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3-07-07
編輯︰聞華
在安徽歙(粵音sip3)縣山中,有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古村,叫做賣花漁村。雖然名字裏有漁村,但這裏只賣花不打漁,是中國徽派盆景的發源地。賣花漁村現有2,000畝種植了盆景苗木,每年可以製作出6萬個盆景,被譽為「中國盆景第一村」。
1300年歷史 不打漁的賣花漁村
賣花漁村臨溪而建,已有1,300年歷史,因村莊形狀狹長、形似靈魚而得名。
這裏的村民世代以種植盆景花木為業,是著名的徽派盆景的發源地。溫暖濕潤的氣候,充足的雨量,肥沃的土壤,為盆景的生長、樹樁的培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據統計,賣花漁村現有的3,800畝土地中,有超過2,000畝種植了盆景苗木,每年可以製作出6萬個盆景。
賣花漁村 年售盆景¥2600萬
2008年,徽派盆景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只有200多戶居民的賣花漁村,就有多位國家級、省級、市級非遺傳人。
當地近年完善道路、通信等基礎建設,令盆景產業走上發展「快車道」。平整寬闊的公路,讓大貨車可以直接開到村民門口;5G網絡的全覆蓋,讓村民可以通過電商平台售賣盆景,有村民一年售賣的盆景中,80%是經電商平台銷售。
2022年,賣花漁村盆景生產總值超過2,600萬元。同年,世界旅遊聯盟和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合作發布的《世界旅遊聯盟——旅遊助力鄉村振興案例》中,《賣花漁村:「盆景+」產業融合新模式賦能鄉村振興》成為安徽省唯二入選的成功案例。
延伸閱讀:安徽宏村 牛型布局有甚麼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