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省學費讀警校 李昌鈺成「華人第一神探」

編輯︰許可

  近年經常在電視節目上亮相、有「現代福爾摩斯」、「華人第一神探」之稱的科學鑑證專家李昌鈺,曾參與偵查無數重大刑事案件,當中包括美式足球明星辛普森涉嫌殺妻、克林頓性醜聞等世紀大案。但原來他神探之路的起點,卻是因為到警察學校讀書既免學費,還有津貼,偶然機遇之下踏上刑偵之路。

父親遇太平輪海難 李昌鈺家庭陷困境 

  李昌鈺1939年生在江蘇如皋,在家中13兄弟姊妹中排行11。他5歲時隨家人移居台灣,雖然那時候正值戰亂,但父親李浩民是富商巨賈,一家仍算得上是生活無憂。

  可是這一切因為震驚全國的「太平輪」海難而徹底改變。

  1949年1月27日,滿載乘客和貨物的「太平輪」從上海出發,夜航往台灣基隆,途中因為逃避宵禁沒開着航燈,結果在嵊泗列島附近與貨船「建元輪」相撞,雙雙沉沒。「太平輪」上大約 1,000名乘客和船員當中,有932人罹難,搭上這班船趕往台灣與家人過春節的李昌鈺父親李浩民,不幸是其中之一。

在太平輪海難中罹難的不乏官商名人,當中除了李昌鈺的父親李浩民,還有香港已故女富豪龔如心的父親龔雲龍。另外,事件其中一名倖存葉倫明在1980年來港定居,後來經常參加馬拉松賽,以紀念太平輪的死難者;他也是本港最年長的馬拉松跑手,「葉伯」在2014年離世。(網上圖片)

  父親離世,李家隨即家道中落,母親王淑貞獨力照顧一大群孩子,困難可想而知。但她深知教育的重要,寧可自己放下身段四處打工,再苦再累也堅持要讓子女們繼續學業。

曾在馬來西亞當記者 李昌鈺文字功底好

  18歲那年,李昌鈺考上了海事專科學校。這時他又發現,原來入讀台北的警官學校不單不用學費,還能拿到津貼。為了給家人減輕負擔,也為日後工作有保障,他便選擇了這間院校,成為刑事系的一名學生。

  李昌鈺當年的選校抉擇或許是有點兒無奈,但這決定卻令他以後的人生更精彩。

  在學校期間,李昌鈺逐漸展現思路敏捷、微察秋毫等神探特質,並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畢業後,他成為台北的警察,又因表現突出,很快獲得晉升,以25歲之齡成為寶島歷來最年輕的警長。

  延伸閱讀:半世紀辦案超過8000宗 李昌鈺:一切用物證說話

李昌鈺和宋妙娟在台北結婚,之後兩人到大馬生活,又在當地舉辦了一次婚禮。(網上圖片)

  這時期的李昌鈺還有一段特別的經歷,就是他在工作期間認識了來自馬來西亞的女僑生宋妙娟,兩人一見鍾情,不久就結為伉儷。之後他更辭去警職,隨妻子回到大馬生活,還加入當地一家中文報刊,並憑着不俗的文字功底,一年間極速從記者升職至總編。

留學美國深造 李昌鈺練就科學鑑證絕技

  此後李昌鈺決定到美國深造,學習更先進的刑偵知識。他把這想法告訴母親。母親十分支持,說:「你還要繼續往上讀,碩士不夠,還得把博士讀出來!」就這樣,李昌鈺和妻子帶着50美元和兩個行李箱,在1965年到了紐約。

  為應付學費和生活開支,李昌鈺不得不半工讀,甚至要連打3份工。但他仍咬緊牙關,終於相繼拿到刑事科學的學士,以及生物化學、分子化學的碩士和博士。

李昌鈺的成功離不開母親王淑貞的教誨。王淑貞於1897年出生,直到2003年才離世,享年106歲。圖為李昌鈺、姊姊李小楓和母親的合影。(網上圖片)

  李昌鈺學成留在美國發展,還選定了當時還很冷門的科學鑑證作為工作和研究方向,並在之後成為世界級權威;他又藉着相關技術破案無數,被舉世公認的神探,但這是另一個故事。

  順帶一帶,母親對子女教育有方,李昌鈺13兄弟姊妹都學業有成,而且全部取得博士學位,一門13傑堪稱傳奇。

  延伸閱讀:李昌鈺北大演講-靠權勢錢財得到的尊重是假的

  延伸閱讀:偵辦無數名人大案 李昌鈺:為普通人破案更難忘

李昌鈺在美國幾乎無人不識,不少「苦主」更特意請求他出山,幫忙破案。(網上圖片)
當代中國-傑出名人-前中大教授發現香港獨有植物「秀英竹」胡秀英研發感冒茶「三冬茶」

前中大教授發現香港獨有植物「秀英竹」 胡秀英研發感冒茶「三冬茶」

2021-04-20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林子祥

樂壇傳奇林子祥 深情款款又豪邁激昂 用音樂感動觀眾

2025-04-24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林子祥

樂壇傳奇林子祥 深情款款又豪邁激昂 用音樂感動觀眾

2025-04-24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大阪世博中國館

大阪世博|四川率先辦活動周 重點展陳三星堆及大熊貓|走進中國館

2025-04-23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2022-08-19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菩薩與女鬼之間

2025-04-25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民間大對帳 加速中國文化復興

2025-04-23
中國經濟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看中國經濟問題根源

2025-04-19
一鑊粥  

    「一鑊粥」是廣東方言,比喻一團糟、一個爛攤子。這個詞由來是怎樣的呢?

  「一鑊粥」源自歇後語「煲燶粥——大煲夾渴」。

  粥的特性是粘稠,有如漿糊。粥煲燶了,便更為黏稠,又不能吃。粥的這個形態,反映做事並未完成,半途而廢,一塌糊塗。

  如果有人把「一鑊粥」來個胡搞,把粥搞成「泡沫」,就等同「搞到一鑊泡」,事態便更嚴重了。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