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0日

中國「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

  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經過評審,正式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中國古人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為「二十四節氣」,當中包括了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節氣」指導着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是中國傳統歷法體系及其相關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二十四節氣」形成於中國黃河流域,以觀察該區域的天象、氣溫、降水和物候的時序變化為基準,作為農耕社會的生產生活的時間指南逐步為全國各地所採用,並為多民族所共享。隨着中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和現代化農業技術的發展,「二十四節氣」對於農事的指導功能逐漸減弱,但仍在當代中國人的生活中具有其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鮮明地體現了中國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和適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2006年,「二十四節氣」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1年,九華立春祭、班春勸農、石阡說春被列入該遺產項目的擴展名錄;2014年,三門祭冬、壯族霜降節、苗族趕秋、安仁趕分社被列入該遺產項目的擴展名錄。

相關標籤

穀雨洗纖素 裁為白牡丹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穀雨,古時有一句話「穀雨洗纖素,裁為白牡丹」,是甚麼意思呢?

  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王貞白的《白牡丹》,全詩如下:

  穀雨洗纖素,裁為白牡丹。

  異香開玉合,輕粉泥銀盤。

  曉貯露華濕,宵傾月魄寒。

  家人淡妝罷,無言倚朱欄。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這節氣下春雨特別多,是牡丹花開的時節。

  纖素,指潔白纖細的絲絹,比喻白牡丹的花瓣如絲絹般細小。

  詩人想...

夜半飯牛呼婦起 明朝種樹是春分

  今天是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這一天開始,氣候逐漸回暖,萬物復甦,是春耕的重要時節。有一句話:「夜半飯牛呼婦起, 明朝種樹是春分。」是甚麼意思呢?

  這句詩出自清代詩人宋琬的《春日田家》,生動地描繪了春分時節農家的忙碌場景,充滿展現出濃厚的鄉土氣息和生活情趣。

  春分前一天夜半時分,農婦人起床餵牛,確保牲畜有足夠體力進行第二天的勞動。同時,農人也會叫醒老伴,一起討論第二天的農事安排。

  農夫在這一天最愛種甚麼?原來是種樹。

  春分時節,氣溫回...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南極文森峰

1988年12月2日

中國人登上南極最高峰文森峰

2023-12-01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葉問逝世

1972年12月1日

詠春拳一代宗師葉問逝世

2023-11-30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票中票

1983年11月29日

中國首次發行票中票

2023-11-28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白春禮

1990年11月28日

白春禮觀察到三鏈狀脫氧核酸新結構

2023-11-27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 桀龍
    發表於 2024-10-21 7:31 PM
  • #3
  • 我覺得古人的智慧很聰明,因為它可以利用農作物的收成來判斷季節的變化。

  • 2 1
1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