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04-13
「我們國家,國力的強弱,經濟發展後勁的大小,愈來愈取決於勞動者的素質,取決於知識份子的數量和品質。一個十億人口的大國,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資源的巨大優勢是任何國家比不了的。」──鄧小平(1985年)
1978年改革開放,鄧小平欲借現代化,擺脫中國長年積弱局面。然而經歷十年浩劫,教育癱瘓,人才斷層,鄧小平意識到,要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必須從教育和科技着手。
改革開放恢復高考 千萬人重拾課本
鄧小平復出後推行改革開放,率先提出教育改革,恢復高考,以公平公正原則收生,數千萬人重拾課本,單是首三年報考大學人數的便多達1,600萬。
那時候,國家百廢待興,讀書條件刻苦,經歷文革的學生,對失而復得的讀書機會份外珍惜,人人奮發向上,盼望知識改變命運,追回自己失去的十年,國家落後的十年。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高考恢復 學生勤儉珍惜機會
借助海外華人 加速改革開放現代化
1982年,國家首次將教育確定為現代化建設重點之一。
鄧小平希望「把世界一切先進技術、先進成果作為我們發展的起點」;1983年更落實《關於引進國外智力以利四化建設的決定》,邀請海外華僑學者來華講學。諾貝爾得獎者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知名數學家陳省身、物理學家袁家騮及吳健雄等,每每他們到訪,鄧小平必盡量抽空出席,聽他們的建議,借助海外華人力量,加速中國改革開放現代化,縮短與世界差距。
丁肇中說第一次見到鄧小平是1977年,那時鄧小平就問他能不能派100個中國物理學家到他那裏去學習和工作。丁肇中說他整個的實驗室才30多個人,鄧小平說那就派10個,行不行。丁肇中當時那個實驗室在德國,當時德國和中國之間還沒有科學家交流的計劃,所以要問德國政府。鄧小平立即請丁肇中能不能今天就打電話問一下,明天就告訴他。
由此可見,鄧小平當時期望能夠盡快地培養人才,這種心情可以看得出來。他心中的中國現代化藍圖,需要有足夠的人才大軍才能夠完成。
改革開放40載 每年900萬大學生畢業
35年前(1986年)的4月,中國開始實施9年《義務教育法》,經過十餘年,全國大部分地區基本實現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青年掃盲工作。
1949年建國初,全國人口文盲率80%,學齡兒童入學率僅20%,改革開放後,如今中國高中階段入學率已達88%,每年近900萬人從高等院校畢業。
鄧小平在80年代說過:「中國人民將通過自己的創造性勞動根本改變自己國家的落後面貌,以嶄新的面貌,自立於世界的先進行列。」由「有學上」到「上學好」,「缺人才」到「選人才」,中國改革開放40年時間,由貧窮走到小康,落後邁向文明,躍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應驗鄧小平所說「自立於世界的先進行列」。
延伸閱讀:香港考試制度 重篩選不重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