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4-01-31
大灣區發展一日千里,新的政策、建設、科技、醫療、旅遊,以至生活各項等,都與我們息息相關。2024年,本欄目將繼續以港人角度出發,每周不斷梳理一些值得關注的新聞及資訊,讓港人在大灣區工作及生活變得更輕鬆。
1月30日|深圳2023年GDP增長6% 零售首次破萬億
深圳市統計局於1月30日發布2023年深圳經濟運行情況,去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為34,606.40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6.0%,增長位居四大城市之首。
報告顯示,第一產業增加值為24.71億元,同比增長2.6%;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3,015.32億元,同比增長6.5%;第三產業增加值為21,566.38億元,同比增長5.6%。顯示工業製造和服務業是帶動全市增長的引擎。
主要產業大類中,規模以上汽車製造業增加價值增長47.3%,金屬製品業增加價值增長23.2%,電力、熱力生產及供應業增長14.7%。
新能源汽車增長超過1倍

而當中,主要高技術產品產量持續快速成長。新能源汽車增長倍增,達104.2%,而服務機械人產量則增長36.0%。
高消費品增長2成 網上零售增長近3成
2023年,深圳積極擴大內需促消費,集聚全球商業資源,打造不同的消費新場景。報告指,去年深圳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長首次破萬億元人民幣,達10,486.19億元,同比增長7.8%。
從消費類型來看,餐飲收入增長高達15.2%,商品零售增長7.0%。

新場景、新業態、新消費點子不斷,令深圳高消費類的「消費升級類商品」增長迅速。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分別增長19.4%、13.6% 。
網上零售持續快速成長,限額以上單位透過網路實現的商品的零售額增長更高達26.1%。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深圳GDP增長6%,比上海(增長5.0%)、北京(增長5.2%)、廣州(增長4.6%)為高,在四大城市中增長位列第一。
延伸閱讀:灣區百科|粵港澳大灣區人口和經濟現況 哪5個是萬億級城市?香港GDP排第幾?
延伸閱讀:粵港澳大灣區|GDP總量突破13萬億元 盤點中醫創科等領域最新發展
1月26日|10大城市 深圳通勤幸福感最大
根據「深圳發布」消息,一個城市研究所在1月份公佈《2023年城市租住魅力指數》,選取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廣州、成都、天津、武漢、蘇州10座重點城市,從「租住需求金字塔」5大方向、近20個指標,分析出10座城市居民租住房屋的考慮。
「租住需求金字塔」的五大方向,從金字塔底層(基本要素)開始往上,分別是以房源量、平均面積等為考慮要素的「城市租住生活穩定指數」、以就近地鐵、基礎商業集聚等考慮的「通勤與租金指數」、以就近優質商圈、優質房源等考慮的「租住環境品質指數」、以住房間隔等考慮的「空間獨立指數」,以及以智能元素房源等的「個性化租住指數」。

調查發現,選擇方便上班(通勤)為租住考慮的「1公里地鐵率」(意即簽約房源周邊1公里內有地鐵配套的比率),平均為81% 。那就是說, 10座重點城市均有八成的市民在租住房屋時,以就近上班為主要考慮。
當中,深圳的「1公里地鐵率」達到97%,是全國10座重點城市之首,排行第二則是廣州,達90%。

研究發現,深圳市民住所1公里內有地鐵作為上班的交通工具,促使深圳位居通勤幸福感之首。深圳四通八達的地鐵網絡,影響著每個人的出行方式,令到在城市工作更便利。
延伸閱讀:深圳地鐵|13號線首列車順利交付 始於深圳灣站 料年底通車
1月20日|港珠澳大橋遊首月迎客3萬人次 成打卡熱點
港珠澳大橋遊自去年12月正式試運營後,人氣持續居高不下,一個月來,已接待遊客約3.3萬人次,平均每天接待遊客約1,100人次,成為了大灣區新晉打卡熱點。
為了打造便利舒適的通行環境,港珠澳大橋的口岸聯檢系統,採取了海關、安檢「一次過檢」聯合檢查,同時參照國際先進做法設置了「單向玻璃」觀察室,讓遊客可以「無感過關」。

未來,港珠澳大橋遊將會增設港珠澳大橋博物館、海上會客廳等多項體驗及服務,讓整個行程更加豐富。
值得留意的是,藍海豚島將於2月5日、9日(除夕)、10日(初一)、19日及26日進行閉館維護保養,大家出發前可先留意大橋官網及微信公眾號的最新通知。
延伸閲讀:12月15日開通!全程140分鐘 港珠澳大橋遊攻略 邂逅中華白海豚
1月16日|高鐵香港段載客破紀錄 研推高鐵遊優惠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恢復通車一年之際,統計顯示,高鐵去年載客量超過2,000萬人次,平均每天提供188班列車班次,打破開通以來的歷史紀錄,當中超過一半是內地旅客。
港鐵公司表示,將於內地商討,推出更多優惠,如高鐵車票+景點門票的優惠套票等;未來亦會謀求開通更多內地新站點。

1月3日|「空中的士」載客2人 地面控制中心保安全

坐「空中的士」觀光的時代來臨了,還是無人駕駛級!
由廣州企業「億航智能」自主研發的EH216-S載人級無人駕駛飛行器「空中的士」,日前在廣州知識城九龍湖廣場進行全球首次商業試飛。
億航智能是國內低空經濟龍頭企業,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是公司自主研發的,於2023年10月和12月,先後獲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和適航證,是全球首家同時獲得兩類證件的企業。
億航智能今次與廣州開發區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署運營服務協議,於中新廣州知識城九龍湖開通經營,首階段主要用作觀光旅遊。

無人駕駛「空中的士」可載客2人,最高時速130公里,每次最遠可以飛行40公里。空中的士是無人駕駛的,乘客在直升機內置電腦輸入路線,便會自動飛行,地面則有控制中心監測運作,確保乘客安全。
億航智能副總裁賀天星表示,「航空器採用的是多旋翼8軸16槳設計,每個都有獨立的備份系統。在飛行過程中,航空器遇到任何故障,都可實時啟用新的備份進行替代」。
廣州開發區交投集團正在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企業運營資格,最快今年第一季度投入商業化飛行。至於價格方面,賀天星則表示價格親民,老百姓都能承受得起。
深圳「空中的士」服務

大灣區積極深度布局低空經濟,除了廣州外,深圳日前已開通「空中的士」服務,是有飛行員駕駛的,飛珠海只需要10分鐘,抵廣州只需要25分鐘。
延伸閱讀:坐「空中的士」觀光 廣州打造5G空中智能交通體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