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10-22
楊利偉、聶海勝、翟志剛、王亞平......中國太空人無人不識,但大家又是否知道,是誰把他們從千軍萬馬中選拔出來,再訓練成為航天猛將呢?她就是被形容為太空人「女教頭」的黃偉芬。
黃偉芬因「女權」事件而廣為人識
很多人知道黃偉芬,竟是因為一次頗為莫名其妙的「女權」事件。
2021年6月,神舟十二號成功升空,把三位男航天員送上中國太空站。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黃偉芬接受央視採訪,問及接下來的神舟十三號,會否有女太空人參與任務。
後來大家都知道乘搭神舟十三號往天宮的,包括了第二位進入太空的中國女性、曾在太空中授課的王亞平,但當時的黃偉芬回答仍「保守」,她說:「下一次完全有可能,因為飛行時間一長,如果有女性航天員(太空人)的加入,那麼對於整個乘組的相融性,包括生活照料、計劃管理等方面,能發揮女性的特長和優勢。」
沒想到的是,黃偉芬的回答在網上引來了一場小風波:一些人不分青紅皂白地開罵,指她的那句「生活照料」是在「侮辱女性」;有人還說「女航天員(太空人)們經過刻苦訓練,上天就是為了給別人當保姆的嗎」。
其實黃偉芬所說的「生活照料」,絕對不是日常生活中當保姆的意思;這是航天專門用語,是指在太空失重環境下衣食住行的處理,當中涉及要專業技術和技巧,卻沒沒有性別之分,也非特指王亞平的工作。
後來有傳媒予以講解,那些曲解、甚至曾經惡言相向的網民才算了解情況。而經這次風波,也更多人知道了「太空人女教頭」黃偉芬。
學飛機設計出身 黃偉芬轉行載人航天
為甚麼黃偉芬被稱為「太空人女教頭」?她對中國航天的貢獻又有多大?
1964年出生的黃偉芬是江西人,自小便是「學霸」。父親認為國防科技對國家至關重要,一直鼓勵黃偉芬選擇相關科系,有報國之心的她中學畢業即決定報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終成為該校飛機設計專業的學生。
但本科畢業後黃偉芬從「航空」轉到「航天」,她考入了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攻讀重力生理學碩士學位。
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後來換了「招牌」,就是現在大名鼎鼎的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它是繼俄羅斯加加林訓練中心、美國休斯敦航天中心之後,全球第三個太空人科研訓練中心,被譽為「中國航天英雄成長的搖籃」。
取得碩士學位後,黃偉芬留在這頂尖研究所工作,曾參與「863計劃」中關於載人航天的環境控制、生命保障等課題的前期研究。1992年,中國決定展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這是黃偉芬事業的轉捩點。
載人航天離不開太空人,但在如何挑選、訓練太空人問題上,中國是一片空白,也無從參考,一切要從零開始。當時只有28歲的黃偉芬當然也沒有經驗,但當時正在醫學總體組的她,因為專業能力強,工作出色,被上級指派挑起制訂太空人訓練方案的重擔。
黃偉芬接到任務後,馬上展示了遇上複雜問題時能把握關鍵、理清條理的能力。
中國載人航天從零開始 黃偉芬3個月做出訓練大綱
她馬上給火箭、飛船等各個系統的研發人員發去表格,要求大家說明對太空人有甚麼要求,例如太空人需要面對怎樣的環境、要操作甚麼設備等等。藉着回饋的資料,黃偉芬很快就有了完整概念,短短3個月便交出太空人的練訓總體大綱。
這方案從此奠定了中國選拔、訓練太空人的基調。設計方案的黃偉芬後來接受傳媒採訪,談起從零開始極速完成練訓方案,她自信滿滿地說:「這就是智慧!」
1999年,黃偉芬帶領不足30人的教員團隊,開始在實踐中探索如何訓練太空人,經過多年摸索,他們設計出8大類、百多個科目的完整訓練方案,涉及醫學、生理、心理、科學理論、工程技術等方方面面。
為了確保沒有安全隱患,「總教頭」黃偉芬和教員們還會先行嘗試所有訓練項目,直到總結出最合理有效的方案。黃偉芬透露,她就曾在發射塔架上,做過逃生滑道的試跳,從相當於17層樓高的52.5米高處,下滑至地下掩體。
黃偉芬至今為中國航天培養出兩批共21名太空人,第三批太空人也在訓練之中。截至2021年底,她已把13名太空人(20人次)送上太空,將來亦將有更多太空人遠征穹蒼。
但無論是中國飛天第一人的楊利偉、三上太空的景海鵬、聶海勝、「太空老師」王亞平,還是其他太空人,他們所獲功勳都應該有黃偉芬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