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自然災害模擬系統 身臨其境體驗地震提升逃生技能

編輯︰言嘉庸

  在殘酷的天災面前,人類顯得渺小而脆弱。當地震發生的一瞬間,你是否真的知道該如何應對和逃生?一旦被困於廢墟,你是否掌握自救技能?

  在内地,近年有不少企業推出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以下簡稱VR)地震體驗系統,模擬災難發生場景,讓體驗者在感受到地震災害緊張急迫的同時,又能學習應對災難的方法,增加人們在真實環境中逃生的成功率。

VR災害體驗系統 助公眾提高應對危險能力

VR地震逃生疏散項目-烏魯木齊學生
2021年8月26日,在烏魯木齊市應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小學生排隊體驗VR地震逃生疏散項目。(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自然災害頻發,但民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卻很薄弱。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傳統的安全培訓方式太過枯燥,無法保證學員真正學習到安全知識;另一方面,對於遠離自然災害帶的民眾來說,他們較少遇上破壞力極大的天災,心存僥倖,沒有將安全教育當回事。

  有別於傳統的「說教式」安全教育, VR災害體驗系統可以使體驗者更能體驗到自然災害的恐怖和無情,彷如親歷地震、火災、極端天氣等場景。這不僅能提高公眾對於危險的應對意識和能力,還能幫助他們全面了解各類高危災害的特點及程度。

  延伸閱讀: 灣區打卡|VR遊戲 地理探險 橫琴創新方打造沉浸式科技主題樂園

VR廢墟被困自救沉浸體驗系統
VR廢墟被困自救沉浸體驗系統及體驗場景內容。(圖片來源:國家科技部 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重大成果展)

VR系統還原災難場景 視覺觸感互動體驗豐富

  例如,被列入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重大成果的「VR廢墟被困自救沉浸體驗系統」,以第一人稱視覺生動表現虛擬三維地震廢墟環境,體驗者通過佩戴VR眼鏡720度沉浸在虛擬環境中感受地震災害氛圍,體驗場景包括:地震發生時建築物倒塌於廢墟被困的災害環境、如何開展自救和互相安慰來提升信心。

  至於其他的VR地震模擬體驗系統,能讓體驗者感受身處震源的變化,了解地震中哪些地點安全、哪些極度危險,以及如何在地動山搖中尋求生路、利用僅有的資源自我保護,真正學習到逃生技巧,視覺效果震撼之餘,還在手柄加入觸感體驗,令場景更加真實。

  延伸閱讀:VR譯作「靈境」?盡顯中國文化韻味

VR地震模擬系統
VR地震模擬系統目前多用於辦公室地震模擬、家庭地震模擬、戶外地震模擬和校園地震模擬等場景。(網上圖片)

  高層建築火災逃生難、施救也難,若所處高樓失火,又應該如何正確逃生?在 VR高樓層火災逃生模擬體驗中,體驗者可以通過VR頭盔及互動手柄可身臨其境地參與滅火體驗,模擬使用消防設備滅火、火災報警及火場逃生演練,從而掌握簡單的消防技能。

  不難看出,VR技術可以讓受訓者足不出戶就擁有沉浸式安全課堂體驗,而且在VR系統可以允許多人共同培訓,培訓次數不受限制,極大節省安全培訓成本。親身經歷的安全培訓模式讓安全知識更加深入腦海,讓培訓質量更加高。

VR火災模擬系統-學生教育-沉浸式體驗
VR體驗方式能幫助體驗者做出預判,學習在災害中做出正確反應,掌握逃生本領。(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今,VR自然災害模擬體驗的身影經常出現在內地的安全主題科普教育基地,以及各大、中、小學校安全教育宣傳及社區公共教育宣傳,為公眾提供一系列的沉浸式安全教育體驗系統。

  延伸閱讀:世界機械人大會開幕 仿生機械人「鄧麗君」獻唱 滑雪機械人炫技

「元宇宙」源自電影《雪崩》?

  近年,多家科技企業爭相投入「元宇宙」領域,這個概念風頭一時無兩。元宇宙更入選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的「2021年度十大網路用語」。不過元宇宙究竟是甚麼?

  元宇宙英文為「Metaverse」,它並非一種技術,而是一個概念。此概念始於1992年的美國科幻小說《雪崩》,小說中,用戶只需戴上耳機和眼鏡,就可以通過「Avatar」(虛擬化身)在一個虛擬三維世界中自由活動,而作者將這個空間稱為元宇宙。

  致力發展元宇宙科技的Facebook就曾經形容它為一個...

六足機械人-冰壺機械人-滑雪機械人-北京冬奧

國產六足機械人 雪場馳騁身姿矯健 冰壺陪練精準投壺

2022-10-03
2:12
浙江溫嶺潮光互補智能光伏電站

中國智能電站吸收「日月精華」 靠太陽月亮一齊發電?

2022-09-19
智慧家庭病房-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

內地首間5G智慧家庭病房 全屋智能設備:床墊監測心率 馬桶分析尿液

2022-08-29
1:40
智慧城市-杭州城市大腦-大數據

智慧城市|杭州首創「城市大腦」 有何神奇之處?

2022-08-22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DeepSeek 黑神話 扭秧歌機器人...創科「六小龍」為何出自杭州?

2025-03-24
全國兩會AI和機械人

全國兩會|機械人人工智能成「熱詞」 AI記者機械犬巡邏引關注

2025-03-11

機器人也會扭秧歌、轉手絹?2025蛇年春晚究竟有多少黑科技?

2025-02-11
青島地鐵「碳星快軌」

全球首列商業營運碳纖維列車 青島地鐵「碳星快軌」有何優勢?

2025-01-13
華為發布「純血鴻蒙」

華為|全球第三大手機作業系統「純血鴻蒙」 特別之處在哪?

2024-10-24

深圳超充之城|超充站數量反超加油站 「一杯咖啡滿電出發」

2024-06-16
2:04

「空中的士」成出行新方式? 一文看清「低空經濟」發展趨勢

2024-05-19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機械人表演千手觀音 AI「文生圖」秒速創作

2023-07-11

杭州亞運|走進「星際戰艦」電競中心 藏了哪些「黑科技」?

2023-06-20
上交會2023,國產電動飛動,新一代機械人,畫人像機械人

上交會2023|首部國產電動智能飛機模型曝光 新一代智能機械人有幾似真人?

2023-06-16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