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濕地公園 寓保育於消閒娛樂

撰文︰黃皓頤

  天水圍香港濕地公園是香港人第一個生態旅遊公園,啟用至今剛好15年。雖然對很多家庭來說,或許只是多了個假日親子活動的選擇,但是在教育市民尤其年輕一代,認識保護自然環境及保育工作上,濕地公園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地球生態不斷受到破壞,每個人都有責任做守護者。

遊香港濕地公園 從生態環境認識保育重要性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香港濕地公園寓保育於消閒娛樂
濕地公園是香港首個生態旅遊設施,肩負起促進綠色旅遊、環境保護教育和濕地保護的保育角色。公園於2006年5月20日向公眾開放,至今剛好15年。(圖片來源:香港濕地公園官方網站)

  1999年興建的香港濕地公園,原意是彌補因為開發天水圍新市鎮而失去不少具生態價值土地,後來將該處發展成為保育濕地、教育市民和吸引遊客的生態旅遊公園。

  走在園中,可以認識到淡水沼澤、泥灘、紅樹林等濕地環境,也有機會看到各種濕地動物,例如在冬季,泥灘上見到瀕危的黑臉琵鷺正用長長的匙狀嘴覓食,或在濕地淺水區找到在休息的小白鷺,還有常在紅樹林浮橋兩旁出現的彈塗魚或揮動大螫足的紅色招潮蟹,趣味十足。同時,市民和遊客也會潛移默化地吸收到自然保育的信息,教育融入消閒娛樂活動中。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香港濕地公園寓保育於消閒娛樂
在濕地公園有機會看到黑臉琵鷺,牠擁有長匙狀的嘴加上黑色的臉,很容易被認出來。黑臉琵鷺是全球瀕危動物之一,加強對人們的保育教育很重要。(圖片來源:香港濕地公園官方網站)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香港濕地公園寓保育於消閒娛樂
每當潮退時,濕地公園紅樹林浮橋兩旁經常出現一種紅色的蟹;其會揮動一隻大螫足,像是呼喚潮水到來,因而得名招潮蟹。遊覽濕地公園,可以認識到保護自然環境及保育知識。(圖片來源:香港濕地公園官方網站)

  前往濕地公園,不會忘記探訪曾經跟港人「捉迷藏」逾七個月的小灣鱷貝貝。

  2003年11月,有市民發現元朗南生圍山貝河有鱷魚出沒,引來全港關注。當時有專家指香港的地理環境不應該有鱷魚,也有懷疑牠是遭人棄養。之後,這條「不速之鱷」被多次拍到爬上岸邊曬太陽。當時漁護署請來兩位中外鱷魚專家嘗試捕鱷,但周旋多月都不成功,直至2004年6月,鱷魚被漁護署的捕獸籠捕獲,後來證實牠是約4歲的雌性小灣鱷。

  延伸閱讀:30萬隻藏羚羊 十大中國瀕危動物:「可可西里的驕傲」藏羚羊

香港濕地公園「明星」貝貝 令港人關注保育議題

  牠的出現,令很多香港人關注濕地動物,之後政府決定飼養小灣鱷,更為牠舉行命名比賽,最後取名「貝貝」,皆因該名字有趣活潑,又容易記憶,也象徵在山貝河發現的小灣鱷。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香港濕地公園寓保育於消閒娛樂
濕地公園肩負保育的重要角色。灣鱷貝貝2003年被漁護署捕獲後,在2006年8月正式入住香港濕地公園,至今已超過14年。攝於2016年6月。(圖片來源:Getty)

  2006年8月,小灣鱷貝貝入住濕地公園「貝貝之家」展覽館,至今逾14年,牠已經18歲了。市民探訪時,很少機會看到活躍多走動的貝貝,牠多數是靜靜地躺在水中,偶爾才游出水面,原因是日間天氣炎熱,所以貝貝愛躲在水中消暑。

  延伸閱讀:盈盈樂樂慶香港回歸十周年 盤點兩岸三地大熊貓

  身處香港這個石屎森林,面積達61公頃的濕地公園,不單肩負起教育市民保育的責任,也有如在密集空間的城市中保留了一點生氣,給繁忙都市人一個悠閒空間。

2:26

饒宗頤墨寶打造心經簡林 大嶼山感悟心無罣礙

2:14

為甚麼颱風叫「風球」、「掛波」?原來與香港天氣歷史有關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從李慧詩看「牛下」人的拼搏精神

從李慧詩看「牛下」人的拼搏精神

「瞓街」輪候買樓花 香港房屋問題至今未解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香港歷史博物館增3展覽「香港多面體」 看油尖旺發展 讀華僑葡人故事

《破·地獄》劇照

《破·地獄》|破地獄為超渡亡者還是慰藉生者?「跳油鑊」為何已很少見?

「建築女王」扎哈‧哈迪德香港情緣 設計山頂俱樂部 奪生涯首個國際獎

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

香港海防博物館原是鯉魚門炮台 改名「抗戰及海防博物館」是回歸初心?

2:36

香港回憶鬼節篇|調景嶺因誰自殺變「吊頸嶺」?陰澳改名多得迪士尼?

3:06

香港回憶鬼節篇|赤柱美利樓是猛鬼辦公室?政府公帑驅鬼 法師超渡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