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深圳地標鄧小平畫像背後故事 「見證」中國崛起

編輯︰王子傑

  去過深圳的人也許都會有印象,在福田區荔枝公園附近有一個「小平畫像廣場」,矗立一幅巨型的鄧小平畫像。這幅鄧小平畫像始建於1992年的6月28日,是深圳的標誌之一,也是著名的旅遊景點。

鄧小平畫像|始建90年代初至今第四版

  現時的鄧小平畫像為第四版,於2004年8月15日完成。第一、第二版主要創作者是設計師汪繼斌,他曾經透露,當年接獲任務後,有考慮過用衛星等高科技產品來表現。但是經過內部討論,認為這些物質上的先進,無法代表改革開放。能夠表現改革開放精神,非鄧小平同莫屬。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深圳地標鄧小平畫像背後故事
第一版的畫像設計成鄧小平身處蒼穹,指點江山。(網上圖片)

  於是,汪繼斌把將畫像設計成鄧小平身處蒼穹,指點江山。至於標語則是深圳市委宣傳部指定,是鄧小平視察深圳所講過的說話,「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

  第一版鄧小平畫像的設計工作前後花費長達三四個月時間,然後又要花上十多天用油漆手繪到宣傳板上。當年負責畫像美工的陳炳林坦言,因為是油畫,油漆容易脫落,所以畫像每半年就要修復一次。此外,畫像面積達300平方米,相當巨型,陳炳林不得不將畫像分成眾多小塊,逐個完成繪製後,再運往現場組裝。

  第二版鄧小平畫像是在1994年5月重新設計,汪繼斌解釋,那時候國內對於改革開放的質疑已經愈來愈少,所以第二版的設計,背景不再是滿天朝霞,而是雲開霧散、萬里晴天,象徵改革開放前景是「撥開雲霧見青天」。標語也因應風格不同而改變,變成「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並一直沿用至今。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深圳地標鄧小平畫像背後故事
第二版畫像的設計象徵改革開放前景是「撥開雲霧見青天」,標語也不再措辭嚴厲。(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深圳地標鄧小平畫像背後故事
第三版畫像用上當時最先進的電腦合成及噴繪,效果更加美輪美奐。(圖片來源:Getty)

  可惜是,第二版鄧小平畫像只懸掛了兩年左右,因為畫像都是人手繪製,效果不盡完美,所以在1996年中下旬,深圳市委宣傳部再次徵集更好的設計。相比第一版及第二版,第三版就用上了當時最先進的電腦合成及噴繪,也是中國首個採用電腦噴繪技術獨立製作完成的廣告宣傳畫。

鄧小平畫像|成深圳地標每年吸引百萬遊客

  至於最新的第四版,其與第三版差別不大,標語和鄧小平的形象都一樣,只是將鄧小平身後的深圳,從只見到羅湖區的一部分,變成大量增加諸多新建築。

  第四版的背景,從左到右是深圳在20世紀80年代、90年代到21世紀的地標,包括有國貿大廈、地王大廈、市民中心等。第四版鄧小平畫像製作非常精良,防風防雨,同時每兩年政府都會委託專門印刷公司重新製作。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深圳地標鄧小平畫像背後故事
最新的第四版畫像,背景是一大特色,從左到右是深圳在20世紀80年代、90年代到21世紀的地標。(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鄧小平畫像如今已經成為深圳地標,中外遊客來到深圳,也會特意到畫像前拍照留念。據統計,每年約有100萬名遊客到此一遊。每逢鄧小平的紀念日,畫像前更會有許多人手捧鮮花前來致意。

  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鄧小平畫像也從第一版更迭至如今的第四版,唯一不變是鄧小平依舊在深圳一隅,無論風吹雨打,默默見證中國的崛起。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從「禁書」變文學名著 金庸小說解禁內地全靠書迷鄧小平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粵海鐵路與「闖海人」 海南發展有賴天時地利人和

胡應湘推動建設廣深高速

改革開放|港商胡應湘推動建設廣深高速 造就珠三角「黃金通道」

2022-08-07
2:10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粵海鐵路與「闖海人」

改革開放|粵海鐵路與「闖海人」 海南發展有賴天時地利人和

2022-07-24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深圳巴士站

深圳特區45年|巴士服務如何從無到有?香港經驗助公共交通發展

2025-05-15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40
團結香港基金呈獻節目《物暢其流》

持續更新|《物暢其流》第8集:跨境一鎖 科技簡化清關流程

2025-05-19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改革開放

深圳巴士站

深圳特區45年|巴士服務如何從無到有?香港經驗助公共交通發展

2025-05-15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40
團結香港基金呈獻節目《物暢其流》

持續更新|《物暢其流》第8集:跨境一鎖 科技簡化清關流程

2025-05-19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編輯推薦
香港故宮多媒體互動展 「『紋』以載道」

香港故宮多媒體新展 「『紋』以載道」探尋紫禁城的紋樣密碼

2025-05-20
大灣區現代園林

廣東現代園林中的跨界演繹|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3-20

重生的廣東古城 延續的根脈|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11
大灣區古迹

廣東古迹遺址中的破浪之路|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5-03
大灣區古典園林-嶺南四大名園

廣東古典園林中的嶺南風情|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3-15

廣東古鎮裏的唐宋明清|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04
大灣區古迹遺址

廣東古迹遺址中的嶺南文脈|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29
大灣區現代園林

廣東現代園林中的跨界演繹|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3-20

重生的廣東古城 延續的根脈|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11
大灣區古迹

廣東古迹遺址中的破浪之路|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5-03
大灣區古典園林-嶺南四大名園

廣東古典園林中的嶺南風情|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3-15

廣東古鎮裏的唐宋明清|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04
大灣區古迹遺址

廣東古迹遺址中的嶺南文脈|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29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Qiyuan Lu
盧麒元

盧麒元:500年殖民史本質就是階級鬥爭

2025-05-23
2019年5月28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李恒德院士逝世

中國材料科學專家李恒德院士逝世

清明插柳 端午插艾

  端午節的習俗,除了吃糉子划龍舟外,還有插艾,古時便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一詞。

  這句話最早見於南朝《荊楚歲時記》(南朝梁):「五月五日……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宋朝《東京夢華錄》:「端午……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艾草等,士庶家釘艾人於門上。」

  清朝《燕京歲時記》:「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於門旁,以禳不祥。」

  艾有去袪濕毒、邪氣之效,古時...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