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08-02
為了讓香港學生深入了解祖國,教育局規劃了21條考察路線,讓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學生與老師一同到內地考察(下稱公民科考察)。路線大部分位於廣東省內,內容圍繞歷史、文化、成就,以及現代發展。考察後,學生須完成專題報告,作為文憑試公社科成績的一部份。《當代中國》嘗試把路線上各行程的重點勾劃出來,讓學生先睹為快。
行程第一站,是位於東莞虎門鎮解放路的鴉片戰爭博物館,認識當年香港是如何被不平等條約迫使而割讓給英國。
公民科考察|鴉片戰爭博物館 藏文物逾8000件
1893年(清道光十九年),林則徐被任命欽差大臣,奉命前往銷煙,其後引發的鸦片戰爭,是滿清被迫簽訂南京不平等條約將香港割讓予英國的重要人與事。
這一段史迹在書上看多了,但林則徐當年怎樣大力禁煙、鴉片怎樣被銷毀,以及其後鴉片戰爭的過程等具體細節,就要親自到歷史博物館內才有更深入的體會。
鴉片戰爭博物館,又名虎門林則除紀念館,嚴格來說包括有三個館,除了鴉片戰爭博物館外,有海戰博物館,和虎門林則徐紀念館,前兩者為當年戰役的所在地,後者則是紀念一代忠臣林則徐而設,整個博物館管理面積約80萬平方米。
公民科考察|用先進化學方法 銷煙池23天銷238萬斤
鴉片戰爭博物館始建於1957年,主要將「虎門銷烟」 與「鴉片戰爭」兩大歷史事件呈現出來。館內收藏及陳列林則徐銷煙與鴉片戰爭文物史料,同時保護了林則徐銷煙與虎門炮台舊址及有關文物。
當年林則徐把所有鴉片銷毀的地方,就是現在虎門林則徐紀念館內的「銷煙池」了。「銷煙池」共有兩個池。林則徐利用獨特的化學方法,不用火焚銷而用石灰處理鴉片,做到不燃燒,而池底又不留任何鴉片的殘留物。當年他用了23天銷毀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達超過237萬斤。
鴉片戰爭博物館內的藏品類別多樣,有玉石器、陶器、瓷器、銅器、牙骨器等,亦有林則徐書法、通草畫、銅版畫,也有英軍當時用過的洋槍洋炮等。置身在當中,恍如看到昔日戰爭激烈的景況。
延伸閱讀:鴉片戰爭博物館
公民科考察|威遠炮台成南方海上長城
激烈抗戰的炮台,最有名的有威遠炮台和沙角炮台。威遠炮台是1839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時已存在,屬於虎門臨海的重要防務之一。除了威遠炮台外,這裏還有鎮遠、靖遠、南山頂、蛇頭灣、鵝夷等炮台,成為海防防禦重要體系,被譽為「南方海上長城」。
在鴉片戰爭博物館,可以看到一系列遺迹和文物所築構成的歷史場景,認識香港到底是如何在不平等條約的迫使下,被割讓予英國接受殖民統治。在鴉片戰爭博物館裏,大家可以接觸和還原真實歷史,而僅百年之間,看到今天東莞市的飛快發展,真正見證了中國從昔日被列強欺負到今天偉大復興的重要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