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3-02-17
一個城市的發展,會把水管、電纜等埋在地下或架在空中,當城市發展愈快,掘地鋪路的工程就會愈多。不過,在橫琴新區上,卻看不到一根架空電線桿或網絡電纜,甚至連垃圾場也不容易找得到。為甚麼呢?
因為橫琴新區在發展之初,已規劃建造一個龐大的地下綜合管廊,把一切的電線和電纜全都埋在地下。這個超級管道收納神器還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究竟有甚麼用處呢?
公民科考察|橫琴地下綜合管廊達33公里 全國最長

這個地下綜合管廊全長達33.4公里,於2014年落成使用,幾乎覆蓋整個橫琴新區。
管廊主幹道環繞環島北路、環島東路、港澳大道、橫琴大道,以及環島西路,而支線則為十字門商務區,及口岸服務區濱海東路。
在路面上是美麗的市政綠化帶和繁華的商業區,下面的管廊就是控制整個新區城市生活的樞紐。
走入環島北島的橫琴地下綜合管廊控制室,從一段狹長的樓梯向下,便到達了一個高約3米、闊約8至13米的巨型隧道,這就是超級管道收納神器的大腦。
在這裏,全橫琴的供水、供電、通信、冷凝水、中水,及垃圾真空回收6大管線有序地排列在一起,每天有序梳理區內市民生活的所需資源。
公民科考察|收納水電網絡6大民生管線 節省用地達56個足球場
管廊內的設計井井有條,一邊是供應食水的給水管道、供應冷熱水的冷凝水管,以及污水處理的中水管,另一邊則有供應220千伏電力和電訊網絡的通信管道。
橫琴新區內各公共服務企業和供應商,都有各自的供應管道,例如中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廣電網絡等四大電信網絡供應上,就有屬於自己的管道,而供應商各自管理所屬管道,確保一切運作正常。

管道集中收藏在地下,最明顯的好處就是市容整齊多了,同一時間,維修也更方便。
以往,不同的公共服務供應商維修管道,往往需要將地面掘開進行工程,工程在馬路上進行,就容易做成路面交通擠塞,當重大工程的施工期愈長時,對整個城市的交通就會造成更大的阻礙,對市民生活做成不便。
管道集中起來的話,工程人員只需要在地下管廊進行工作,不會干擾路面交通,而維修後也不用花費重鋪地面,省去不必要的工程費用。
管線埋在地下綜合管廊,不用埋在泥土裏直接與泥土接觸,避免了與土壤和地下水的接觸,管線平均壽命從25年大幅提升一倍,至50年,最長更能達一百年。維護與更改管道的費用得以大大降低。
不用架空架設電纜,也不用佔地面道路鋪設管道,橫琴地下綜合管廊自啟用以來,共節省了40萬平方米用地,差不多等如56個標準足球場大小。
而且,地面沒有電線桿造成的城市蜘蛛網,市容變得更整潔亮麗。
延伸閱讀:公民科考察|橫琴規劃建設展示廳 3D巨幕VR體驗寓教於樂
公民科考察|4大智能化系統作監察 巨型光纖纜線推動城市發展

橫琴地下綜合管廊設有四大智能化系統,分別是遠程監控、智能監測、自動排水、及智能通風消防系統。
地下綜合管廊內置713個攝像鏡頭實時監察管廊內的情況,出現任何狀況的話,地面工程人員立刻通知所屬的供應商應對。
此外,智能監測系統能夠監察地下的溫度和濕度、地下有毒氣體濃度、氧氣量,以及煙霧探測等,確保管廊內管道與及工程人員的安全。
地下綜合管廊內的電纜,亦擁有其中一個大型科技建設。
管廊內有全國首個「1152芯大芯數光纜」,那是將1,152根光纖集成在一條直徑不過23亳米的光纜內,具有光纖密度大、容量大、集成度高等優勢,可滿足未來橫琴的移動通信網絡幾何級數的數據流量增長以及粵澳兩地的通設備連接等需求,對未來城市發展幫助至大。
公民科考察|設真空垃圾管及中水管 推動節約及綠色城市發展

地下綜合管廊的出現,令到橫琴能夠發展成為全珠海市首個低碳綠色城市。
在管廊內的中水管,能夠有效地把生活污水作適當處理,變成可用於沖洗廁所、沖洗馬路和城市灌溉用的水,有助減少水資源浪費,循環再用又能改善環保生態環境。
管廊內還設有全密封垃圾真空管,通過負壓技術,能夠將橫琴新區內的垃圾抽走,避免了運輸過程中的污水橫流和臭氣,做到集中回收及處理。
公民科考察以了解大灣區的發展,其中,橫琴地下綜合管廊是一個很好的綠色發展例子。
過往中國發展地下管廊主要供工業生產專用,至2000年才逐步用於城市發展上。橫琴地下綜合管廊是現時中國規模最大、覆蓋面積最廣、系統最完善、管線最齊全的超級管道收納神器,獲得過「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管廊運維示範項目」等多個獎項。
想了解更多內地城市規劃和綠色發展的項目,橫琴地下管廊的發展和建設,不容錯過。
延伸閱讀:灣區打卡|VR遊戲 地理探險 橫琴創新方打造沉浸式科技主題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