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80年代後期逐漸流行 婚紗照變遷折射社會巨變

編輯︰王子傑

  結婚是人生大事,婚紗照可說是婚禮之前的綵排,提前記錄最完美一刻。

  改革開放使中國各方面發生巨變,從婚紗照的變遷來看也是如此。但不說不知,如今極為常見的白色婚紗,在新中國成立之後並不流行,婚紗照也要到80年代後才蔚為風潮。

市民參觀舊結婚照展覽。
以前中國人結婚也只會有一張結婚照,婚紗照的概念並不普及。(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婚紗照|改革開放前中國人只有「結婚照」

  改革開放以前,中國人結婚時只有「結婚照」,沒有「婚紗照」。

  結婚照大多是半身照,雖然衣着款式往往「革命」意味濃厚,但某程度上也能反映潮流。例如在60年代時,新娘所穿的「婚紗」,幾乎都是從蘇聯時期傳入的「布拉吉」,而最流行的顏色就是灰、黑、藍。

  新郎的服飾則非常簡單,一套中山裝、列寧裝,在任何場合都是「百搭」,結婚也不例外。

舊結婚照。
從舊時的結婚照可見,當時的「婚紗」只是一件衣着款式「革命」意味濃厚的衣服。(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改革開放後以後,中國人的物質生活愈來愈豐足,結婚時不再只有結婚照,婚紗照應運而生。當時一套婚紗照已逐漸形成一定規格,例如「1六2四」(1份6吋、2份4吋),還有「2六1四」、「2六2四」等。

  值得一提是,這時候的婚紗照,拍攝工作幾乎都在室內進行。當新人們來到影樓,工作人員會在他們臉上簡單化粧,然後女方會被套上一件只有「表面」的婚紗,手上同時會捧着一把膠製假花。新人擺好姿勢後,攝影師會立即按下快門。整個過程,基本是流水式作業,沒有多少藝術感可言。

  雖然簡單,但也絕不能小看。位於廣州的「艷芳照相館」,全國率先引入彩色沖曬技術,是當地在1980年代最受歡迎的影樓。在艷芳照相館拍攝一套婚紗照的費用是20元(人民幣.下同),而當時一般人月薪大約是才50元,因此拍婚紗照可說是高檔消費。

1980年代後的結婚照。
改革開放後,現今常見的婚紗才逐漸常見於結婚照之中。(圖片來源:Getty)
豔芳照相館。
位於廣州的豔芳照相館有超過100年歷史,顧客不乏名人,包括有魯迅等,是當地非常著名的結婚照拍攝場所。(網上圖片)

婚紗照|市場迎來改革開放春風

  到了90年代以後,婚紗照的內容變得愈來愈豐富,新娘可以化上華麗粧容,有鮮艷的眼影、唇彩,亦會佩戴各式亮麗璀璨的首飾。同時,新郎與新娘也不再是呆板站立,會在攝影師的指示下做出親昵動作。婚紗照從這時候開始,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被稱為「婚紗照」。

  有從業數十年的老攝影師接受傳媒訪問,憶述90年代開始盛行的婚紗攝影市場時,不禁感歎當時簡直可以用「瘋狂」來形容。一名攝影師一天最多可以為40對新人拍攝婚紗照,一天下來最後會累癱到在椅子上,只好直接讓助理上前去按下快門。

  婚紗照另一個大變化是背景。舊時代的背景,只會是拍攝者的居所的室內或院子,較高端的會選擇去影樓,但當時來說也只是極少數。

  隨着改革開放,婚紗照逐漸走向「出外景」為主,幾乎無處不去。近幾年貴價的婚紗攝影,甚至可以讓新人上山下海。

  改革開放40多年過去,婚紗攝影市場規模已達600億元左右。小小的婚紗照,原來也折射出社會的巨變。

深圳婚博會。
時至今天,婚紗攝影市場規模已達600億元左右,產業非常龐大。(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發展縮影 細看結婚「三大件」變遷

  延伸閱讀:裸婚 愛情與麵包的赤裸考驗

相關標籤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國策通識

深圳作為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

國策通識|甚麼是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

中國維和部隊

改革開放|從5名觀察員到逾5萬人次部隊 細說中國「藍盔部隊」的故事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編輯推薦
2:52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顧(上)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顧(下)

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大事回顧

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大事回顧 (上)

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回顧

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大事回顧 (下)

歷來香港有11位運動員曾踏上奧運頒獎台

巴黎奧運|香港奧運獎牌得主逐個數

大熊貓安安可可

大熊貓安安可可|將沿用舊名字 寓意香港穩定平「安」凡事皆「可」能

香港機場三跑系統

香港機場三跑道系統|歷時13年終正式啟用 新建了甚麼?有哪些優勢?

0:31
海南艦

有片|解放軍海軍艦艇編隊訪港5天 即睇新型兩棲攻擊艦「海南艦」風釆

1:37
原來在山西省運城市有一個被譽為「中國死海」的鹽湖,運城鹽湖的湖水會隨着氣溫等及礦物變化,呈現五顏六色的變幻美景,令人歎為觀止。

山西旅遊|「中國死海」運城鹽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2:18

香港古迹|堅尼地城魯班先師廟本月設免費導賞 細訴建築歷史

3:07
中國5G、AI、大數據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非凡75年·科技篇|從5G、AI到大數據 中國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航天「從無到強」 躋身世界前列

2:48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交通75年 從「基本靠走」到復興號和C919

3:1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如何成為「基建狂魔」?

黃子華棟篤笑、電影《破·地獄》

《破·地獄》|黃子華「票房靈藥」怎樣練成? 首個棟篤笑原是娛圈告別作?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87年版《紅樓夢》取景地 成都這公園歷史底蘊深厚?

行山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腳比路長的道理

上海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對「天下」的想像:一個烏托邦想像背後的政治、思想與學術

1965年12月31日
萬噸級遠洋貨輪「東風號」

中國首艘自主建造萬噸級遠洋貨輪「東風號」交付

北京人不說「啥」?

  「啥」這個字在普通話中使用頻率甚高,特別是在北方生活的民眾經常都會使用到。

  「啥」意思就是甚麼,通常在直接或間接疑問句中用作疑問代詞,譬如說吃啥,意思就是吃甚麼;幹啥則是做甚麼的意思。遠在百多年前,大眾已用「啥」來代表「甚麼」的意思。例如在清代劉鶚所著的《老殘遊記》中,第14回便有這句話,老殘道:「送饅頭給誰吃?要這些船幹啥?」

  不過,老一輩的北京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會說...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