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07-28
相信不少在北方長大的人小時候也聽過「磨剪子嘞,戧(讀音qiāng(槍)或qiàng(嗆))菜刀」這句經典的吆喝聲。那帶着胸腔共鳴的旋律混合了各地的方言,承載了上世紀的集體回憶。在香港,則被轉化為「鏟刀磨鉸剪」。
磨刀是一種傳統手藝,匠人們吆喝「磨剪子嘞,戧菜刀」作招徠,肩挑一條長凳,一頭固定兩塊磨刀石,一塊用於粗磨,一塊用於細磨,凳子腿上綁着一個水鐵罐,走街串巷,為無數家庭打磨剪子和菜刀。以往物資匱乏,很多家庭都只有一把菜刀,磨刀成了必需,磨刀匠人生意興隆。
關於這句吆喝的由來,目前沒有明確的記載,但較多人認為最初起源於北京手藝人的吆喝。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樣板戲《紅燈記》流行,戲中一段磨刀人的吆喝傳遍全國,成了當時匠人們的樣本。時至今日,磨刀需求大減,匠人亦漸漸失去了存在的舞台。
香港歌手李龍基有一首叫《磨鉸剪鏟刀》的兒歌,便有「磨鉸剪,磨鉸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歌詞,是用磨刀手藝帶出珍惜光陰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