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4-10-04
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傳統上香港有登高和掃墓的習俗,但規模不及清明節。相比之下,廣東地區對重陽節重視得多,除了登高祈福外,還有多種民間傳統活動,例如賞菊踏秋、吃重陽糕、飲菊花酒、放紙鷂等等。這天還是中國法定的「老年節」,不少地方都有別具特色的敬老活動。現在就來盤點一下大灣區內的慶祝盛況,感受滿滿的節日儀式感。
重陽節|廣州:登白雲山風車轉運 熱鬧好比過年
在廣州,重陽節登高祭祖已列入廣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每年重陽節期間,不少市民都喜歡結伴登山,相信登高祈福能夠驅走晦氣,為自己及家人帶來好運。
為此,廣州市每年都會開放不少登高點,著名的就有白雲山、越秀山、番禺蓮花山、花都盤古山等。登山群眾可不只有愛傳統的中老年人,年輕人也為數不少。
重陽節前一天黃昏,三五知己或一家人手持風車登山,相信風車能夠轉出運氣來。滿山的登高群眾,在夜空下笑聲滿天,就像過年逛花市一樣熱鬧。
廣府人登高還有獨特的儀式,就是尋九菖蒲。據說先秦方士鄭安期曾在白雲山一帶行醫賣藥,傳說某年瘟疫流行,為了拯救民眾,他在山上採仙草九菖蒲時失足墜崖,乘仙鶴飛升。人們為了紀念他,便在白雲山築建「鄭仙祠」,又以飛升之日為「鄭仙誕」,舉辦登山活動。因為重陽節也有登高習俗,人們逐漸將兩者結合起來,市民於重陽節前一晚連夜上山,希望能採摘到傳說中的九菖蒲。
此外,人們還會佩載茱萸和菊花、飲菊花酒,希望可以避難消災、吉祥臨門。
重陽節|佛山祖廟秋祭 秋色巡遊
秋祭,是佛山過重陽節的習俗。
佛山祖廟秋祭具有千年歷史。在古代秋祭,人們會登山祭拜祖先,如今佛山的秋祭是每年秋色歡樂節的一部分。秋色觀樂節就是慶祝秋收的盛大慶典。

秋祭是秋色歡樂節的開場大戲,在佛山祖廟舉行,有儀仗入場、上祭品、敬香、切燒豬等傳統重陽節祭祖習俗。此外,還會有擊鐘鳴鼓、宣讀祭文、祭祀舞蹈等表演,可以看到佛山人對重陽節祭祖的重視。
重陽節|東莞:登觀音山上高香
東莞觀音山是東莞人登高祈福的地標之一。

位於東莞市樟木頭鎮境內的觀音山,相傳為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初入中土時首處停留之所。觀音山頂的觀音古寺始建於盛唐,因有觀音菩薩幻化三十六法身之說而聞名。古寺香火不斷,青燈不熄。
在廣東觀音山森林公園的觀音廣場上,有全世界最大的花崗岩觀世音菩薩,長長的彩虹樓梯是登頂的必經之路。在觀音山上可以上長長的香,祈求賜予幸福。
重陽節|惠州:放紙鷂
登高祭祖外,惠州人特別重視重陽節放紙鷂習俗。
紙鷂,又稱紙鳶、風箏等。在北方,放紙鷂一般在清明節,而南方多見於重陽節。
由於嶺南獨有的季風海洋性氣候,重陽期間的惠州秋高氣爽、風力適中,成為了放風箏的最佳時節。

惠州民謠便有「九月初九,是重陽;放紙鷂,線愛長。」傳說,重陽時放紙鷂能「放晦氣」,紙鷂飛得越高越遠,越能遠離晦氣,更有甚者,還要專門將線弄斷,讓風箏消失於雲天之外。另一種解釋則說重陽放紙鷂是「放吉祥」、「放福氣」,紙鷂飛得越好,則福氣越多。惠州會舉辦大型風箏節,讓市民在空地上一起放紙鷂,成為了惠州重陽節的盛大慶祝活動。
重陽節|老年節辦千人宴敬長者
因為重九的「九」字有長壽意味,重陽節承傳到現代更被賦予敬老的意義。
自2012年,全國人大確立每年農曆九月初九為「老年節」後,不少地方在重陽佳節都有敬老的活動。廣州、江門等市都曾舉行大型的敬老千人宴,一些餐廳食肆都會提供不同的優惠,向長者送上尊敬之意。
今年重陽節有一連三天小長假,打算北上的話,不妨體驗一下內地過節的儀式感。
延伸閱讀:吹走晦氣添福氣 惠州重陽節最愛放紙鷂
延伸閱讀:從登高到敬老 重陽習俗的古今變遷