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12-10
經過了幾十年的沉寂,文學家的沈從文,重現光芒,再為世人所認識。吊詭的是,自解放後直到1980年整整的30年間,沈先生雖然退隱文學創作和文學教育,他的聲名仍然以文學而讓世人懷念。20多年前,我先是從文物歷史學家認識了沈從文,再從文學家去認識沈從文,然後是全面的認識沈從文的。沈先生下半生在文物歷史研究中,創獲饒多,成績卓越。
陳萬雄讚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學術研究傳世之作
他的代表作《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是該方面學術研究的開山之作,也是傳世之作。他的文物歷史研究的成果,一如他的文學創作,透現了他獨特的生命哲學和思想。
無論是文學創作還是文物歷史的研究,沈先生都有未完成的大作。以文化成果的存歿去衡量,不無遺憾。但是,他留下的文學創作和文物歷史研究,已充分貫穿着他對於人的生命、人類的人文化成的終極關懷和了悟,只要我們對之有足夠的認識和理解,相信沈先生也不會有太大的遺憾。這就是他生前自題墓碑「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的遺願。
延伸閱讀:陳萬雄初訪沈從文印象:純真誠摯擁赤子之心
陳萬雄憶沈從人生重大抉擇 棄文學轉投歷史文物研究
上世紀50年代初起,沈從文先生離棄文學創作,一頭栽進歷史文物的研究中。對沈從文先生這種人生的重大抉擇,最普遍、最合理也最被認同的理由,是時移世易,是出於主觀願望和客觀現實扞格的無奈。
這無疑是事實。但是,對沈先生的轉變,只停留在這種程度的認識,是不足夠的,不圓滿的,也有礙對沈先生人生思想的整體認識。
延伸閱讀:陳萬雄憶沈從文鼓吹「古為今用」 大眾加深認識中華文化藝術
沈先生對自己人生道路的改換,不同時間不同場合,曾留下了若干夫子自道的文字。1968年文化大革命期間的一次自我檢討中,他說:
要我重新寫作,明白是對我一種極大的鼓勵。但是我自己喪了氣。頭腦經常還在混亂痛苦之中,恐怕出差錯。也對「做作家」少妄想,且極端缺少新社會新生活經驗。曾試着寫了個《炊事員》,也無法完成。所以,還是希望回到博物館服務。(《我為甚麼始終不離開歷史博物館》)(五之一)
(經作者授權,轉載自陳萬雄《讀人與讀世》,標題及分段經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