深圳一分為二的「二線關」

1:59

32.5歲|中國最年輕城市是哪個?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深圳人口- 深圳城市中心

中國經濟特區深圳發展迅速 城市中心究竟在哪裏?

當代中國-深圳創業密度全國第一

200萬家企業|中國老闆最密集的城市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深圳人口

深圳人口40年增43倍 當代中國的超級神話

1:16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深圳速度-深圳書城

當代中國 深圳7大超級書城 閱讀風氣領先全國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國策通識

深圳作為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

國策通識|甚麼是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

上海建設機器廠

改革開放|打破「鐵飯碗」「大鍋飯」 首間全員勞動合同制企業在上海誕生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編輯推薦
李子柒最新影片截圖

李子柒回歸|新影片花大半年製作非遺「漆藝」 停更近3年還做了甚麼?

1:51

「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2:10

60件文物

陝西考古幾誇張?每日出土60件文物

1:43
水下考古;長江口二號

水下考古幾神奇?「長江口二號」古船打撈 工程規模全球最大

烈士紀念日|科技考古追尋塵封歷史 文少卿:讓無名烈士變有名

北周武帝宇文邕

科技考古|北周武帝宇文邕真實容貌曝光 英年早逝極可能這原因

南海1500米海底考古大發現 兩艘明代沉船 逾10萬件文物

100周年|中國考古大發現(上):從河南小村出發 探尋文明起源

香港運動員

不斷更新|《香港機遇新里程》第4集 體育盛事 香港的主場經濟

1:37
原來在山西省運城市有一個被譽為「中國死海」的鹽湖,運城鹽湖的湖水會隨着氣溫等及礦物變化,呈現五顏六色的變幻美景,令人歎為觀止。

山西旅遊|「中國死海」運城鹽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3:07
中國5G、AI、大數據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非凡75年·科技篇|從5G、AI到大數據 中國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航天「從無到強」 躋身世界前列

2:48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交通75年 從「基本靠走」到復興號和C919

3:1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如何成為「基建狂魔」?

3:02

非凡75年·政經篇|社會民生「七個有」 中國建成全球最大社保體系

黃子華棟篤笑、電影《破·地獄》

《破·地獄》|黃子華「票房靈藥」怎樣練成? 首個棟篤笑原是娛圈告別作?

李子柒最新影片截圖

李子柒回歸|新影片花大半年製作非遺「漆藝」 停更近3年還做了甚麼?

風箏 女孩 男人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叔叔,你真棒」滋潤人心

中國清朝,上朝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憶清帝國皇權太集中 阻礙變革的可能性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旅遊|成都黃忠墓的發現與消失

2000年11月22日
《中國的航天》白皮書

中國首次發表《中國的航天》白皮書

小雪封地 大雪封河

  二十四節氣中,立冬過後,便踏入「小雪」。

  有關小雪的解釋,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以下記載:「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此外,古籍《群芳譜》亦有載:「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小雪所代表的是降雪的起始時間與程度。此時此刻,北部一些地區已見初雪,不過因為地氣未寒,降雪量小,未有積雪,於是稱作「...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書展專題講座-《香港志.自然》:自然環境保育在香港

第34屆香港書展將於本月17日至23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今年香港地方志中心再度與中華書局攜手參與香港書展,並舉行專題講座。書展亦設置《香港志》專屬展位,親臨專區並參與遊戲,更有機會獲贈禮品,不容錯過!

  •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室S226-227)
  • 日期︰2024年7月22日(星期一)
  •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