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2600年歷史的農業稅正式廢止 農業大國邁向工業化國家

編輯︰王子傑

  以農立國的中國,農業稅是非常古老的稅種,早在2,6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就有記載。

  國家改革開放後,經濟及工業的建設步伐加快,農業稅在財政收入上的作用愈來愈少。最終在2006年,《農業稅條例》歷史性被正式廢止。

改革開放|農業稅曾經舉足輕重 90年代推動為農民「減負」

農業稅
圖為1974年時,廣東潮陽的一批等候繳交「公糧」的農民。(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農業稅
為幫助農民理解稅費改革政策,不少地方政府都會向農民派發「明白袋」,將政府的公開信、結算清退表等裝入其中,為學歷水平較低的農民答疑解惑。(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初期,農業稅扮演關鍵角色,是國家經濟的重要支柱,為當時的工業建設提供大部分資金。數據顯示,1950年時農業稅佔全國稅收收入比例高達39%,對全國財政收入的貢獻率亦超過30%。

  1970年代末,國家推動改革開放,家庭聯產承包、發展鄉鎮企業、進城務工等一系列市場化改革措施先後出台,農民收入獲得大幅改善。

  但隨着農村的經濟及社會發展,地方財政支出大增,來自基層的財源卻有所減少。

  事緣農民不僅要繳納農業稅,還須承擔俗稱「三提五統」等各種稅費,負擔非常沉重。

  上世紀90年代,國家開始着重解決稅收以外對農民的各種收費、罰款和攤派問題,並先後多次下發文件,要求為農民「減負」。到了1998年10月,中共十五屆三中全會更審議通過相關決定,明確提出將會逐步改革稅費制度。

  進入21世紀,農村稅費改革步伐進一步加快,開始按照「減輕、規範、穩定」的目標進行試點工作。2000年3月,《關於進行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下發,安徽全省將率先進行改革。

農業稅
2004年4月,山西臨汾曲沃縣樂昌鎮西南街村已經率先免徵農業稅,更為每位農民每種一畝小麥財政補貼10元。(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改革開放|農業稅佔全國稅收漸少 免徵後影響微乎其微

  取消農業稅的一大考量,就是國家財政承受能力。

  統計數據顯示,曾經作為國家財政重要支柱的農業稅,在1979年時佔全國稅收收入的比重已降至5.5%。更甚者,從2004年開始,由於免徵除煙葉稅以外的農業特産稅,以及進行免徵農業稅改革試點工作,農業稅在當年佔各項稅收的比例進一步降至1%。

  而在取消農業稅前一年,全國免徵農業稅的省份已多達28個,剩下的河北、山東、雲南,也有相當比例的縣市免徵農業稅。此時,全國剩下的農業稅及附加只有約15億元,佔全國財政總收入僅0.05%。

  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總體上達致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

  再加上政策上循序漸進,農業稅對於全國財政減收的影響已經微乎其微。

改革開放|正式取消農業稅 工業化國家里程碑

農業稅
2006年,《農業稅條例》歷史性被正式廢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農業稅
湖北是農業稅改革試點省份之一,農民開心迎接取消農業稅。(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06年1月1日,農業稅全面取消。與1999年時相比,全國農民每年減輕負擔多達1,250億元,人均減負140多元,負擔重的狀況得到根本性扭轉。

  農業稅的取消是一個里程碑,不但徹底結束長達2,600多年的「皇糧國稅」歷史,更反映經過改革開放後,中國已經從一個農業大國,逐步轉變成為一個工業化國家。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回憶深圳第一代「拓荒牛」 基建工程兵與竹葉賓館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從公有制、承包責任制到市場化 杭州非遺王星記扇廠浴火重生

美國紐約

羅思義:中國經濟增長比不上美國?西方權威媒體都在誇大美國表現!

2025-03-25
深圳基建工程兵

改革開放|回憶深圳第一代「拓荒牛」 基建工程兵與竹葉賓館

2023-11-07
王星記扇

改革開放|從公有制、承包責任制到市場化 杭州非遺王星記扇廠浴火重生

2023-10-28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深圳特區45年

深圳特區45年|圖說深圳改革開放史 從邊陲農業縣到國際大都市

2025-03-18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2024-11-18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改革開放

深圳特區45年

深圳特區45年|圖說深圳改革開放史 從邊陲農業縣到國際大都市

2025-03-18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2024-11-18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編輯推薦

DeepSeek 黑神話 扭秧歌機器人...創科「六小龍」為何出自杭州?

2025-03-24
羅湖口岸

在內地遺失證件怎麼辦? 一文睇清即時申請電子臨時通行證教學

2025-03-20
全國兩會AI和機械人

全國兩會|機械人人工智能成「熱詞」 AI記者機械犬巡邏引關注

2025-03-11
2:13

灣區打卡|無人機表演成潮流 遊深圳廣州觀賞光影秀

2021-11-14
廣州首條無人機醫療專線

7分鐘送抵!廣州首條醫用無人機專線開通 醫療物資空中速遞

2024-04-08
1:47
當代中國-中國科技-智慧生活-廣州空中的士

坐「空中的士」觀光 廣州打造5G空中智能交通體驗中心

2022-01-10

中國無人機專利佔全球70% 低空經濟正在騰飛?

2025-01-09
2:04

「空中的士」成出行新方式? 一文看清「低空經濟」發展趨勢

2024-05-19
1:43

「不出南山區可造完整無人機」 深圳如何從電子城變無人機之都?

2023-06-06
2:26
當代中國-智慧生活-無人機送外賣

咖啡「從天而降」 上海試推無人機送外賣

2021-12-20
2:13

灣區打卡|無人機表演成潮流 遊深圳廣州觀賞光影秀

2021-11-14
廣州首條無人機醫療專線

7分鐘送抵!廣州首條醫用無人機專線開通 醫療物資空中速遞

2024-04-08
1:47
當代中國-中國科技-智慧生活-廣州空中的士

坐「空中的士」觀光 廣州打造5G空中智能交通體驗中心

2022-01-10

中國無人機專利佔全球70% 低空經濟正在騰飛?

2025-01-09
2:04

「空中的士」成出行新方式? 一文看清「低空經濟」發展趨勢

2024-05-19
1:43

「不出南山區可造完整無人機」 深圳如何從電子城變無人機之都?

2023-06-06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1:49
佛山揮春街

春節|佛山最「紅」一條街 手寫揮春滿載廣東年味

2025-01-14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1:49
佛山揮春街

春節|佛山最「紅」一條街 手寫揮春滿載廣東年味

2025-01-14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中國科研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西方分析中國科學飛速進步的3大關鍵

2025-03-27
中國科研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西方看中國科學崛起 聚焦分析兩指標

2025-03-20
中國經濟中國人民銀行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美國欲打擊中國經濟 日本德國前車可鑒 

2025-03-18
2019年3月30日
上海5G

中國首個行政區域5G網絡在上海虹口誕生

「孔夫子搬家」下一句是甚麼?

  「孔夫子搬家」這句話,歇後語是甚麼呢?提示:從幽默角度去想。

  孔子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辦人,他開創了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的「儒家學說」。他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前後達十三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因此,他家中的藏書很多。

  想像一下,當他搬家時,搬的最多就是書。

  因為書的諧音是「輸」,後...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