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11-07
談到去廈門旅遊,又怎可不提當地的熱門旅遊點「鼓浪嶼」?這個面積只有1.87平方公里的小島,早已成為了廈門的旅遊名片!「鼓浪嶼」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無車馬喧囂之餘,處處盡是鳥語花香,素有「海上花園」之譽,加上「鼓浪嶼」於清末年間曾成為租界,所以此地又遺存了許多中外特色建築,被稱為是「萬國建築博覽會」。除了美景和特色建築之外,「鼓浪嶼」還是一處優雅、充斥着音樂文化氛圍的地方,島上面的一座「鋼琴博物館」收藏了不少古典鋼琴,贏得了「鋼琴之島」的美譽!
沿環鼓路漫步 感受「鼓浪嶼」海島風情
鼓浪嶼是一張燙金的旅遊名片,島上海礁嶙峋,岸線迤邐,山巒疊翠,峰岩跌宕,鼓浪嶼明麗雋永的海島風光吸引着無數遊客慕名前來觀光遊覽,常有耳聞「不遊鼓浪嶼,枉費廈門行」之說。作為風景名勝區,鼓浪嶼有着良好的旅遊口碑和獲得眾多殊榮,包括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國家首批5A 級旅遊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福建「十佳」風景區之首等,其中在2017年7月8日舉行的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更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遊人來到鼓浪嶼想欣賞海島風光,最好便是沿着8公里長的環鼓路漫步觀光。環鼓路高低起伏,曲折迂回,瀕海依崖,穿洞涉水,遠眺近賞,處處有景。沿着環鼓路行走,腳下流淌的是奔騰的鷺江,陣陣海風吹拂過臉龐,清新的空氣夾雜着半點海水的微咸,是屬於鼓浪嶼的味道,讓人暫時放下煩囂生活中的忙碌,享受着鼓浪嶼帶給你的寧靜與放鬆。
踏着輕鬆的步伐,轉過鄭成功雕像,會見到一邊是壁立千仞,一邊是礁石虎踞,眼前的印斗石猶如鎮海帥印般矗立於波濤之上,長空下海鷗翻飛,湧浪奔逐。走在沙灘上,跳躍礁石之間,拾貝弄潮,遠眺藍天海色,近觀高樹藤蔓,鼓浪嶼的海島風情叫人流連忘返。
穿過「觀海園」,走出「菽莊花園」,便會來到港仔後金帶水,這是鼓浪嶼最佳的浴場。左為四十四橋,右為旗尾群礁,前為滾滾波濤,後為瓊樓玉宇,躺在厚甸甸的金黃軟沙上,仰視着白雲飄忽,臥聽着濤聲起伏,別有一番意趣。繼續沿環鼓路走,會經過一塊「鼓浪石」,它與「鼓浪嶼」名字的由來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鼓浪嶼」唐宋時稱作「圓沙洲」,到了明代,人們發現小島西南海灘上屹立着一塊巨巖,中間有一個大巖洞,每當潮漲潮落,海浪拍打巖洞時,便會發出咚咚聲響,儼如擊鼓,因此有了「鼓浪石」之名,而圓沙洲也從此正名為「鼓浪嶼」。
於「鼓浪石」打過「卡」後,抬頭望向「鼓浪嶼」的最高處,便會望見「日光巖」,若你有多餘體力,推薦大家走上去看看,因為俗話有云「不登日光巖不算到廈門」。「日光巖」是鼓浪嶼的龍頭景點,日光巖頂峰一塊直徑40多米的巨石凌空聳立,成為了廈門的象徵。
中外特色建築匯集鼓浪嶼 不負「萬國建築博覽會」之名
來鼓浪嶼除了看海島風光外,這裏的建築亦都非常有特色,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譽。鼓浪嶼的建築之所以具特色,是因為這裏曾是「萬國殖民地」,有十四個國家曾於此設立過領事館、割據地盤。在鼓浪嶼芸芸建築中,既有外國殖民者蓋的洋房,也有很多歸國華僑從國外歸來帶入的東南亞式樣,也有很多當地人模仿周圍的洋房所建的房屋,建築風格混搭而多變。
在鼓浪嶼的建築中,有不少屬於低層庭院式建築,主要是本世紀初或二、三十年代建造的。它們受到歐、美、東南亞等地方的建築手法影響,極具濃厚的地方色彩。房屋一般選用當地的石材或紅磚,用料考究、造型別緻,佈局合理,且多採用圓拱迴廊、清水紅磚、紅瓦坡折屋面,並用柚木樓板、花磚鋪地,用欄板鋪以奇異別緻的琉璃瓶花格。建築的各個立面常有精雕細刻的羅馬式大型圓柱和結構造型迥然不同的多坡屋頂,十分特別。
廖家別墅(林語堂故居)位於鼓浪嶼漳州路44號,是一座U形的別墅,亦是鼓浪嶼最古老的別墅之一,約建於十九世紀五十年代,距今已經超過150年歷史。別墅以英式建築風格為中心,拱券迴廊,前部為兩房夾一廳,為兩層坡頂。後部中間為小花圃,兩旁為二層小樓,連着前面的主房,後花園裏還有魚池。別墅的線腳重疊纖麗,而二樓的欄杆卻甚簡約。地下隔潮層並不低矮,保證了其上的廳房乾燥舒適。一樓中廳拱券前為一長長的石階,石階四周為古榕、龍眼、玉蘭,把小花園籠罩得濃蔭婆娑,清新涼爽,呈現出一派溫馨的氛圍。1919年8月9日,中國著名文學家林語堂與廖翠鳳在此舉行婚禮,新娘房就設在廖家別墅前廳右側的廂房裏,因而令此座別墅成為了林語堂故居。
除了廖家別墅之外,鼓浪嶼上的「三一堂」亦是值得一看。「三一堂」是一座教堂,由教友募捐於1934年動工興建,至1945年底中樓建成後才告竣工,陸陸續續建設了十多年。「三一堂」是一座粉紅色的磚牆建築,帶有一個條石砌築的地下室,平面是拉丁十字形,建築面積856㎡,每一面皆有山牆,山牆下邊由方柱分成三道高達3米的大門,兩邊各有一個窗。窗楣飾有小山尖,和正中的山牆形成三角對稱,所以三面都有一個主入口的感覺,這三面的三角形山牆簇擁著正中間的八邊形鐘樓。屋頂由鋼筋網狀構成,罩在四周牆上,中央借助鐘樓的重量,壓住屋架重心,使屋頂形成一個整體。
這幢「三一堂」不但建築有特色,還包含着豐富的聲學效應,就連殷承宗、許裴平、許裴星兄弟、吳天球等中外著名音樂家都盛讚室內音質效果極佳,其原因應該與其講台結構有關。首先是講台如同大音箱,講台立面用木板圍護,屋頂木板條天棚,天棚內有很大的空間,這種結構和提琴的結構相似,沒有回音,由於室內平面呈十字平面,結構呈八個角,回音通過它被吸收了,因此令室內音質非常好。到鼓浪嶼旅行的朋友可以實地實測一下。
延伸閱讀:廈門文青好去處!全國首間貓咪博物館邂逅可愛「喵星人」
延伸閱讀:重慶必食洞子火鍋防空洞內品嘗熱辣鮮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