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V:靠「演技」爆紅的產品評測

撰文︰紀小婷

  現在很多人購買電子產品之前,都會上網搜索產品評測作為參考。TESTV是眾多網絡頻道中的一個,而且絕對稱得上是最另類的那一個。 如何另類?就像周星馳電影的台詞一樣,表面上,她是一個產品評測的平台,實際上,她是一個賣美食的網購平台,而且還是一群頂着愛好科技產品光環的演員在賣美食。

年輕團隊發揮創意 TESTV重新定義產品評測

  任意打開一個影片,你都能感受到TESTV跟其他的KOL或評測節目不太一樣:無釐頭的處境劇;不加修飾的出鏡演員;稍顯浮誇的演技;一口不標準的普通話;還有刻意中英夾雜的slogan「幫你try before you buy」……讓你不禁懷疑這到底是電子產品評測,還是搞笑處境劇場? 

  但就是這個有點「老土」的頻道,現在已經成了最受歡迎的產品評測頻道之一。這個頻道由幾個年輕人創辦,他們在內地影片平台bilibili(B站)上擁有200多萬粉絲,在YouTube上也有超過40萬的訂閱,吸引了不少港澳台及海外觀眾。 

TESTV數碼評測KOL02
TESTV之所以能夠成為電子產品評測界最熱門的頻道之一,與他們在鏡頭背後一次次的探索和努力分不開。(網上圖片)

  電子產品評測講究給觀眾提供客觀的參考,所以大部分KOL或者評測節目都會正正經經地介紹產品的參數、功能、用法。但TESTV選了截然不同的一條路,比起機械式地介紹數據,TESTV的創作人員覺得分享產品在生活中最真實的使用感受,才是觀眾需要的。 

  比如,要評測一款新手機,他們就會還原各種生活場景進行測試:在一般光線下播視頻,屏幕顯色夠不夠鮮豔?在地鐵上跟女朋友視像通話,信號是否穩定?拍攝被風吹動的植物,畫面夠不夠清晰?經過一系列測試,最後才給出結論。 

  大部分評測KOL或者頻道都習慣在鏡頭前正襟危坐,一板一眼地介紹產品,但TESTV不止步於此。他們會把所有的使用場景,編寫成有趣、甚至有點無釐頭的情境劇,讓整個觀看過程更有趣味。    

TESTV數碼評測KOL04
TESTV在近兩年成為熱門的電子產品評測頻道,在bilibili和YouTube擁有不少追蹤人數,在海內外都十分受歡迎。(網上圖片)

  TESTV在頻道中這樣介紹自己:我們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用一種很快樂、很逗逼(搞笑)的方式,讓你擺脫數據的困擾,把產品帶入生活。 

  不得不說,TESTV的幾個年輕人憑自己的創意和努力做到了。真實的產品評測手法,為TESTV贏得了一大批忠實觀眾;貼地、搞笑的情景劇風格,更是讓很多原本不熟悉電子產品的人,對科技產生了興趣。 

TESTV數碼評測KOL03
很多人在購買電子產品之前,都會上網搜索KOL的產品測評作為參考。TESTV測評的產品品牌和種類五花八門,上至汽車家電,下至手機手錶,照顧到不同觀眾的需要。(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KOL「大樹君」 用街頭實驗傳遞社會溫度  

打破常規 TESTV從產品評測跨界到美食 

  除了製作評測節目,TESTV還有一個網絡商店,不過店裏賣的不是電子產品,而是各種零食:豬肉脯、牛肉乾、鳳梨酥、水果乾……種類繁多讓人目不瑕給。 

  不少觀眾覺得奇怪:TESTV為何將這兩種「九唔搭八」的東西連繫在一起?其實這並不是偶然,而是整個團隊苦心探索的結果。 

  TESTV最早的兩個成員是成都一家廣告公司的小老闆,2014年,公司受到新媒體行業衝擊,業務和人員急遽縮減。前路茫茫之時,兩人開始嘗試製作評測視頻。 

  增長粉絲並不容易。剛開始,用心製作的影片往往只有十幾個點擊。好在他們沒有因此放棄,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追蹤數量和觀看數量慢慢上升,員工也逐漸增多。 

TESTV數碼評測KOL05
TESTV由兩個年輕人創辦,經過不少探索,亦走了不少彎路。在探索出美「電子產品評測+售賣美食」的方式後,團隊逐漸步入軌道。(圖片來源:TESTV微博)

  但訂閱人數增多並不代表能賺錢,小團隊仍然面臨生存壓力,甚至出現了接連幾個月不能出薪水的窘況。 

  這時候如果想要快速變現賺錢,不外乎有兩種方法:一是和商家合作推廣產品;二是開個網店售賣電子產品。這兩種模式賺錢快,但一邊評測一邊售賣產品,頻道的認受性必然大大降低,這不符合TESTV做頻道的初衷。 

  於是,他們想到了零食。從最開始的火鍋底料,到後來的車厘子,在賣零食這條道路上,TESTV也做了很多的嘗試,跌跌撞撞才發展出現在成熟的模式。 

TESTV數碼評測KOL01
TESTV作為一個產品評測團隊,卻同時在網店售賣零食。這種跨界是他們發揮創意摸索出的經營模式。(圖片來源:TESTV@微博)

  把產品評測和美食結合在一起,一方面不影響產品評測的客觀中立,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自己的影響力獲得收入,可以說「一手麵包一手理想」,實現了雙贏。 

  直到今天,TESTV還在勤勤懇懇地打磨每一期節目。他們說,自己的成功沒有捷徑也不驚心動魄,但真實、有趣和溫度,是TESTV始終的堅持。 

  延伸閱讀:當代中國平民健身達人 周六野發放正能量 

相關標籤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創歷史 年少成名曾迷失毀前途

2025-05-07

影視巨星

謝霆鋒

謝霆鋒啟德開騷 香港歌手第1人 影視商界齊頭並進

2025-05-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創歷史 年少成名曾迷失毀前途

2025-05-07

影視巨星

謝霆鋒

謝霆鋒啟德開騷 香港歌手第1人 影視商界齊頭並進

2025-05-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金像獎2025|劉青雲四奪影帝 《九龍城寨》橫掃9獎成最大贏家

2025-04-28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高鐵話你知之四|高鐵為何沒有安全帶?

2024-01-22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一條問題分高下

2025-05-02
1993年5月8日
東亞運動會

第一屆東亞運動會上海開幕

蛙是朵趙冷

  「從未怨過命,一生都打拼。蛙是朵趙冷!」這是電視劇《我來自潮州》主題曲的歌詞,最後一句:「蛙是朵趙冷」,是用潮州話唱出,即「我是潮州郎」。

  資料顯示,在香港的潮州人約有70至80萬人,一些潮州富豪如李嘉誠白手興家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蛙是朵趙冷」(我是潮州人)、「架己冷」(自己人)等潮州話,大家都可能略有所聞。

  《我來自潮州》這套電視劇,也是以當時亞洲電視主席林百欣的生平做藍本。林百欣原籍廣東省潮陽縣,以製衣業起家,後來涉足地...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