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故事《送你一朵小紅花》 展現愛與珍惜的人生課題

編輯︰言嘉庸
撰文︰謝小明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讓人們更關注身體健康和關心身邊珍視的親友。面對生命無常,如何以積極正面的態度迎戰?大家不妨可以欣賞2020年於內地上映的溫馨電影作品《送你一朵小紅花》,撫慰大家的心靈,或許能令對人生充滿疑惑的你有所領悟。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送你一朵小紅花1
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的導演兼編劇希望將此片獻給積極生活的人們,希望通過作品表達生活雖不易,希望大家仍會笑對生活,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送你一朵小紅花》慰藉心靈 「生命三部曲」系列作品

  7年前,內地著名導演韓延將國內著名女漫畫家熊頓的抗癌漫畫《滾蛋吧!腫瘤君》搬上大銀幕,感動無數觀眾,更萌生拍攝「生命三部曲」電影系列的想法。前年上映的「生命三部曲」第二部曲《送你一朵小紅花》不但由他執導,這次更兼任編劇,盼望再次從電影作品帶給觀眾精神上的慰藉。

  該片由內地人氣小鮮肉男星易烊千璽跟「謀女郎」劉浩存主演,累計總票房獲得14.33億元人民幣(約17.65億港幣),在影視評分網站豆瓣網獲得7.2分(滿分10分),口碑票房雙豐收。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送你一朵小紅花2
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中,男主角韋一航是一名腦癌患者,由於早已意識到自己生命的終點隨時降臨,因而失去對人生的興趣和熱情,拒絕親友的同情與關心,改以冷漠、悲觀的態度過活,他的父母只好小心翼翼地包容着他。(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延伸閱讀:癌症病患的解憂假髮店 走紅中國新聞

《送你一朵小紅花》深度刻劃抗癌家庭的辛酸

  這部電影作品沒有添加花巧的特效效果,拍攝手法像一般劇情片一樣,同時導演也沒有刻意渲染疾病帶來的沉重與悲傷,一改傳統抗癌片的套路,以平實的手法講述整個故事。

  劇情圍繞兩個抗癌家庭的生活軌迹展開,男主角韋一航(易烊千璽 飾)自從患上腦癌後,便開始封閉自己內心,即使治癒後仍不喜歡與人交流,不想走進別人的世界,也不希望別人走進自己的世界,因為他不知何時會去世,生怕自己放不下對方,也不希望對方為自己難過。

  韋一航一直覺得自己是家中的累贅,眼看奶奶為了幫自己籌治病費而賣房、爸爸即使胃痛也拼命工作和做兼職賺錢,即使家中的傢俬變得破舊,父母也不捨得添置新傢俬。家人默默的付出,在他眼裏是一種情感負擔,更為觸動他悲傷的情緒,使他變得自怨自憐,同時韋一航的舉動也令韋一航父母非常心痛。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送你一朵小紅花3
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中,女主角馬小遠的母親早逝,由父親老馬(夏雨 飾)一人獨自撫養長大。馬小遠從5歲就患上腦癌,雖然自小已明白努力活着的道理,但偶爾也會害怕吃苦藥的滋味,所以愛女心切的老馬自學「魔術」來哄女兒開心,餵女兒吃藥。(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反觀不幸在5歲患上腦癌的女主角馬小遠(劉浩存 飾),雖然長大後仍偶爾想起年幼時治療癌病的片段,但性格樂觀活潑的她,與韋一航相比下有更大勇氣堅強地面對生活;而且她與父親十分親近,兩人關係亦父亦友。

  自從韋一航在腦癌病友活動上認識馬小遠後,馬小遠漸漸走進他深鎖的心房,帶領他走出那個孤僻冷漠的小世界,令他明白病痛只是生命的一部分,不需要放大傷痛,更應珍惜當下,愛惜自己和親友。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送你一朵小紅花4
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中,韋一航和馬小遠二人因生病無法像普通人展開「說走就走」的旅行,所以導演讓他們用天馬行空的方式「周遊世界」。雖然場景都是大家每天看到的景物,但對他們來說這趟旅行卻有着特別的意義。(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當中最令人感動的一幕是,二人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模擬到世界各個地方旅遊的畫面,例如在建築工地的沙堆體驗遊覽撒哈拉沙漠、到噴泉中感受到訪委內瑞拉大瀑布等,成為這兩個孩子人生的歡樂時刻,既美好又浪漫,彷彿病痛沒法再局限癌症康復者的生活一樣。

《送你一朵小紅花》以輕鬆手法探討愛與離別 凸顯生命可貴

  《送你一朵小紅花》這部作品聚焦癌症患者與抗癌家庭所面對的問題與矛盾,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該片基調卻是明亮溫暖,人物角色樂觀堅強,將抗癌這個沉重的話題以輕喜劇的形式表現。

  另外,韓延亦有透露雖然癌症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但希望觀眾不會以沉重心態面對。故事談及的是生死與生命,但落腳點不在於疼痛和悲傷,而是生活無論多苦難,大家都能像故事裏的角色一樣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同時盼望藉此作品可以令觀眾對「生離死別」有更深的思考,學會珍惜當下,愛你所愛。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送你一朵小紅花5
片中,韋一航說自己幼兒園沒得過小紅花,小初高沒有得過獎狀。在他第一次勇敢面對自己內心,向馬小遠講出自己的感受和表白後,馬小遠在韋一航手上畫了一朵小紅花,並表示這是對韋一航第一次積極主動面對生活的獎勵。(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延伸閱讀:梅艷芳上映|40歲死於子宮頸癌 出殯日萬千歌迷哭別

  延伸閱讀:生命剩下27天會做甚麼? 核試專家林俊德選擇了繼續工作

相關標籤

《小小的我》擁抱大大的夢想 易烊千璽演繹腦癱患者勵志人生

2025-04-01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從農場到餐桌

探尋食材產地 科普烹飪秘籍 《從農場到餐桌》助農帶貨新思路

2022-03-19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港鐵中環站《同萌社區》貓店長攝影展

跟着「貓店長」打卡9間香港老舖 細味舊社區人情味

2025-04-12

影視時尚

劉青雲再攀演技高峰 《爸爸》內斂詮釋獲封「從影最佳」

2025-04-20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港鐵中環站《同萌社區》貓店長攝影展

跟着「貓店長」打卡9間香港老舖 細味舊社區人情味

2025-04-12

影視時尚

劉青雲再攀演技高峰 《爸爸》內斂詮釋獲封「從影最佳」

2025-04-20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港鐵中環站《同萌社區》貓店長攝影展

跟着「貓店長」打卡9間香港老舖 細味舊社區人情味

2025-04-12

影視時尚

劉青雲再攀演技高峰 《爸爸》內斂詮釋獲封「從影最佳」

2025-04-20
編輯推薦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2022-08-19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民間大對帳 加速中國文化復興

2025-04-23
中國經濟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看中國經濟問題根源

2025-04-19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談李光耀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談李光耀:與人互動 先思考彼此權力關係

2025-04-18
1997年4月24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邊境裁軍協定

中俄哈吉塔五國簽署邊境裁軍協定

受人二分四  

  「受人二分四,做到索晒氣!」相信這兩句話也是不少香港打工仔心聲,作為「全球最累城市」排行榜長期穩佔前列位置的城市,香港人每周工時長也常見。工時長,又要受老闆氣,無非就是為了薪水。

  「受人二分四」是一個廣東俗語,意思就是受僱於人,當中又有打工時吃苦的含義。那麼,「二分四」是怎樣的一道算式?

  「受人二分四」的說法,始見於廣州茶樓。

  在清末時期,廣州的茶樓生意相當興旺。由於客人多、生意好,因此酒樓需要聘用大量雜工,而他們的月薪大約為1元。當時1元即是1個銀元,1個銀元重七錢...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