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羅布泊神秘失蹤 科學家彭加木發生了甚麼?

編輯︰許可

  中國著名科學家彭加木三次進入神秘的新疆羅布泊地區,獲得大量寶貴科考資料。但在1980年第三次考察羅布泊的尾聲,他卻離奇失蹤,當局四度大規模陸空搜索一無所獲。彭加木到底發生了甚麼?

彭加木:我志願到邊疆去 這是夙願

彭加木響應號召到邊疆地區,放棄了難得出國留學機會。(網上圖片)

  彭加木原名彭家睦,1925年出生在廣東廣州,幼年和家人遷到佛山。他曾與香港結緣,抗戰期間曾隨學校南遷香港,在沙田何東樓附近讀書生活,至1941年香港淪陷,才再逃難到粵北。

  此後彭加木考入中央大學農學院讀書,新中國成立後加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工作,專攻農業化學,並卓有成就。

  1956年,中國科學院號召科學家到邊疆地區作資源調查,彭加木聞訊馬上放棄到蘇聯學習的機會,主動要求前赴新疆,他說:「我志願到邊疆去,這是夙願。……我具有從荒野中踏出一條道路的勇氣!」

  延伸閱讀:中國數學之神 華羅庚自學成才

羅布泊位於新疆塔里木盆地東部,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最東緣,屬若羌縣範圍。(「當代中國」製圖)

  他還把自己的名字從「家睦」改為「加木」,以示為新疆「添草加木」的決心。

  那時中國經濟十分困難,新疆的條件更艱苦,但此時已患上癌症的彭加木沒有退卻。此後20多年間,他先後15次遠赴當地展開野外科考,又協助籌建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和兼任院長。

  彭佳木在新疆科考的一個重點是羅布泊。歷史上的羅布泊是一個「移動」湖泊,行蹤不定;它附近有盛極一時的古國,但卻一夜間消失,至今仍然是謎。

彭加木獲一手資料 糾正西方錯誤認識

從衛星圖片可見,羅布泊就像人的一隻耳朵,故被有「地球之耳」之稱。但這張衛星圖片已是舊照片,在新的衛星圖中,「耳」的上端可以清楚看到鉀鹽礦的人工湖。(網上圖片)

  上世紀60至70年代,羅布泊乾涸,漸與塔克拉瑪干沙漠融為一體,變成「死亡之海」一部份,而湖泊殘留的痕迹呈現了人類耳朵的形狀,令該地區更顯神秘,更有了「地球之耳」的稱號。

  曾經何時,世界對羅布泊的認識,全是來自20世紀初西方探險者留下資料,中國人沒有自己的考察,只能「靜音」。所以那時候科學家探索羅布泊,除了要尋找資源,也是要填補這片空白,彭佳木就曾說過:「我要為祖國和人民奪回對羅布泊的發言權!」

  彭加木在1964和1979年,兩度探索羅布泊的外圍地帶,其中1979年的科考,還兼為中日合作拍攝紀錄片《絲綢之路》作準備。

彭加木學農科出身,但卻涉獵了眾多學科。(網上圖片)

  兩次科考讓彭加木獲得了大量一手資料,填補了研究羅布泊地區的空白,也糾正了西方探險家的錯誤認識;在此期間,他更根據資料判斷羅布泊一帶有鉀鹽礦床。

  鉀鹽是化肥的主要原料,中國的鉀鹽以往九成靠進口,耗資巨大,又受制於人。1995年,中國地質學家在羅布泊附近找到儲量達到1.45億噸的超大型鉀鹽礦,該礦目前已投入生產,為中國解決了化肥原料的難題,而這離不開彭加木等科學家當年打下基礎。

  1980年5月9日,彭佳木第三次進入羅布泊考察。他擔任科考隊的隊長,其餘10名隊員包括化學、水文地質、動植物專家,另有後勤、通信人員共11人,並配備3輛能全輪驅動的汽車。

軍方展開救援 彭加木為何仍堅持冒險?

隨着科技和設備進步,現在探險者要深入羅布泊,已比彭加木當年容易得多。(網上圖片)

  這次隊伍成功穿越羅布泊400多公里的核心地帶,打破了「死亡之海」無法征服的神話;在千百年來沒有人類足迹之處,彭加木採集了眾多的生物、礦物等樣本。

  6月5日,原定考察計劃全部完成,但此際彭加木希望擴大戰果,他說服大家再用大約20多天時間,加插一次羅布泊東線考察。彭加木認為,羅布泊東南部是從來沒有被考察過的地區,應該趁機多做些工作。

  就此,科考隊休整後於6月11日離開若羌縣米蘭農場,再上征途。

彭加木留下字條後失蹤,有人發現字條上的日子經過塗改,但這是否有甚麼特別原因,至今沒人說得明白。(網上圖片)

  惟他們沒有之前順利,因為天氣等原因,隊伍行程遠遠落後於預期,舊地圖上標着的水井又不見影蹤。6月16日,水和汽油幾近耗盡,隊伍被迫停止前進。

  科考隊當時的情況如何,不同人有不同說法,且差異甚大。較主流的一個是隊員們希望拍電報向軍方救援,惟彭加木不願意,他不想國家花錢用直升機給他們送水。但在其他隊員堅持下,彭加木最終妥協。

  翌日上午,軍方回電將派直升機送水,要求大家原地等待。未料同日下午,隊員卻發現彭加木離開營地失蹤,留下的只有一張寫着「我往東去找水井」的字條。

離奇傳說不斷 彭加木變「複製人」?

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為了紀念彭加木,1981年11月在他失蹤的地方立了一塊紀念碑。現在很多到羅布泊的探險者都特意到紀念碑祭拜,而大家放下的祭品,是沙漠中最珍貴的水。(網上圖片)

  當局接報大為緊張,在6月18日至11月初先後展開4次空前規模的搜救,共計出動飛機29架次,汽車60多輛,搜索範圍4,000多平方公里,相當於4個香港的面積,可惜一無所獲;後來再多次有民間隊伍到該區域搜索,同樣無功而還。

  1982年,彭加木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彭加木是當時很有名望的科學家,加上搜救規模前所未有,事件轟動了剛開始改革開放的中國。伴隨而來的,還有民間對彭加木失蹤種種猜測,說得最多的,是軍方既已同意出動直升機救援,為何彭加木仍冒險獨自往找水,悲劇與他性格執著倔強有關嗎?

彭加木失蹤引來很多傳說,但傳說多經不起推敲。圖為網上流傳彭加木生前最後的照片。(網上圖片)

  此後一些傳說更離奇和無稽,例如彭加木是找水時發現了古代高級文明留下的「雙魚玉珮」,被複製出一模一樣的人,所以當局決定隱瞞下來,對外宣稱彭加木消失在了羅布泊.....。後來有香港傳媒又聲稱,彭加木其實是離開了中國,身處美國云云。

  40多年過去,彭加木當年發生了甚麼事仍然是謎,事件仍不時被內地傳媒提及;有傳媒形容,彭加木失蹤是新中國最大懸案。

  但無論如何,彭加木對新疆和羅布泊科考的貢獻是巨大的,他的愛國和探索精神也應該受敬仰。相比之下,彭加木是否執著和倔強,只是小節。

  延伸閱讀:永不消逝的腳印:彭加木

彭加木判斷羅布泊一帶有鉀鹽礦床,至1995年,地質學家和勘探人員果然在附近找到一個世界級的鉀鹽礦。該礦進入21世紀後投入生產,國家並批準在當地設立了羅布泊鎮,歸若羌縣管理。(網上圖片)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李振聲——比肩袁隆平的農業科學家 要讓中國人家中裝滿糧

傑出名人

敦煌保育80年|「敦煌守護神」常書鴻 千年莫高一生守候

創新先鋒

「無創產前檢查之父」盧煜明

盧煜明獲任香港中大校長 帶你認識這位「無創產前檢查之父」

潮流人物

李子柒最新影片截圖

李子柒回歸|新影片花大半年製作非遺「漆藝」 停更近3年還做了甚麼?

小城大事

烈士紀念日|科技考古追尋塵封歷史 文少卿:讓無名烈士變有名

運動健兒

2:22
巴黎殘奧WH2級單打亞軍陳浩源

「輪羽二哥」陳浩源再闖殘奧 勇奪銀牌突破個人成績

影視巨星

黃子華棟篤笑、電影《破·地獄》

《破·地獄》|黃子華「票房靈藥」怎樣練成? 首個棟篤笑原是娛圈告別作?

編輯推薦
李子柒最新影片截圖

李子柒回歸|新影片花大半年製作非遺「漆藝」 停更近3年還做了甚麼?

1:51

「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2:10

60件文物

陝西考古幾誇張?每日出土60件文物

1:43
水下考古;長江口二號

水下考古幾神奇?「長江口二號」古船打撈 工程規模全球最大

烈士紀念日|科技考古追尋塵封歷史 文少卿:讓無名烈士變有名

北周武帝宇文邕

科技考古|北周武帝宇文邕真實容貌曝光 英年早逝極可能這原因

南海1500米海底考古大發現 兩艘明代沉船 逾10萬件文物

100周年|中國考古大發現(上):從河南小村出發 探尋文明起源

0:31
海南艦

有片|解放軍海軍艦艇編隊訪港5天 即睇新型兩棲攻擊艦「海南艦」風釆

香港運動員

不斷更新|《香港機遇新里程》第4集 體育盛事 香港的主場經濟

1:37
原來在山西省運城市有一個被譽為「中國死海」的鹽湖,運城鹽湖的湖水會隨着氣溫等及礦物變化,呈現五顏六色的變幻美景,令人歎為觀止。

山西旅遊|「中國死海」運城鹽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3:07
中國5G、AI、大數據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非凡75年·科技篇|從5G、AI到大數據 中國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航天「從無到強」 躋身世界前列

2:48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交通75年 從「基本靠走」到復興號和C919

風箏 女孩 男人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叔叔,你真棒」滋潤人心

中國清朝,上朝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憶清帝國皇權太集中 阻礙變革的可能性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旅遊|成都黃忠墓的發現與消失

飽死荷蘭豆 餓死芹菜頭

  「荷蘭豆」是大家生活中經常吃到的食材,那「飽死荷蘭豆」又有甚麼含義呢?

  《廣東新語》就記載了這種起源於西歐的豆:「海豐有雪豆,熟於大小雪時,名寒豆。」

  17世紀時,侵佔台灣的荷蘭人把「荷蘭豆」引入台灣,在《臺海采風圖》中就記載道:「灣豆,種出荷蘭國,台人竊種而植。實於春夏,亦實於冬」。

  由於「荷蘭豆」屬於外來菜蔬,價格高企,能吃上「荷蘭豆」的家庭都是非一般的,能...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書展專題講座-《香港志.自然》:自然環境保育在香港

第34屆香港書展將於本月17日至23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今年香港地方志中心再度與中華書局攜手參與香港書展,並舉行專題講座。書展亦設置《香港志》專屬展位,親臨專區並參與遊戲,更有機會獲贈禮品,不容錯過!

  •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室S226-227)
  • 日期︰2024年7月22日(星期一)
  •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