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中國文化|冬至為何「大過年」?

編輯︰紀小婷

  在中國文化中,冬至是最重要的節氣之一,也是僅次於農曆新年的重要節日。到了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團聚「做冬」,有些地方還要祭祀拜祖,坊間甚至有「冬至大過年」的講法。 冬至為何如此重要? 

  中國古代有「二十四節氣」,冬至是第22個節氣,通常是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2020年為12月21日)。對於北半球地區來講,也是全年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時間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日照時間將逐步變長。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陽氣回升,天地之間陽氣開始逐漸變強,下一年的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早在周秦時期,冬至就是歲首,也可以算作是古代的新年。直到漢代,人們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此時,冬至又稱冬節,官員在這一天要舉行祝賀儀式賀冬,並例行放假。宋朝以後,冬至又成為祭祀祖宗的日子。 

  時至今日,冬至已經不再是歲首,許多盛大的慶祝儀式也逐漸式微。但全家團聚、一起吃團圓飯的傳統依然保留下來。 

相關標籤

植樹造林 莫過清明

  你知道嗎?自古以來,中國有清明節植樹的習慣,所以也有人把清明節稱為植樹節。

  「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是一個農諺,因為清明節前後,氣候條件很適合樹木生長,樹木種植以後,成活率高,生長快。

  這句農諺沒有文獻出處,但《歲時百問》記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即是此時種植樹木成活率高,適宜植樹。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24節氣傳承

二十四節氣承載中國文化 活化傳承不容忽視

2020-12-20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冬至-香港_x1.jpg

冬至飲食中國文化:杭州人吃年糕 寧夏人吃「頭腦」?

2020-12-18
1:58

青年建築師:保育明代建築 留住中國文化

2020-11-19
3:11

木雕製作手辦 福建爺爺成當代中國「老二次元」

2020-11-06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12月23日|最罕見的冬至?

2020-12-14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24節氣傳承

二十四節氣承載中國文化 活化傳承不容忽視

2020-12-20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冬至-香港_x1.jpg

冬至飲食中國文化:杭州人吃年糕 寧夏人吃「頭腦」?

2020-12-18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冬至大過年

趣談中國文化|冬至為何「大過年」?

2020-12-14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傳統節日年輕化中國文化融入潮流消費

傳統節日年輕化 中國文化融入潮流消費

2020-12-19

12月23日|最罕見的冬至?

2020-12-14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24節氣傳承

二十四節氣承載中國文化 活化傳承不容忽視

2020-12-20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冬至-香港_x1.jpg

冬至飲食中國文化:杭州人吃年糕 寧夏人吃「頭腦」?

2020-12-18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冬至大過年

趣談中國文化|冬至為何「大過年」?

2020-12-14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傳統節日年輕化中國文化融入潮流消費

傳統節日年輕化 中國文化融入潮流消費

2020-12-19

12月23日|最罕見的冬至?

2020-12-14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