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瞓街」輪候買樓花 香港房屋問題至今未解

撰文︰華思齊

  最近港九新界都有新盤開售,疫情下多個售樓處依然大排長龍。其實港人排隊搶樓花的情況,早在40年前已於香港歷史上出現。

香港歷史上首個地鐵上蓋物業

  二戰後,香港人口膨脹,市民住屋需求殷切。隨着經濟起飛,私人屋苑相繼落成,不少市民都渴望自置居所改善生活。1978年香港歷史上第一個地鐵上蓋住宅物業九龍灣德福花園開售,其位於旺角登打士街售樓處,有市民不惜提早3日「瞓街」輪候,只為一個買樓資格,有人甚至出價過千元「頂購」龍頭位置,相當於基層市民一個月工資;同一個月,炮台山富澤花園開售亦是萬人空巷,警方出動維持治安,足證炒風熾熱。

圖片攝於1978年,香港歷史上首個港鐵上蓋物業九龍灣德福花園開售,位於旺角登打士街的售樓處人頭湧湧,需要警方維持秩序。(圖片來源:Getty)

  70年代中經濟向好,樓宇按揭日漸成熟;踏入80年代,市民支付低至5%的首期便可做業主,一個10餘萬元的單位,入場費一萬數千元,那時一般人工資約1,000元,預繳數月至一年人工便可「上車」。當年樓市暢旺,升幅驚人,低門檻、高增長的投資,助長樓市炒風。儘管80年代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談判,一度影響投資者信心,觸發股樓大跌,但隨着《中英聯合聲明》落實,樓市很快重拾升軌。

同樣於1978年開售的北角富澤花園,當年推售其中250個單位,位於銅鑼灣的售樓處現場有超過5,000人輪候。(圖片來源:Getty)

香港回歸前土地委員會限制賣地

  香港歷史上曾出現過一個「土地委員會」,這是當年中國政府在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之前,為免英方在此之前瘋狂出售香港土地套現,提出成立的組織,藉以限制港英政府在1997年香港回歸前,每年供應土地不多於50公頃(不包括公營房屋及公共設施),並須將一半賣地收入留給特區政府。

1990年為購買藍田麗港城通宵「瞓街」輪候籌號的市民,照片可見,輪候者包括一家大小。(圖片來源:Getty)

  這項條款變為樓市的「緊箍咒」,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樓價拾級而上,炒風更甚,連排隊都變成一門有利可途的生意,吸引黑幫垂涎。1990年藍田麗港城及大埔太湖花園開售,有「吸管黨」、「白手套黨」入侵售樓處,他們搶佔人龍,將獲得的籌號高價轉售,排隊黨更曾與市民、甚至警方發生衝突,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記。

1988年上映的電影《流金歲月》,由張曼玉和鍾楚紅主演,電影記錄了香港人排隊買樓花的盛況。(網上圖片)

香港回歸24載 市民仍望樓興嘆

  97年香港回歸後,土地委員會解散,50公頃的賣地限制亦告取消,但香港樓價未見回落,反而屢創香港歷史新高。40年前的房屋問題,在香港回歸24年後今日依然未解決,升斗市民只能望樓興嘆。

  延伸閱讀1963年香港制水 4天供水4小時叫苦連天

重溫80年代物價,九龍灣得寶花園開售時,只需繳付5%的首期便可上車。(網上圖片)
70年代中後期開售的銅鑼灣維景花園,望維園海景,一廳三房當年售價17萬元。(網上圖片)
1:58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香港濕地公園寓保育於消閒娛樂中

香港濕地公園 寓保育於消閒娛樂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從李慧詩看「牛下」人的拼搏精神

從李慧詩看「牛下」人的拼搏精神

2:07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失而復得的香港歷史傳統看太平清醮飄色巡遊搶包山

失而復得的香港歷史傳統 看太平清醮飄色巡遊搶包山

藍屋屹立99年 灣仔打卡唐樓前身為華佗廟、黃飛鴻徒弟武館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香港歷史博物館增3展覽「香港多面體」 看油尖旺發展 讀華僑葡人故事

《破·地獄》劇照

《破·地獄》|破地獄為超渡亡者還是慰藉生者?「跳油鑊」為何已很少見?

「建築女王」扎哈‧哈迪德香港情緣 設計山頂俱樂部 奪生涯首個國際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