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吳京角色原型 李昌言帶兵直搗美軍指揮部

編輯︰許可

  由內地導演陳凱歌、香港導演徐克和林超賢聯合執導的電影《長津湖》,在內地票房大賣,很多觀眾都對吳京飾演的伍千里印象深刻。但大家或許不知道的是,伍千里這角色是真實存在的,他的原型是抗美援朝戰爭中,帶兵直搗美軍「北極熊團」指揮部的連長李昌言。《長津湖》上映時,李昌言老人已年過九旬,但說起戰爭往事,他仍記憶猶新。

《長津湖》真實故事跨過鴨綠江 李昌言參加抗美援朝

  電影《長津湖》是以抗美援朝戰爭(韓戰)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伍千里的原型李昌言參加了這場血戰。

  朝鮮半島自1910年被日本侵佔,至二戰日本戰敗投降,半島由美、蘇以北緯38度的「三八線」為界分別佔領,兩地隨後在美、蘇支持下各自立國,也就是北方的朝鮮(北韓)和南方的韓國(南韓)。

  當時朝鮮和韓國均堅持自己是半島的唯一合法政府,並試圖以武力統一全國,雙方勢成水火,邊境衝突不斷,至1950年全面戰爭終於爆發。

電影《長津湖》中吳京所飾的七連連長伍千里,角色原型就是志願軍連長李昌言,現實中的李昌言在電影上映時居於鞍山。圖為《長津湖》的海報。(網上圖片)

  朝鮮半島的炮火打響後,韓國軍隊潰敗,支持漢城政府(現稱首爾)的美國遂決定出兵助戰。1950年9月15日,以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在朝鮮半島的仁川登陸,並越過「三八線」,直逼朝鮮和中國邊境的鴨綠江,甚至派戰機轟炸中國丹東。

  為了國家安全,中國同年10月起陸續派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開始抗美援朝。

  這一年,出生在山東榮成的李昌言22歲,是解放軍第9兵團27軍80師239團2營4連連長。他所屬的27軍在11月改編為志願軍,大部隊從中國東北跨過鴨綠江,掩至朝鮮咸鏡南道的長津湖一帶。

邊偵察邊推進 《長津湖》真實戰役李昌言果斷向敵開火

   那時朝鮮正值50年一遇的寒冬,晚上氣溫低降至零下40度,志願軍裝備落後,很多士兵甚至禦寒衣物都不足,吃也吃不飽,但他們有的是鋼鐵意志和英勇無畏。

  為阻止美軍長驅直進,志願軍繼第一次反擊戰役後,決定在11月再發動第二次戰役,在朝鮮北部東西兩線向聯合國軍展開反擊突襲,東線的戰役就是上文提及的「長津湖戰役」。參加這次戰役的,包括了27軍等3個軍的約15萬人。

為保家衛國,志願軍在1950年10月開始跨過鴨綠江,而李昌言所在部隊則在11月入朝作戰。抗美援朝戰爭持續約3年,直至1953年,交戰雙方才簽署停戰協議。(網上圖片)

  11月底一個傍晚,李昌言的4連按照上峰指示,作為「尖刀連」一邊偵察一邊推進,並根據情況殲滅敵人,掩護兄弟部隊渡江;這也是4連入朝後第一次戰鬥。

  前進之際,戰士們在夜色中發現敵方一頂帳篷,於是暗中將之包圍。未料此際有士兵不小心踩到了空罐頭,聲音驚動了敵人。情勢危急,李昌言帶領士兵果斷開火,把帳篷裏的美軍或擊斃,或俘擄。

長津湖首報捷 李昌言帶兵繳「北極熊團」團旗

   這時大家發現帳篷內裏有地圖和電話等重要設備,李昌言心想「連隊是不可能有的,起碼是營以上的」。後來他才得知,這竟然是赫赫有名的美軍「北極熊團」指揮所,而被擊斃的就有該團的團長。

  一名士兵出發前受炊事班班長委託,要找一塊布用作蒸饅頭的蒸籠布,他於是從帳篷拿走一張藍底綉有鷹的大布。人們後來也知道,這「布」就是「北極熊團」的團旗。

美國「北極熊團」團旗的真品,經修復後如今陳列於北京的軍事博物館。(網上圖片)

  此後李昌言的4連乘勝追擊,近10小時間斃敵數十人,繳獲榴彈炮等物質,為27軍最終全殲美軍「北極熊團」的團級戰鬥隊,作出至關重要貢獻。

  李昌言的4連、乃至整個27軍的大勝,也是「長津湖戰役」中最經典和最重要的戰鬥;因為發生在長津湖東面新興里,它又被稱為「新興里戰鬥」,是電影《長津湖》的劇情主線;片中吳京和7連,就是以李昌言和他的4連為藍本所創作。

  最終志願軍在「長津湖戰役」全面告捷,把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趕回「三八線」以南,成為整個抗美援朝戰爭的轉捩點。

  延伸閱讀:抗美援朝戰爭的五大意義

李昌言獲記二等功 長津湖英雄退伍後定居東北

   但不能不提的是,志願軍雖然獲得「長津湖戰役」勝利,也因為因裝備遠不及美軍,在這十幾天裏付出了沉重的傷亡代價。

  其中27軍屬下的1個連、20軍的兩個連,在零下40度的雪地裏埋伏了3天3夜,除了兩人外全部凍死,其中20軍59師177團6連125人,全部犧牲在陣地上。這3個連被稱為「冰雕連」,他們的英雄事迹亦出現在《長津湖》裏。

「長津湖戰役」因電影《長津湖》再受關,作為人物原型的李昌言也屢成傳媒採訪對象。圖為李昌言和女兒一起看回憶錄。(網上圖片)

  李昌言因「長津湖戰役」獲記二等功,他之後還參加了多次戰鬥,至1952年11月回國。李昌言曾到軍校學習,再被調到了一個坦克團任參謀長,1956年被授予大尉軍銜。

  1966年,李昌言結束22年的軍旅生涯,在遼寧省的鞍山工作和生活,至1988年離休,並一直生活在當地的普通民居裏。

  《長津湖》2021年國慶在內地上映時,已年過九旬的李昌言特意在女兒陪同下,到電影院觀看這齣電影,當他看到畫面出現「第9兵團」時,老人激動不已,地指着銀幕告訴女兒說:「這就是我當年所在的部隊!」

  2022年11月22日,也就是《長津湖》上映後一年多,李昌言病逝,享年94歲。

  延伸閱讀:《長津湖》票房領跑國慶檔 3大亮點詮釋抗美援朝精神

李昌言曾在長津湖一帶血戰;長津湖是朝鮮北部最大湖泊,該湖湖水會向北流,最後注入中國和朝鮮邊界的鴨綠江。(網上圖片)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李振聲——比肩袁隆平的農業科學家 要讓中國人家中裝滿糧

傑出名人

敦煌保育80年|「敦煌守護神」常書鴻 千年莫高一生守候

創新先鋒

「無創產前檢查之父」盧煜明

盧煜明獲任香港中大校長 帶你認識這位「無創產前檢查之父」

潮流人物

李子柒最新影片截圖

李子柒回歸|新影片花大半年製作非遺「漆藝」 停更近3年還做了甚麼?

小城大事

烈士紀念日|科技考古追尋塵封歷史 文少卿:讓無名烈士變有名

運動健兒

2:22
巴黎殘奧WH2級單打亞軍陳浩源

「輪羽二哥」陳浩源再闖殘奧 勇奪銀牌突破個人成績

影視巨星

黃子華棟篤笑、電影《破·地獄》

《破·地獄》|黃子華「票房靈藥」怎樣練成? 首個棟篤笑原是娛圈告別作?

編輯推薦
李子柒最新影片截圖

李子柒回歸|新影片花大半年製作非遺「漆藝」 停更近3年還做了甚麼?

1:51

「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2:10

60件文物

陝西考古幾誇張?每日出土60件文物

1:43
水下考古;長江口二號

水下考古幾神奇?「長江口二號」古船打撈 工程規模全球最大

烈士紀念日|科技考古追尋塵封歷史 文少卿:讓無名烈士變有名

北周武帝宇文邕

科技考古|北周武帝宇文邕真實容貌曝光 英年早逝極可能這原因

南海1500米海底考古大發現 兩艘明代沉船 逾10萬件文物

100周年|中國考古大發現(上):從河南小村出發 探尋文明起源

香港運動員

不斷更新|《香港機遇新里程》第4集 體育盛事 香港的主場經濟

1:37
原來在山西省運城市有一個被譽為「中國死海」的鹽湖,運城鹽湖的湖水會隨着氣溫等及礦物變化,呈現五顏六色的變幻美景,令人歎為觀止。

山西旅遊|「中國死海」運城鹽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3:07
中國5G、AI、大數據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非凡75年·科技篇|從5G、AI到大數據 中國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航天「從無到強」 躋身世界前列

2:48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交通75年 從「基本靠走」到復興號和C919

3:1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如何成為「基建狂魔」?

風箏 女孩 男人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叔叔,你真棒」滋潤人心

中國清朝,上朝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憶清帝國皇權太集中 阻礙變革的可能性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旅遊|成都黃忠墓的發現與消失

2000年11月22日
《中國的航天》白皮書

中國首次發表《中國的航天》白皮書

小雪封地 大雪封河

  二十四節氣中,立冬過後,便踏入「小雪」。

  有關小雪的解釋,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以下記載:「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此外,古籍《群芳譜》亦有載:「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小雪所代表的是降雪的起始時間與程度。此時此刻,北部一些地區已見初雪,不過因為地氣未寒,降雪量小,未有積雪,於是稱作「...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書展專題講座-《香港志.自然》:自然環境保育在香港

第34屆香港書展將於本月17日至23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今年香港地方志中心再度與中華書局攜手參與香港書展,並舉行專題講座。書展亦設置《香港志》專屬展位,親臨專區並參與遊戲,更有機會獲贈禮品,不容錯過!

  •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室S226-227)
  • 日期︰2024年7月22日(星期一)
  •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