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吃甚麼?不止有青團 各地傳統大不同

編輯︰莫利
撰文︰禾末

  清明節除了要掃墓祭祖,傳統「食俗」也豐富多彩。與清明節相關的食物,除了近年成為網紅食品的青團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種類,全國各地都有各具特色的美食,例如子推饃、暖菇包、饊子等。

清明節|福建泰寧清明小食: 暖菇包

  清明節,其實是由「清明」節氣、寒食節、上巳節融合在一起的節日。人們在清明掃墓的同時,也伴之以踏青遊樂的活動,透過欣賞明媚的春光以及青青原野。

  祭祀以及郊遊活動時間長,加上事前一兩天都要為祭拜儀式做準備,因此清明當天可作上墳的食物祭品以及乾糧,大多都是事先預備,而且保質期較長。

  具體吃些甚麼,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習俗,江南許多地方大多會加入艾草製作青團,在其他地區也有類似的「綠色」清明小食,例如客家人的艾粄,還有在福建西北的泰寧一帶常吃的「暖菇包」。

  暖菇是甚麼?其實是一種長滿於田間、學名為鼠麴草或鼠曲草的植物。   

暖菇包
每逢過年後,福建泰寧人都會就地取材,採摘暖菇,把它們烘乾磨成粉備用。(網上圖片)

  待製作暖菇包時,人們就把鼠曲草粉、粘米粉、糯米粉,加上清水攪拌,再將米漿煮至成團;之後就可以趁熱把麵團揪成小塊,捏成杯盞狀,再放入內餡封口,蒸二十分鐘左右,即可食用。

  暖菇包的內餡有分鹹口、甜口。鹹口最主要由醃肉、春筍、蕎菜、乾冬菇,黑木耳、豆腐乾等,配辣椒粉乾炒而成;而甜口主要帶有顆粒感的豆沙泥。

  在泰寧南北兩邊,暖菇包的包法不一,南面偏向包成圓月形,北面則偏向把麵皮上下對接成水餃形狀。

  據說,暖菇具有止咳化痰、強腎健骨的作用,因此這款清明節小食可算是天然補品。

清明節|麵食小吃子推饃、饊子 都與一個故事有關

  清明節除了各種綠色小食,還有不少麵食。當中一款特別的清明節麵食,就是子推饃,在很多地方人們也稱之為「麵花」或者「花饃」,在山西、陝西一帶尤其流行。

花饃
製作子推饃工序複雜,發麵之後,將紅棗、花生等食材,包進饅頭裏,再用鑷子等工具將饅頭做成各種小動物的形狀,最後再蒸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子推饃這個名字,就與寒食節的起源有關。相傳春秋時期,晉文公為感念淡泊名利的忠僕介子推,下令在他去世這天不准動火,只能吃冷食涼菜。民間則以「子推饃」,紀念介子推的高尚品質。

  除了子推饃之外,清明節深受不少地區民眾喜愛的麵食還有饊子。

饊子
饊子外表金黃,口感香脆,北方的饊子大多數以小麥粉為主料;而南方饊子精巧細致,大多以大米為主料。(網上圖片)

  饊子是一種環狀的油炸麵食,在古時食作為寒食節期間的「快餐」,也叫做「寒具」。如今南北各地在清明節都有吃饊子的習慣。

  在少數民族地區,饊子的品種尤其多,特別是以維吾爾族以及寧夏回族等製作的饊子最出名。

  不過,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在清明期間,則有不同的飲食習慣。例如聚居於福建等地的畬族人,就會煮「烏稔飯」來吃。

  烏稔飯也叫烏米飯,製作的方法並不繁雜,將採摘下的烏稔樹葉洗淨,放入清水煮沸並撈去樹葉,然後,將糯米在烏稔湯中浸泡9小時後撈出,蒸熟後即可食用。

烏稔飯
做好的烏稔飯是紫黑色,米香撲鼻,與一般的糯米飯相比,別有一番風味。(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網上圖片)

  隨着時間推移,雖然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基本已經不再流行,不過與這個日子有關的食物和習慣卻保留下來,融入人們的生活當中。

  延伸閱讀:清明節小吃青團爆紅 「包羅萬餡」引老字號互拼

  延伸閱讀:清明節的由來與這個傳說有關?

相關標籤

南北山頭多墓田 清明祭掃各紛然

  古人在清明節掃墓,是怎樣的情景?

  宋代高翥《清明日對酒》:「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將清明節掃墓的場景形象地展示出來。

  首兩句「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描繪了清明時節的典型場景。詩人站在遠處,看到南北山頭的墓地密布,人們紛紛前來祭掃,場面繁忙而莊重。一個「紛然」寫出了祭掃人群...

清明南風夏水多

  清明是中國第五個節氣,與中國農耕息息相關。在福建地區清明節就有一句農諺:「清明南風夏水多,清明北風夏水少」,是甚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清明這天刮南風的話,說明此時氣溫較高,雲層也較密,預示當年夏天降水比較多,相反,如果當年降雨量比較少,便不利農耕。

  這個又與一句老農諺不謀而合,「清明一吹西北風,當年天旱黃風多」。

 

清明晴六畜興 清明雨損百果

  古代農夫相信,一年收成好不好,看清明就知道。為甚麼呢?

  傳統上,清明節的天氣,預示一年的農耕,是人們十分重視的重要節氣。

  其中一個廣為人知的諺語,就是「清明晴六畜興  清明雨損百果」。

  意思是清明這天如果放晴的話,就預示整年作物豐收、牲畜興旺;相反,清明節下雨的話,各種果樹和作物,產量品質便受到很大的傷害了。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港鐵中環站《同萌社區》貓店長攝影展

跟着「貓店長」打卡9間香港老舖 細味舊社區人情味

2025-04-12

影視時尚

金像獎2025|劉青雲四奪影帝 《九龍城寨》橫掃9獎成最大贏家

2025-04-28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港鐵中環站《同萌社區》貓店長攝影展

跟着「貓店長」打卡9間香港老舖 細味舊社區人情味

2025-04-12

影視時尚

金像獎2025|劉青雲四奪影帝 《九龍城寨》橫掃9獎成最大贏家

2025-04-28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港鐵中環站《同萌社區》貓店長攝影展

跟着「貓店長」打卡9間香港老舖 細味舊社區人情味

2025-04-12

影視時尚

金像獎2025|劉青雲四奪影帝 《九龍城寨》橫掃9獎成最大贏家

2025-04-28
編輯推薦

金像獎2025|劉青雲四奪影帝 《九龍城寨》橫掃9獎成最大贏家

2025-04-28
大阪世博中國館

大阪世博|四川率先辦活動周 重點展陳三星堆及大熊貓|走進中國館

2025-04-23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高鐵話你知之四|高鐵為何沒有安全帶?

2024-01-22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菩薩與女鬼之間

2025-04-25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民間大對帳 加速中國文化復興

2025-04-23
大嫚與小嫚  

  多年前內地有一套叫《青島往事》的電視劇,兩名女角在劇中的名字分別叫作大嫚及小嫚。在青島話及膠東方言當中,大嫚有「女孩」的意思,通常是長輩對晚輩女孩的稱呼。原來,這個稱呼來自德語?

  在德語當中,女士、小姐是Dame,複數就是Damen。由於青島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曾被德國強佔管治,因此這種德語中文也出現在青島,故此有人認為這種稱呼也只有百多年歷史而已。

  此外,在青島話當中原本只有大嫚沒有小嫚,小嫚估計是後來才出現,用來形容更年輕的女生。

  不過,也有人認為早於清嘉慶年間...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書展專題講座-《香港志.自然》:自然環境保育在香港

第34屆香港書展將於本月17日至23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今年香港地方志中心再度與中華書局攜手參與香港書展,並舉行專題講座。書展亦設置《香港志》專屬展位,親臨專區並參與遊戲,更有機會獲贈禮品,不容錯過!

  •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室S226-227)
  • 日期︰2024年7月22日(星期一)
  •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