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宮攻略|睇得兼玩得!盤點館內互動區 走進乾隆夢境

編輯︰言嘉庸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以下簡稱「香港故宮」)已成為「香港新地標」,廣受市民歡迎。

  實際上,參觀者在香港故宮不僅能觀賞到靜態的國寶文物,還可以通過多個互動藝術裝置,從視覺、聽覺、觸覺沉浸式了解紫禁城的人、事、物,絕對可以值回票價。以下盤點香港故宮館內一些特別的多媒體藝術裝置和互動環節,大家參觀打卡時千萬不要錯過!

香港故宮的9個展廳分別設置了53個多媒體作品,邀請了超過10位藝術家、設計師和導演合作創造而成,以有趣的方式呈現古物之美,同時增強與觀眾的互動體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香港故宮展廳一:動畫地圖展示紫禁城建造歷史

  展廳一的主題是「紫禁萬象:建築、典藏與文化傳承」,透過100多件故宮典藏,介紹紫禁城。踏入展廳,不少參觀者隨即被入口附近的動畫地圖吸引目光,牆上的投影是一副巨型紫禁城畫像,以動畫生動地展現600年間故宮的變化和擴建過程。

香港故宮展廳一的巨型紫禁城畫像投影。(攝影:莫利)

  動畫地圖還介紹了故宮各個區域、各個寢宮的用途和隸屬的主人。四庫全書、旗袍、京劇、康熙字典、滿族點心薩其瑪等代表紫禁城文化的小動畫,還會從牆面屏幕流淌到地面,為參觀者帶來別開生面的體驗。

在北京故宮展廳一,代表紫禁城文化的小動畫還從牆面屏幕流淌到地面。(攝影:言嘉庸)

  延伸閱讀:香港故宮懶人包|盡覽展廳看點及打卡攻略

香港故宮展廳二:臨摹書法 與乾隆分享「夢境」

  展廳二是香港故宮最大的展廳,以「紫禁一日:清代宮廷生活」為主題, 300多件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文物順時序排列,參觀者信步而行,可從中得知乾隆等清代帝后在紫禁城從早到晚的起居習慣。

  乾隆皇帝熱愛蒐藏書畫,尤愛王羲之的書法,曾臨摹《蘭亭序》。展廳內設有書法臨摹裝置並提供毛筆,參觀者只需在互動展品上一筆一畫臨摹,就能即席揮毫,揣摩乾隆摹寫《蘭亭序》的神韻與技法。除了可以留下一份電子版「墨寶」,還能蓋上自選的「印章」,無論是大人還是小朋友都能各得其樂。

香港故宮展廳二的書法臨摹裝置吸引不少市民上前一展身手。(圖片來源:AP)

  同展廳內另一個值得體驗的互動區,是展廳盡頭一個名為「夢境」的多媒體裝置。

  在第一任妻子富察氏孝賢純皇后病逝後,乾隆經常懷念她,為她賦詩逾百首,甚至在夢中與她相見。「夢境」詩詞化成影像,以乾隆的詩《夢》為創作靈感,講述他夢到已逝愛妻孝賢純皇后,抒發無限思念。

  利用2D和3D動畫、電腦特效等製成的投影片《夢境》中,龍代表乾隆,鳳代表孝賢純皇后,一雙蝴蝶象徵一對戀人。圖像投映到天花板,配上聲效襯托,參觀者可躺在梳化上如同身臨其境,進入乾隆夢境和內心世界,感受其對亡妻的思念。

香港故宮展廳二的《夢境》裝置,用兩台投影機投射出直徑5米的影像到天花上。裝置配置有一個可供12人坐下的梳化,觀眾可以躺下來,仰首一同進入乾隆的夢境。(圖片來源:Getty)

  延伸閱讀:一文睇清!香港故宮5大必看文物

香港故宮展廳四:沉浸式體驗皇室祭典場景

  清代皇室遵循傳統儒家文化,提倡孝道與祭拜祖先。宮廷人物肖像中有一類專用於祭祀典儀,風格雍容華貴、莊嚴肅穆,記錄了皇室成員的面容、氣質,以及彰顯其身份地位的服飾。

香港故宮展廳四的《壽皇殿:帝后肖像的元旦大祭禮》,供訪客沉浸式體驗皇室祭典場景。(圖片來源:Getty)

  展廳四的展覽「龍顏鳳姿:清代帝后肖像」,展出了幾代帝后之朝服像,代表清宮最高規格人物肖像的藝術成就。展廳內最特別的是一副名為《壽皇殿:帝后肖像的元旦大祭禮》的作品,還原了清代祭祀場景。

  利用數碼影像技術呈現壽皇殿的建築空間,參觀者可透過沉浸式體驗,體驗供奉皇帝和皇后肖像的影像祭祀,有一種穿越時空、身臨其境的感覺。

離開香港故宮展廳四之前,還可以到「翩然入畫—清宮照相館」,挑選宮廷服飾留影,將自己臉相加入「皇族畫像」,最適合打卡!(攝影:言嘉庸)

  延伸閱讀:香港故宮|你不知道的5個趣味知識

香港故宮展廳九:與傳世名畫《八駿圖》馬匹相遇

香港故宮展廳九的「郊原牧馬圖」裝置,作品靈感來自郎世寧的《八駿圖》,參觀者可透過屏幕與馬兒互動,以生動方式了解文物的故事。(攝影:馮嵐)

  歷代馬文化藝術均有優秀作品,展廳九「馳騁天下: 馬文化藝術」展示了一百多件來自故宮博物院與羅浮宮的文物,包括繪畫、雕塑、陶瓷等。在近距離欣賞各種珍品的同時,可以認識馬在歷史、藝術、軍事、政治上扮演的角色及蘊含的文化意義。

  展廳其中一個互動裝置「郊原牧馬圖」,以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的《八駿圖》為靈感,參考現實中的馬匹神態,利用動態捕捉的方法,將駿馬帶到香港故宮,裝置內含感應器,當馬匹「感應」到有人接近,便會與觀眾進行互動。

香港故宮展廳九的「天馬行空」裝置,多匹駿馬在空中飛揚。(圖片來源:香港故宮博物館)

  還有一組裝置名為「天馬行空」,觀眾站在展廳,抬頭可望見四組以不同角度懸掛在半空中的屏幕,一系列的神獸飛馬透過數碼科技「活起來」,帶領觀眾進入遠古時代神秘的文明國度。

  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講座教授邵志飛(Jeffrey Shaw)組建的創作團隊,有份負責為香港故宮設計互動藝術裝置。邵志飛認為,為展覽設計多媒體裝置,並非要與原作較勁,也非要篡改作品,而希望讓觀眾以另一種方式欣賞和理解藏品,以生動方式了解文物的故事。

負責為香港故宮設計互動藝術裝置的是邵志飛組建的創作團隊。(圖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網)

  延伸閱讀:香港故宮必去!「故宮學堂」推出DIY工作坊等5大活動

  延伸閱讀:香港故宮 每日一文物|趙孟頫《秋郊飲馬圖》

《Meta Nostalgia》沉浸式NFT藝術體驗展 以科技呈現香港舊日情懷

2022-06-13
香港賽馬會、香港體育學院、香港演藝學院

一文看清香港賽馬會行善百年 「體院」演藝學院是誰出資興建?|馬會故事

2025-03-11
1:40
智慧城市-杭州城市大腦-大數據

智慧城市|杭州首創「城市大腦」 有何神奇之處?

2022-08-22
1:48
智能泊車-深圳垂直循環式立體車庫-中國立體車庫

智能泊車|盤點中國優秀立體停車庫 深圳垂直循環式車庫成網紅打卡地

2022-08-08
1:59
當代中國-智慧生活-亦莊無人駕駛

科幻變現實!北京亦莊打造「無人駕駛之城」

2022-07-04
2:14
當代中國-智慧生活-黃醫生高鐵-高速綜合檢測列車

中國限量版高鐵「黃醫生」 運用高科技為鐵路問診把脈

2022-06-24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DeepSeek 黑神話 扭秧歌機器人...創科「六小龍」為何出自杭州?

2025-03-24
全國兩會AI和機械人

全國兩會|機械人人工智能成「熱詞」 AI記者機械犬巡邏引關注

2025-03-11

機器人也會扭秧歌、轉手絹?2025蛇年春晚究竟有多少黑科技?

2025-02-11
青島地鐵「碳星快軌」

全球首列商業營運碳纖維列車 青島地鐵「碳星快軌」有何優勢?

2025-01-13
華為發布「純血鴻蒙」

華為|全球第三大手機作業系統「純血鴻蒙」 特別之處在哪?

2024-10-24

深圳超充之城|超充站數量反超加油站 「一杯咖啡滿電出發」

2024-06-16
2:04

「空中的士」成出行新方式? 一文看清「低空經濟」發展趨勢

2024-05-19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機械人表演千手觀音 AI「文生圖」秒速創作

2023-07-11

杭州亞運|走進「星際戰艦」電競中心 藏了哪些「黑科技」?

2023-06-20
上交會2023,國產電動飛動,新一代機械人,畫人像機械人

上交會2023|首部國產電動智能飛機模型曝光 新一代智能機械人有幾似真人?

2023-06-16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