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4-09-08
音:faat6 ngau6 dau6
意思是沒精打采,呆頭呆腦 。
發怐愗並不是現代人的「發明」,原來早在戰國已有「怐愗」的用例。
「怐愗」指愚貌﹐也有愚昧及不聰明的意思。戰國時期楚國的宋玉在《楚辭.宋玉.九辯》中云:「願沉滯而不見兮,尚欲布名乎天下。然潢洋而不遇兮,直怐愗而自苦。」宋玉是屈原的弟子,有古代四大美男之譽的他不被楚王重用,於是借悲秋為題以抒懷才不遇之情。大意指自己性格愚蒙,願隱退不再露面,而揚名於世之願亦難以實現。
至今,發怐愗普遍指人沒精打采,呆頭呆腦,甚麼也不做,對外界的事物也沒有反應;可能因為腦袋裏正記掛另一些事情,又或想稍為鬆馳一下,不去想任何事情。然而,若整天到晚只顧發怐愗,便很有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