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12-18
北京故宮博物院成立於1925年,這一座過去的皇宮,已經有600多年歷史,古時也叫做紫禁城。周遊故宮,見到的建築大多是紅牆黃瓦,那為甚麼會以紫禁為名呢?
「紫」源於古代天文學?
如今我們所說的故宮,意思是過去的皇宮,也是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簡稱。這座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的皇城,在古代曾經被叫做「紫禁城」。

《明史·志第十六·地理一》記載:「永樂四年閏七月詔建北京宮殿,修城垣。十九年正月告成。宮城周六里一十六步,亦曰紫禁城。」
大家有無好奇過,故宮建築大多是紅牆黃瓦,為甚麼卻叫做紫禁城呢?
原來這個「紫」與顏色無關,而是源自古代天文學的概念。

古代天文學家將星空分為三垣、二十八宿,處於天空中心的,就是三垣中的紫微垣,又叫做「紫微宮」、「紫宮」,被視作天帝的居所。
古代帝王以天子自居,皇宮也要與天上的紫宮對應,這就是「紫」字的由來。
紫禁的禁是甚麼意思?
那麼「禁」又是甚麼意思呢?自古以來,皇宮都是守衛森嚴的禁地,沒有腰牌等通行證,不得隨意進出。因此古詩文中常用「禁城」來代指皇宮,這就是紫禁城名字的由來。

此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紫」有祥瑞的寓意,成語「紫氣東來」就是比喻吉祥到來。
加上古代紫色染料來之不易,紫色在許多朝代都被視為尊貴的顏色,普通民眾不能使用。比如宋朝,自宋神宗元丰改制以后,只有四品以上的高官才能穿紫色衣服,因此古人常用「朱紫」來比喻高官和貴族。

古代的紫禁城曾是至高無上的禁地,如今已經成為大家都能去的故宮。名字的改動也見證了這座宮殿的歷史變遷,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