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田工作專用 袁隆平「超級駕駛執照」全國唯一

編輯︰許可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為中國解決糧食難題,一生獲得無數獎項和榮譽,其中最為特別的,可算是一張不用考核、終生免檢的「超級駕駛執照」;雖然只是限於田裏工作,但袁隆平的這個「超級駕駛執照」,也是全國唯一。

袁隆平是「實戰派」 天天下田做研究

   袁隆平被一直是「實戰派」,反對在辦公室裏搞科研,所以他總喜歡在試驗田裏「現場辦公」。但是大量理論研究的文獻和數據卻無法搬到田間,於是他先是騎單車(自行車),之後又通過考試拿到電單車(摩托車)駕駛執照,自此就經天天騎着電單車往返試驗田和辦公室之間。

袁隆平因為經營高科技農作物種子和種苗的研發的「隆平高科」上市,據說身家十分不俗,但他生前一直活儉樸,他曾說:「要那麼多錢做甚麼?那是個大包袱。」事實上,袁隆平從不講究名牌,開的車也是價錢便宜的普通車。(網上圖片)

  對科研的身體力行,袁隆平一生都沒改變。但是隨着年紀漸長,家人覺得他騎電單車出入終究不安全,於是在70歲生日後,說服他改用安全系數更高的私家車。而袁隆平的第一輛私家車,是國產的「別克歐賽」,售價大約10萬元人民幣左右。

  車有了,惟袁隆平沒有私家車駕駛執照,馬上考試可以嗎?不能,因為那時內地對考領駕駛執照的年齡上限是70歲,也就是袁隆平超齡了。

  延伸閱讀:為中國人吃上飽飯奮鬥一生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免試獲發牌 惟行車範圍有限制

   袁隆平一直在湖南省工作生活,當省得知有關情況,為了支持老人的科研工作,公安廳在2003年5月決定不需要考試,直接給快將73歲的袁隆平頒發「榮譽駕駛執照」,而這個特殊的駕駛執照也成了全國唯一,足見袁隆平的「份量」。

袁隆平的駕駛執照全國獨有,上面還印有「袁隆平院士惠存」字樣。(網上圖片)

  從內地傳媒曝光的照片所見,這個駕駛執照上還印有「袁隆平院士惠存」幾個大字,誠意十足。

  當然,雖說不用考試,但為了袁隆平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當局專門安排了教練為他培訓駕駛技能,而駕駛執照的使用範圍有明確限制,只能讓這位農業科技大家駕車下田。

  這裏順帶一提,隨着社會發展,內地在2020年開始取消考領私家車車牌的年齡制,但要求70歲以上長者需要接受記憶力、判斷力、反應力等多種能力測試,保證身體條件符合安全駕駛要求。

  延伸閱讀:「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差點做了戰鬥機機師?

  延伸閱讀:袁隆平的兩個遺願

袁隆平為研究水稻、為中國人吃上飽飯奮鬥一生。他說:「我認為糧食是最重要的戰略物資,所以我覺得我的工作是非常有意義的,對國家、對百姓都是大好事。」(網上圖片)

李振聲——比肩袁隆平的農業科學家 要讓中國人家中裝滿糧

2024-09-09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水稻專家楊華德 用中國技術解決非洲吃飯問題

2024-04-15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野菜充饑 算盤計數據 彭士祿逆境研發核潛艇

2022-03-04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 華仔
    發表於 2022-02-20 8:39 AM
  • #1
  • 谷愛凌得體,熱情,大度,歡容,心廣,愛國

  • 1 0
1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林子祥

樂壇傳奇林子祥 深情款款又豪邁激昂 用音樂感動觀眾

2025-04-24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林子祥

樂壇傳奇林子祥 深情款款又豪邁激昂 用音樂感動觀眾

2025-04-24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大阪世博中國館

大阪世博|四川率先辦活動周 重點展陳三星堆及大熊貓|走進中國館

2025-04-23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2022-08-19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民間大對帳 加速中國文化復興

2025-04-23
中國經濟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看中國經濟問題根源

2025-04-19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談李光耀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談李光耀:與人互動 先思考彼此權力關係

2025-04-18
「甩底」原來與吃有關?

  做人做事,最重要就是有交代、守信用。答應別人卻臨時失約,這種「甩底」的行為的確要不得。

  「甩底」,在廣東話當中有失約、失信於人的意思,原來這個說法與廣東的飲食文化有關。

  在古時,廣東人喜以瓦煲作煮食工具,特別是煮粥煮湯時便會用到。然而,瓦煲時間用得長了,煲底因長期受爐灶之火所燒,變得脆弱;重複使用後最終可能底部脫落,那麼原本在瓦煲中煮好的食物也因而傾倒出來,令原本餚煮的美食遭泡湯...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