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25周年|上海世博 港人義工的自述

撰文︰黃皓頤

  香港回歸25周年以來,香港人曾參與內地不少大型活動,印象最深刻的是2008年協辦北京奧運馬術賽。相隔兩年後,2010年上海主辦世博會,這次世博會歷史上規模最大、共有24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加;參觀人次最多,超過7,300萬人次。上海世博的成功,是中國人的驕傲;當中,園內近八萬名義工,包括100位港人義工,都功不可沒。

香港回歸25周年|上海世博 百名港人自費赴滬做義工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香港回歸25周年|上海世博 港人義工的自述
在黃浦江畔聳立的上海世博標誌性建築中國館「東方之冠」,以富中國建築文化元素的「鬥冠」造型及表面覆以「疊篆文字」的主題構思,呈現濃濃的中華神韻。(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上海世博在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舉行,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園內大部分義工是上海各間大學的學生和退休人士。其中,有100名香港義工,是自掏腰包買機票參與上海世博的熱心人士,他們有些是專業人士、退休公務員,也有在學的大學生。這班港人義工,大都具豐富經驗,有人更曾參與2008年北京奧運、2009年香港東亞運動會等大型活動。

  Tim在香港常做地區義工服務,當2002年底得悉中國將首次舉辦世博,並會在港招募義工,他已渴望成為其中一員。2009年上海世博正式來港招募義工,Tim憑着豐富的義工經驗,加上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在近千名申請者中脫穎而出,成為100位義工之一。

  延伸閱讀:上海世博會舉行開幕式

香港回歸25周年|上海世博 港人義工烈日下助旅客指引路向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香港回歸25周年|上海世博港人義工的自述
上海世博舉辧期間,天氣炎熱,身穿綠白色相間的服裝的義工,經常汗流浹背,但他們仍然細心地為旅客解答疑難、指引路向。(網上圖片)

  2010年7月,他跟隨團隊抵達上海,展開約一個月的上海世博義工之旅。其間,他們被安排在當地的大學宿舍住宿,也獲得飲食卡在世博園內使用;至於交通和其他飲食費用則要自付。

  Tim和義工們接受約5天培訓後,各被派到中國館、香港館和世博軸等場館工作,主要是帶領導賞團、解答旅客查詢、維持秩序等。回想當時在30多度高溫天氣下工作,感覺又熱又濕,Tim經常汗流浹背,尤其烈日下在世博軸戶外工作,一點也不輕鬆。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香港回歸25周年|上海世博港人義工的自述
2010年上海世博期間,有100位香港義工自費前往做義工,他們被分派到世博軸、中國館和圖中的香港館工作,主要是帶領導賞團、解答旅客查詢、維持秩序等。(圖片來源:Getty)

香港回歸25周年|上海世博 港人義工廣結友誼

  雖然捱着高溫的苦頭,體力上是辛苦的,但Tim認為幫助旅客解難是其正能量之源。「有一次我在中國館當值時,遇上一對60多歲法籍夫婦,他們用法語問路,但我不懂法語。當時想起同場有義工懂得法語,便立即找對方為老夫婦指引路向。之後老夫婦不單講『Thank you』,還送了一支原子筆給我。」這份心意,足以令Tim甜在心頭。

  他也難忘一些非洲、中南美洲等國家的參展代表的熱情待人態度,「他們主動拿出國家的特產,例如酒、咖啡,給我們試飲,又熱切地跟我們分享食品飲料的特色。這些都是很開心的回憶。」還有是,跟上海義工的交流也令他感覺特別,「當時義工是穿綠白色相間的服裝,遠看像一棵新鮮的白菜,被稱為『小白菜』;而他們就稱我們香港義工做『小香菜』。」點滴美好回憶,仍牢記心中。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香港回歸25周年|上海世博港人義工的自述
上海世博的義工都獲發服務證書,表揚他們為這次舉辧了「成功、精彩、難忘」的世博作出貢獻。港人義工Tim表示,天氣炎熱加上要維持大量人群排隊場面,在體力上是辛苦的,但在上海世博期間,有機會認識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和文化,以及近距離接觸世博精粹,心情是喜悅的。Tim更定下前往每屆世博會的目標,繼2015年米蘭世博後,他期待着3年後的大阪世博。(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上海世博見證改革開放成果 展覽當年今日落幕

  不論是上海、內地其他省市或香港的義工,都是辦好上海世博的重要一員。上海世博,展示了中國和城市良好形象,同時向全世界見證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成果,也顯示香港回歸25周年間港人貢獻力量,助國家舉辦集經濟、科技和文化於一身的世博盛會,促進經濟發展,彰顯國力。

回歸紀念柱

  香港回歸紀念建築物之一,便有回歸紀念柱,它其實是甚麼呢?   不同於其他紀念回歸的建築,回歸紀念柱並非由政府負責興建,而是由八鄉鄉事委員會會員自行斥資建造而成,是香港唯一由民間籌建以紀念香港回歸祖國的建築物。

  回歸紀念柱座落於元朗八鄉上村公園,柱上有時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周南的題字,上面書有「擎天一柱回歸紀念」的金漆字。

  回歸柱序文「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乃香港回歸祖國懷抱之歷史時刻,舉國上下,歡欣鼓舞;海外赤子,揚眉吐氣;五洲之內,友好仁人,無不關注此世紀盛事。近者悅,遠者來,盼一睹交接之盛典,視躬...

2:10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粵海鐵路與「闖海人」

改革開放|粵海鐵路與「闖海人」 海南發展有賴天時地利人和

2022-07-24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金庸小說

改革開放|從「禁書」變文學名著 金庸小說解禁內地全靠書迷鄧小平

2022-07-10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深圳市花簕杜鵑

深圳特區45年|市花簕杜鵑 為何「很像深圳人」?

2025-04-19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2024-11-18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改革開放

深圳市花簕杜鵑

深圳特區45年|市花簕杜鵑 為何「很像深圳人」?

2025-04-19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2024-11-18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編輯推薦

金像獎2025|劉青雲四奪影帝 《九龍城寨》橫掃9獎成最大贏家

2025-04-28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高鐵話你知之四|高鐵為何沒有安全帶?

2024-01-22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一條問題分高下

2025-05-02
1993年5月8日
東亞運動會

第一屆東亞運動會上海開幕

蛙是朵趙冷

  「從未怨過命,一生都打拼。蛙是朵趙冷!」這是電視劇《我來自潮州》主題曲的歌詞,最後一句:「蛙是朵趙冷」,是用潮州話唱出,即「我是潮州郎」。

  資料顯示,在香港的潮州人約有70至80萬人,一些潮州富豪如李嘉誠白手興家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蛙是朵趙冷」(我是潮州人)、「架己冷」(自己人)等潮州話,大家都可能略有所聞。

  《我來自潮州》這套電視劇,也是以當時亞洲電視主席林百欣的生平做藍本。林百欣原籍廣東省潮陽縣,以製衣業起家,後來涉足地...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