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料理最強KOL?六旬「老飯骨」玩轉短視頻 傳承老味道

編輯︰紀小廷

  老戲骨聽得多,「老飯骨」又是何許人也? 3位年約六旬的國宴大師,退休後組團拍片教烹飪,就起名叫「老飯骨」, 他們是內地最受歡迎的美食烹飪類KOL之一。

  網紅界大浪淘沙,3位加起來近200歲的大叔,如何突出重圍、得到眾多「小飯骨」的青睞?

頂級國宴大師 退而不休做「老飯骨」

  備菜、熱油、烹飪、調味...... 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式出鍋了。影片中3位「老飯骨」看起來普通,其實個個身懷絕技。

KOL老飯骨01
「老飯骨」這個KOL頻道由三位國宴大師創立,圖為「大爺」鄭秀生(中)、「二伯」孫立新(右),以及「三叔」武劍利(左)。(網上圖片)

  鄭秀生自稱「大爺」,從16歲入行到66歲退休,在北京老牌飯店做了50年,做過數不清的國宴,年輕時甚至給周恩來總理做過獅子頭。

  「二伯」孫立新和「三叔」武劍利,也是國宴界頗有名氣的人物,不僅在北京各大飯店做廚師長,在各項大賽中獲獎無數,甚至在北京奧運時擔任總廚。

  3個烹飪時長加起來超過100年的大廚,一拍即合打算「出道」,拍攝時下最新潮的短視頻。

  延伸閱讀:KOL時代|綿羊料理:自家小廚房 挑戰高難度美食 

在家做國宴 「老飯骨」烹飪拍攝兩不誤

  頂級國宴大師,退了休為何不安享晚安,卻要趕潮流呢?

KOL老飯骨02
「老飯骨」雖然身懷絕技,但轉型做KOL絕不簡單,一方面要將國宴菜改良成家常菜,一方面又要照顧拍攝效果和呈現方式。(網上圖片)

  「做美食是件高興的事,我們希望讓年輕人在家也能吃上『國宴菜』,辛苦工作之餘也能撫慰自己的胃。」抱着「讓國宴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初衷,3位大廚開始拍攝影片,一邊親手演示做飯的步驟和技巧,一邊普及中華美食背後的故事和文化。

  從零開始積累人氣,過程必然不簡單。

  以往飯店和酒店的宴會菜,對食材、廚具、工藝的要求很複雜;要讓這些大菜在家庭小廚房重新亮相,既要容易上手,又不能犧牲風味,怎麼調整火力、怎麼搭配食材...... 每個步驟都要重新研製。

KOL老飯骨03
剛開始嘗試做KOL時,「老飯骨」將每個步驟掰開糅碎講給觀眾聽,但風格過於嚴肅,收效甚微。(網上圖片)

  除了烹飪技巧,拍攝更是更難啃的硬骨頭。

  「老飯骨」的第一條影片是做中華名菜懷胎鱖魚,為了絲絲入扣地展示全過程,他們將烹飪過程拆解成40多集、每集15秒的影片,配上詳細的解說,整個過程投入頗大,但收效甚微。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大家發覺貼地的風格比嚴肅教學更受歡迎:沒有提前設定的劇本和台詞,像鄰家大叔一樣,一邊做菜一邊聊天,加幾句相互調侃,再配上中式音樂…..輕輕鬆鬆,一道「國宴菜」就教得差不多了。

  「老飯骨」找到了適合的風格,追蹤他們的人也愈來愈多,甚至還有個特定的名字——「小飯骨」。

KOL老飯骨04
KOL「老飯骨」還原老菜譜、開發新菜譜,如今進入他們的頻道主頁,有上百道菜式可供網民學習,說是「線上廚藝學校」也不為過。(網上圖片)

大菜小做 「老飯骨」不覺大材小用

  做紅燒肉高壓鍋是大火還是小火?炸油條和麵的水用熱水還是涼水?蒸米飯到底洗幾遍?面對「小飯骨」瑣碎的基礎問題,「老飯骨」一一耐心解答。

  同行並不理解,甚至開玩笑說:你怎麼「淪落」到做這些基礎菜了?

  不過大菜小做,「老飯骨」並不覺得大材小用,反而從中找到意義。

  「大爺」鄭秀生曾說:「從我們做菜就能看出來,其實宴會菜單也很簡單……我們希望讓網友們也能學會,在一次次家庭聚會中做出來,一代代傳承下去。」

KOL老飯骨05
KOL「老飯骨」製作了中式麵果的專題影片,傳承中式甜點的技法。(網上圖片)

  經典國宴、無肉不歡、主食忘憂、素食主義、中式麵果...... 幾年來,「老飯骨」積累了很全面的菜譜,供「小飯骨」們分門別類地學習。

  為了更好地回覆網民提問,「老飯骨」又寫起文章「食萬個為甚麼」來,在其中系統地回復網民有關廚房技法、生活常識的種種疑問。

KOL老飯骨07
「老飯骨」年紀不小,但做起KOL有模有樣,除了拍片,他們還推出了「老飯骨」漫畫。(網上圖片)

聚散有時 「老飯骨」傳承技法無保留

  聚餐終有時。2020年4月,「三叔」另有規劃離開了「老飯骨」; 2022年1月,「大爺」因病逝世。

KOL老飯骨06
「三叔」離開,「大爺」過世,「老飯骨」如今只剩「二伯」孫立新,但頻道依然經營得紅紅火火。圖為「大爺」(右)生前與「二伯」的合照。(網上圖片)

  「老飯骨」只剩下「二伯」,但他和徒弟們仍然保持一周三更的高頻率產出,日復一日分享美食。如今,「老飯骨」的追蹤者已經超過千萬,被稱為中華料理最強KOL。

  傳承技法,毫無保留,這八個字是「老飯骨」的頻道定位,也是三人的初衷。也正是這份匠心,讓「老飯骨」在新潮的網絡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延伸閱讀:醒獅「活」了?創新中式麵點「醒獅酥」走紅網絡

  延伸閱讀:網紅新中式糕點店 為何「永遠在排隊」?

相關標籤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2023-11-27
讀書 KOL;名著解讀

讀書類KOL盤點|10分鐘讀1本名著?他們讓「文化窮人」變富有

2023-08-14
手工耿;KOL;網紅

發明廢品吸引千萬fans?他是「無用良品」創始人手工耿|KOL時代

2023-02-20
陳鎮威

74年來首位!90後陳鎮威攀西方金字塔尖 任美國頂尖芭蕾舞團首席舞者

2023-01-25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創歷史 年少成名曾迷失毀前途

2025-05-07

影視巨星

謝霆鋒

謝霆鋒啟德開騷 香港歌手第1人 影視商界齊頭並進

2025-05-01

時代英雄

國產戰機一戰成名 懷緬「殲-10之父」宋文驄

2025-05-23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創歷史 年少成名曾迷失毀前途

2025-05-07

影視巨星

謝霆鋒

謝霆鋒啟德開騷 香港歌手第1人 影視商界齊頭並進

2025-05-01

時代英雄

國產戰機一戰成名 懷緬「殲-10之父」宋文驄

2025-05-23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1:40
團結香港基金呈獻節目《物暢其流》

持續更新|《物暢其流》第5集:無人駕駛 助力機場運作及快遞派送

2025-05-19

豆腐鼻祖?最髒豆腐?這些奇特豆腐原來是非遺!

2022-11-23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一小時生活圈-佛山均安蒸豬cover

太公分「蒸」豬!均安蒸豬 舌尖上的非遺究竟點解是蒸?

2022-07-26

西安餃子宴|從108種到360種 非遺傳人的突破

2022-03-12
1:44

從街頭小食到百億產業 「年輕」螺螄粉成非遺

2021-07-17
南澳海膽糭

端午美食|深圳非遺海膽糭 海鮮入糭原來因為窮?

2024-06-08
1:51

好吃到被列為國家「最高指示」?長沙臭豆腐入選「非遺」

2021-07-24

住家菜裏的非遺 這些豆腐有甚麼特別之處?

2022-12-07

豆腐鼻祖?最髒豆腐?這些奇特豆腐原來是非遺!

2022-11-23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一小時生活圈-佛山均安蒸豬cover

太公分「蒸」豬!均安蒸豬 舌尖上的非遺究竟點解是蒸?

2022-07-26

西安餃子宴|從108種到360種 非遺傳人的突破

2022-03-12
1:44

從街頭小食到百億產業 「年輕」螺螄粉成非遺

2021-07-17
南澳海膽糭

端午美食|深圳非遺海膽糭 海鮮入糭原來因為窮?

2024-06-08
1:51

好吃到被列為國家「最高指示」?長沙臭豆腐入選「非遺」

2021-07-24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1:40
團結香港基金呈獻節目《物暢其流》

持續更新|《物暢其流》第5集:無人駕駛 助力機場運作及快遞派送

2025-05-19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1:40
團結香港基金呈獻節目《物暢其流》

持續更新|《物暢其流》第5集:無人駕駛 助力機場運作及快遞派送

2025-05-19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Qiyuan Lu
盧麒元

盧麒元:500年殖民史本質就是階級鬥爭

2025-05-23

為尼克遜訪華鋪路 「傳奇外交家」基辛格的秘密行動如何震撼世界?

2025-05-17
2019年5月25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白化」大熊貓

全球首張白色大熊貓照片公開

「蜜汁」與「炒雞」

   「蜜汁」加「炒雞」,你們正在點菜嗎?不是!正在打手機短訊!

   「蜜汁」和「炒雞」都是近年流行的網絡用語。網絡用語有一種特色,便是使用諧音,令一些詞語變得更有趣。「蜜汁」和「炒雞」便是其中兩個例子。

   「炒雞」以普通話讀出,就是「超級」的諧音;「蜜汁」就是「迷之」的諧音。

   網絡上有人會用「炒雞喜歡」的字眼,意思就是「超級喜歡」,表示自己極為喜愛的意思...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