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08-22
人的大腦非常複雜,當城市裝上「大腦」,又會產生怎樣的奇妙反應?。擁有1,000萬人口的杭州市,就靠「城市大腦」管理得井井有條,成為推動城市治理的樣板。究竟甚麼是「城市大腦」?它可以在哪些方面發揮作用?
城市大腦|從「治堵」起步 杭州利用大數據改善交通
「城市大腦」方案可以從杭州「治堵」說起。在2016年之前,杭州每天有9,000多架公共汽車出行,有接近500條公共交通路線,7,000多個車站,每日接載400萬人,交通堵塞問題一度排在全國第2。
2016年4月起,杭州城市大腦以交通領域為突破口,利用大數據改善交通。
具體的做法,就是將人、車、道路數據多端統一接入系統,加以人工智能分析技術,把龐大的數據轉化為科學合理的業務模型,形成城市交通實時大視圖,最終實現城市交通系統的調度和管理。例如為駕駛者提供附近泊車位資料,安排最適合的路線前往,減少路面擠塞。
有了城市大腦後,杭州提速非凡,交通堵塞問題由全國第2下降到第31位,高峰期間平均行車速度提升了15%。
延伸閱讀:智能泊車|盤點中國優秀立體停車庫 深圳垂直循環式車庫成網紅打卡地
城市大腦|從「治堵」邁向「治城」 杭州便民服務多
不過,杭州對於城市數據大腦的定義沒有停留在「治堵」領域,而是從交通領域向城市治理、市民服務各領域拓展。
2018年5月發布的《杭州市城市數據大腦規劃》中,「城市數據大腦 」第一次有了明確的定義:是一個按照城市學「城市生命體」 理論和「互聯網 + 現代治理 」思維,創新應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構建的平台型人工智能中樞。
這個人工智能中樞整合匯集政府、企業和社會數據,在城市治理領域進行融合計算,實現城市運行的生命體征感知、公共資源配置、宏觀決策指揮、事件預測預警、 「城市病 」 治理等功能。
那麼,究竟城市大腦如何不斷改變杭州人日常的生活?
為了讓市民實現「舒心就醫」,杭州將「城市大腦 · 衛健系統」接入全市245家公立醫療機構,患者可以根據個人信用情況獲得門急診500至5,000元不等、住院15,000元的信用額度。
在上述額度內,患者就診過程中不需要支付費用,可以在就診結束後48小時之內或者離院前通過自助機或手機等進行支付,甚至可以對在不同醫院、不同專科看病產生的所有應付費項目合併支付,真正做到「最多付一次」。
其他便民服務還包括——「便捷泊車 · 先離場後付費」,車主開通「先離場後付費」功能後,就可以自由進出停車場庫,停車費由系統自動扣款,無需停下來掃碼或現金支付;一鍵護航,救護車在不闖紅燈、不影響社會車輛的前提下,安全、快速、順利地通過每一個路口,打通全自動綠色通道;「非浙A急事通」,為非「浙A」車牌的車輛於高峰期間到杭州辦事提供通行便利。
實際上,杭州的城市大腦方案不僅為本市市民提供便利,對外地遊客也有貼心服務。
作為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杭州是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市文旅局以讓遊客「多遊一小時」為重點應用場景,推出「10秒找空房」「20秒景點入園」「30秒酒店入住」和「數字旅遊專線」多個便民服務,解決民眾反映最多的排隊等候等難題,全面提升在杭州遊玩體驗。
城市大腦|「杭州方案」推廣全國 逾500城市緊隨
如今,杭州城市大腦已建成涵蓋公共交通、城市管理、衛生健康、基層治理等11大系統,建成48個應用場景,杭州也率先實現「用一部手機治理一座城市」。根據《中國城市數字治理報告(2020)》,杭州數字治理指數居全國第一,正在成為「最聰明的城市」。
緊隨杭州之後,城市大腦已經在多地開始建設,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宣佈要做城市大腦的城市就達500多個,幾乎涵蓋所有副省級以上城市和地級市。
城市大腦最終將改變甚麼?時任杭州市發改委主任洪慶華曾參與杭州「城市大腦」的籌備、運行和協調,他認為,有了城市大腦,杭州將逐漸以技術創新來推動制度創新,實現城市治理模式的重大變革,倒逼政府向著治理現代化的服務型政府邁進。
延伸閱讀:碳中和 碳達峰| 廣州焚化發電黑科技 全國首個生活垃圾零堆填減碳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